杏林集叶书中说到治疗一个肩周炎疼痛剧烈的病人,吃了全蝎红花汤就好了,但我前几天给我父亲吃了三副,没有任何好转。
我父亲疼痛部位在右肩及右手臂肘关节以上外侧,疼痛剧烈,有胀感,偶尔有冷感,旋转上肢时能听到骨头的响声,右上肢在平放或高举时疼痛轻,下垂时或某个角度时疼痛很重,每天晚上都要疼醒。脉弦有力,舌红苔薄白。既然吃全蝎红花汤没有好转,我想到金匮要略书中中风历节篇“诸肢节疼痛,身体魁羸,脚肿如脱,头眩短气,愠愠欲吐,桂枝芍药知母汤主之。”但是原方的剂量极重,因为东汉时候的一两约等于现在的15.625克。我正想试一下开这么重剂量的经方是不是真的有立竿见影的效果,所以就麻着胆子开了以下处方(当时是下午两点):
桂枝60克,知母60克,防风60克,生姜75克,白术75克,白芍45克,麻黄30克,制附片30克,生甘草30克。
而且我严格按照金匮要略上的煎煮法,东汉的一升相当于现在的200ML,书中说是用七升水煎,取两升,所以我就买了个容量杯,将1400ML水倒入药罐中,煎了大概半小时,我倒出药来,有500ml,然后我再将药水倒入药罐中,继续煎几分钟,第二次倒出来的药水刚好是400ML。
书上说,每次喝七合,相当于现在的140ML,我就让我父亲喝了140ml(当时是下午四点左右)。其实当时让父亲喝这药的时候真的有点害怕,因为有麻黄30克,附子30克也没先煎。但是想想,生甘草能解附子的毒性,白术又能生津又能制约麻黄的发汗,应该是没问题的。
当我父亲喝下这药水后,我平均每五分钟要问一次,“没事吧?没有不舒服的感觉吧?舌头不麻吧?心里没有不舒服吧?”,每次我父亲都是说“没有啊,没有不舒服”。
大约过了半小时,父亲说疼痛减轻,大约又过了十分钟,疼痛全无。父亲说这几天手痛以来,从来没有这么舒服过。我特别高兴,心想:经方真是效如浮鼓。但是到了晚上八点左右,父亲说手臂又有点痛了,于是又准备喝140ML,我说,干脆喝200ML吧,因为第一次喝了140ML,没有如何的副作用,再说现在的药材与古时候的药材的质量应该是有差距的。所以父亲就喝了200ML。也没有见如何副作用。大概过了半小时,疼痛又没有了。
第二天早上一起床,我就问父亲:“昨天夜里没有疼醒吧?”
满以为父亲昨天晚上不会疼醒,没想到,事与愿违,父亲说:“昨天晚上也像平日一样,疼醒了”
我想,经方难道不能一剂就药到病除吗?还是吃药太少?因为只吃了一副;还是此病不宜完全套用此方?还是我煎药的时候不该用小火慢熬?因为金匮要略上没有说先用大火煎开,再用小火慢熬。我想了很多了原因,然后又仔细问了我父亲,晚上睡觉的时候有没有把手放在被子外面?他说是的,因为要把手高举或平抬时痛感轻些,所以不自觉地把手放在了被子外面。我连忙嘱咐父亲:今晚睡觉的时候把右手臂上套一些衣服,免得感受风寒,影响疗效。
然后我按照原方抓了一副药,这次熬药时,我是先用大火煎开,再用中火熬,而不是用小火。
到现在为止,父亲的疼痛比较轻微,但今天晚上会不会痛醒来,要明天才知道,明天如果有时间,再向大家介绍,请各位同道一起探讨!
我父亲疼痛部位在右肩及右手臂肘关节以上外侧,疼痛剧烈,有胀感,偶尔有冷感,旋转上肢时能听到骨头的响声,右上肢在平放或高举时疼痛轻,下垂时或某个角度时疼痛很重,每天晚上都要疼醒。脉弦有力,舌红苔薄白。既然吃全蝎红花汤没有好转,我想到金匮要略书中中风历节篇“诸肢节疼痛,身体魁羸,脚肿如脱,头眩短气,愠愠欲吐,桂枝芍药知母汤主之。”但是原方的剂量极重,因为东汉时候的一两约等于现在的15.625克。我正想试一下开这么重剂量的经方是不是真的有立竿见影的效果,所以就麻着胆子开了以下处方(当时是下午两点):
桂枝60克,知母60克,防风60克,生姜75克,白术75克,白芍45克,麻黄30克,制附片30克,生甘草30克。
而且我严格按照金匮要略上的煎煮法,东汉的一升相当于现在的200ML,书中说是用七升水煎,取两升,所以我就买了个容量杯,将1400ML水倒入药罐中,煎了大概半小时,我倒出药来,有500ml,然后我再将药水倒入药罐中,继续煎几分钟,第二次倒出来的药水刚好是400ML。
书上说,每次喝七合,相当于现在的140ML,我就让我父亲喝了140ml(当时是下午四点左右)。其实当时让父亲喝这药的时候真的有点害怕,因为有麻黄30克,附子30克也没先煎。但是想想,生甘草能解附子的毒性,白术又能生津又能制约麻黄的发汗,应该是没问题的。
当我父亲喝下这药水后,我平均每五分钟要问一次,“没事吧?没有不舒服的感觉吧?舌头不麻吧?心里没有不舒服吧?”,每次我父亲都是说“没有啊,没有不舒服”。
大约过了半小时,父亲说疼痛减轻,大约又过了十分钟,疼痛全无。父亲说这几天手痛以来,从来没有这么舒服过。我特别高兴,心想:经方真是效如浮鼓。但是到了晚上八点左右,父亲说手臂又有点痛了,于是又准备喝140ML,我说,干脆喝200ML吧,因为第一次喝了140ML,没有如何的副作用,再说现在的药材与古时候的药材的质量应该是有差距的。所以父亲就喝了200ML。也没有见如何副作用。大概过了半小时,疼痛又没有了。
第二天早上一起床,我就问父亲:“昨天夜里没有疼醒吧?”
满以为父亲昨天晚上不会疼醒,没想到,事与愿违,父亲说:“昨天晚上也像平日一样,疼醒了”
我想,经方难道不能一剂就药到病除吗?还是吃药太少?因为只吃了一副;还是此病不宜完全套用此方?还是我煎药的时候不该用小火慢熬?因为金匮要略上没有说先用大火煎开,再用小火慢熬。我想了很多了原因,然后又仔细问了我父亲,晚上睡觉的时候有没有把手放在被子外面?他说是的,因为要把手高举或平抬时痛感轻些,所以不自觉地把手放在了被子外面。我连忙嘱咐父亲:今晚睡觉的时候把右手臂上套一些衣服,免得感受风寒,影响疗效。
然后我按照原方抓了一副药,这次熬药时,我是先用大火煎开,再用中火熬,而不是用小火。
到现在为止,父亲的疼痛比较轻微,但今天晚上会不会痛醒来,要明天才知道,明天如果有时间,再向大家介绍,请各位同道一起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