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注册
- 2011/01/06
- 帖子
- 792
- 获得点赞
- 5
- 声望
- 16
梁全龙:
有些朋友身体差,总认为缺了点什么,所以老想办法进补,
大吃大吃特吃,还有一些朋友,爱吃一些保健品,
认为这才是对身体最有益的东西,结果呢,一吃就上火。
于是他们去看中医,中医说,你是虚不受补。什么叫虚不受补呢?今天,我就和大家谈谈这何谓虚不受补
先从字面上解释什么叫虚不受补。这里的虚指什么呢?
实际上就是指脾胃功能虚弱,无法接受补给。记得小时,
大人总爱给我们讲一些他经历过的事。那是在战乱时,发生饥荒,
很多人好多天都吃不上饭了,终于有一天,见到有赈灾的,在那开粥棚,
于是好多人都去抢着喝粥,一边喝还一边骂,说是不给饭吃。我当时就问,
为什么不给他们上点馒头什么的呢?大人会说,饿了这么多天了,
人的肠胃功能已经很弱了,此时突然进食大量的不易消化的食物,
很多人马上就会撑死。所以,遇到灾民,给的就是粥,
等你的脾胃功能慢慢恢复了,才可正常进食。
这个故事给我印象特别深,直到今天都不忘记。
我们经常见到有不少的人,因服用补益药及保健品以后,
对身体健康不但没有起到一定的作用,反而出现不同程度的不适,
有的甚至加重病情,这种情况就叫做“虚不受补”。
“虚则补之”是中医治疗原则之一,为什么会出现“虚不受补”的现象呢?
补益药具有补益人体气血阴阳的不足,用以治疗各种虚证,但是它不能用来治疗所有的疾病。
它和其他各类药物一样。有一定的功效、适应范围、副作用和禁忌症。
如果应用不当,误用或滥用不但无益反而有害,而出现“虚不受补”的现象。
中医将体质虚弱称体虚,把慢性疾病的虚弱称虚证,
并将虚弱分为气虚、血虚、阴虚、阳虚四种类型,
结合心、肝、脾、肺、肾五脏,则每一脏又有气、血、阴、阳虚弱的类型,
如肺气虚、脾阳虚等等,中医理论是讲平衡的,只要人体气血阴阳平衡,就是健康,
不足的是虚弱,需补养,多余的是病邪,要祛除,以其达到新的平衡,恢复身体健康。
体虚是机体某些功能有所减退,不一定患病,即西医所称之“亚健康”,
如不及时补养、调节和调理、令进一步发展,对健康不利。
治疗虚弱,根据中医“虚则辅之,实则泻之,热则寒之,
寒则热之”的原则,需通过进补来调整虚实,进补有补气、补血、补阴、补阳四个方面,
并需依照各人的体质和病证中行辨证辨体进补,进补有药补和食补,
不论是采用药补还是食补,均是为了补虚扶正,食补有时比药补更为重要,
因为食补不谨可补虚祛邪,并可扶正,达到补虚扶正的要求,使机体的气血阴阳达到新的平衡,
恢复健康,故有“药补不如食补“之说,进补是为了补虚扶正,若不虚而补、
补之过度或不当的进补均可引起不良反应、如壮实的人服了人参、阿胶等性温的补气血药物,
会出现食欲减退、恶心、饱胀、便秘、头晕、咽痛、牙龈虚浮出血
:又如怕冷、大便溏薄的阳虚者服了生地、麦冬、鳖甲等补阴药食物,
会更加怕冷、腹泻、腹痛等,这些都是因进补不当,
损伤了胃气,违反了中医辨证说辨体施补的原则。
脾胃调理好是进补的最好方法
中医认为: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
什么意思呢,就是五谷是养人的,现在很多人吃饭,不吃主食,
只吃菜,认为这是在减肥,实际上这是最错误的认识。因为五谷养五脏。
这五谷是那五谷呢,说法不一,但下面这种说法比较流行:中麦(小麦) 、黍(音shǔ,即大黄米) 、玉米、水稻、大豆,
它们对应的分别是:心、肝、脾、肺、肾。我在讲如何调理大便不成形的文章时,曾经要求大家吃窝头,
其实,道理就在于此。不信大家可以试试,每顿饭,只吃主食,辅以少量的咸菜、青菜,你大便保证成形。
因为什么呢,因为五谷最养五脏。可现在很多人,听信所谓的减肥口号,说是吃碳水化合物最容易增肥,
因此很少吃主食,造成脾虚,反而最容易长胖。因此,绝大多数的情况下,一补就上火的人,
多是脾胃功能差所致。因此,要想接受补,先要调理脾胃,要想调理脾胃,就要先清理肠胃。
只有邪的东西出去了,正的东西才能进来。
为什么这里我特别强调清理肠胃呢。古代人们吃的食物,
大多是原生态的,地里长什么,我们吃什么。现代呢,人口不断地增加,
为了让人吃饱肚子,就要增加粮食产量,于是开始大量使用化肥、农药。
因此,现在的食物里,营养成分在减少,
而各种农药、化肥的残留在增加,
各种有害的物质成分在增加。这只是第一步。
当农作物收上来以后,我们就开始了食品加工。
为了让商品卖的更好,我们使用了各种各样的添加剂,
有调色的、有增香的、有提味的、有造形的,
食物在色、香、味、形上全面被我们人工添加了,为的是增加销量,
从而提高利润。这些各种各样的食品添加剂,虽然是被允许添加的,
但是如果我们经常吃这些东西,久而久之,
我们体内就会蓄积起那些代谢谢不掉的垃圾,这些垃圾堆积在我们的体内各个器官,
造成我们经络不通,气血不畅,最终使得我们脏器功能的衰弱,
尤其是脾胃功能最先受到影响。 当经过清理肠胃以后,
人们的邪的东西被代谢谢出体外,人的脾胃功能就得到了恢复,饥饿感增加,
此进再进补,就顺里成章不会上火了。因此,凡是那此虚不受不补的人,
绝对不是靠吃几付中药就能解决问题的。调理脾胃,是一件长期的事,
是要靠我们建立起一整套健康的生活方式完成的。
只有我们平常在饮食上注意五谷的摄入,注重不要伤及脾胃,
有个乐观的心态,二便正常,早睡早起,注意少吹空调,
才会使我们的经络畅通,气血充盈,此时进补,
身体才会受用。
脾胃不虚了,人才会受补。
道理就这么简单。
(转载)
有些朋友身体差,总认为缺了点什么,所以老想办法进补,
大吃大吃特吃,还有一些朋友,爱吃一些保健品,
认为这才是对身体最有益的东西,结果呢,一吃就上火。
于是他们去看中医,中医说,你是虚不受补。什么叫虚不受补呢?今天,我就和大家谈谈这何谓虚不受补
先从字面上解释什么叫虚不受补。这里的虚指什么呢?
实际上就是指脾胃功能虚弱,无法接受补给。记得小时,
大人总爱给我们讲一些他经历过的事。那是在战乱时,发生饥荒,
很多人好多天都吃不上饭了,终于有一天,见到有赈灾的,在那开粥棚,
于是好多人都去抢着喝粥,一边喝还一边骂,说是不给饭吃。我当时就问,
为什么不给他们上点馒头什么的呢?大人会说,饿了这么多天了,
人的肠胃功能已经很弱了,此时突然进食大量的不易消化的食物,
很多人马上就会撑死。所以,遇到灾民,给的就是粥,
等你的脾胃功能慢慢恢复了,才可正常进食。
这个故事给我印象特别深,直到今天都不忘记。
我们经常见到有不少的人,因服用补益药及保健品以后,
对身体健康不但没有起到一定的作用,反而出现不同程度的不适,
有的甚至加重病情,这种情况就叫做“虚不受补”。
“虚则补之”是中医治疗原则之一,为什么会出现“虚不受补”的现象呢?
补益药具有补益人体气血阴阳的不足,用以治疗各种虚证,但是它不能用来治疗所有的疾病。
它和其他各类药物一样。有一定的功效、适应范围、副作用和禁忌症。
如果应用不当,误用或滥用不但无益反而有害,而出现“虚不受补”的现象。
中医将体质虚弱称体虚,把慢性疾病的虚弱称虚证,
并将虚弱分为气虚、血虚、阴虚、阳虚四种类型,
结合心、肝、脾、肺、肾五脏,则每一脏又有气、血、阴、阳虚弱的类型,
如肺气虚、脾阳虚等等,中医理论是讲平衡的,只要人体气血阴阳平衡,就是健康,
不足的是虚弱,需补养,多余的是病邪,要祛除,以其达到新的平衡,恢复身体健康。
体虚是机体某些功能有所减退,不一定患病,即西医所称之“亚健康”,
如不及时补养、调节和调理、令进一步发展,对健康不利。
治疗虚弱,根据中医“虚则辅之,实则泻之,热则寒之,
寒则热之”的原则,需通过进补来调整虚实,进补有补气、补血、补阴、补阳四个方面,
并需依照各人的体质和病证中行辨证辨体进补,进补有药补和食补,
不论是采用药补还是食补,均是为了补虚扶正,食补有时比药补更为重要,
因为食补不谨可补虚祛邪,并可扶正,达到补虚扶正的要求,使机体的气血阴阳达到新的平衡,
恢复健康,故有“药补不如食补“之说,进补是为了补虚扶正,若不虚而补、
补之过度或不当的进补均可引起不良反应、如壮实的人服了人参、阿胶等性温的补气血药物,
会出现食欲减退、恶心、饱胀、便秘、头晕、咽痛、牙龈虚浮出血
:又如怕冷、大便溏薄的阳虚者服了生地、麦冬、鳖甲等补阴药食物,
会更加怕冷、腹泻、腹痛等,这些都是因进补不当,
损伤了胃气,违反了中医辨证说辨体施补的原则。
脾胃调理好是进补的最好方法
中医认为: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
什么意思呢,就是五谷是养人的,现在很多人吃饭,不吃主食,
只吃菜,认为这是在减肥,实际上这是最错误的认识。因为五谷养五脏。
这五谷是那五谷呢,说法不一,但下面这种说法比较流行:中麦(小麦) 、黍(音shǔ,即大黄米) 、玉米、水稻、大豆,
它们对应的分别是:心、肝、脾、肺、肾。我在讲如何调理大便不成形的文章时,曾经要求大家吃窝头,
其实,道理就在于此。不信大家可以试试,每顿饭,只吃主食,辅以少量的咸菜、青菜,你大便保证成形。
因为什么呢,因为五谷最养五脏。可现在很多人,听信所谓的减肥口号,说是吃碳水化合物最容易增肥,
因此很少吃主食,造成脾虚,反而最容易长胖。因此,绝大多数的情况下,一补就上火的人,
多是脾胃功能差所致。因此,要想接受补,先要调理脾胃,要想调理脾胃,就要先清理肠胃。
只有邪的东西出去了,正的东西才能进来。
为什么这里我特别强调清理肠胃呢。古代人们吃的食物,
大多是原生态的,地里长什么,我们吃什么。现代呢,人口不断地增加,
为了让人吃饱肚子,就要增加粮食产量,于是开始大量使用化肥、农药。
因此,现在的食物里,营养成分在减少,
而各种农药、化肥的残留在增加,
各种有害的物质成分在增加。这只是第一步。
当农作物收上来以后,我们就开始了食品加工。
为了让商品卖的更好,我们使用了各种各样的添加剂,
有调色的、有增香的、有提味的、有造形的,
食物在色、香、味、形上全面被我们人工添加了,为的是增加销量,
从而提高利润。这些各种各样的食品添加剂,虽然是被允许添加的,
但是如果我们经常吃这些东西,久而久之,
我们体内就会蓄积起那些代谢谢不掉的垃圾,这些垃圾堆积在我们的体内各个器官,
造成我们经络不通,气血不畅,最终使得我们脏器功能的衰弱,
尤其是脾胃功能最先受到影响。 当经过清理肠胃以后,
人们的邪的东西被代谢谢出体外,人的脾胃功能就得到了恢复,饥饿感增加,
此进再进补,就顺里成章不会上火了。因此,凡是那此虚不受不补的人,
绝对不是靠吃几付中药就能解决问题的。调理脾胃,是一件长期的事,
是要靠我们建立起一整套健康的生活方式完成的。
只有我们平常在饮食上注意五谷的摄入,注重不要伤及脾胃,
有个乐观的心态,二便正常,早睡早起,注意少吹空调,
才会使我们的经络畅通,气血充盈,此时进补,
身体才会受用。
脾胃不虚了,人才会受补。
道理就这么简单。
(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