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来想想 声名鹊起 正式会员 注册 2010/05/25 帖子 226 获得点赞 2 声望 0 2011/03/05 #21 我开方的话,麻黄9 杏仁9 石膏18 厚朴9 菖蒲6 全归12 夜交藤 12 顺便说一下,看上去,火神掌门,不过如此…………
魏庆春 声名鹊起 正式会员 注册 2011/01/06 帖子 792 获得点赞 5 声望 16 2011/03/05 #22 脾胃的找脾胃派,火衰的找火神派,不怕凉的找寒凉派, 治病前先攻击一下子对方,再开方子 呵呵,开个玩笑。 其实开方子的同志们,管你是哪一派,您给人治好了就中。 会抓老鼠的猫就是好猫!
杏海拾零 声名鹊起 正式会员 注册 2010/06/07 帖子 322 获得点赞 3 声望 18 所在地 湖南省宁远县冷水镇关松中医馆 2011/03/05 #23 从其所述症状及舌象(舌质淡红,苔白稍腻涎多)来看,患者之证还是以脾胃虚弱、痰气阻滞所致,故患者主要症状为“小腹胀满”为主。《伤寒论》:“发汗后,腹胀满者,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主之。”《伤寒贯珠集》:发汗后,表邪虽解而腹胀满者,汗多伤阳,气窒不行也,是不可以徒补,补之则气愈窒;亦不可以迳攻,攻之则阳益伤,故以人参、甘草、生姜助阳气,厚朴、半夏行滞气,乃补泄兼行之法也。 故而我觉得此病的治法,不必用什么派,什么复杂的证,完全可以舍繁从简,从方证对应治之。不太成熟的方:书厚朴12克, 生姜9克, 半夏6克, 炙甘草6克, 人参3克,莱菔子10克,酸枣仁15克。
从其所述症状及舌象(舌质淡红,苔白稍腻涎多)来看,患者之证还是以脾胃虚弱、痰气阻滞所致,故患者主要症状为“小腹胀满”为主。《伤寒论》:“发汗后,腹胀满者,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主之。”《伤寒贯珠集》:发汗后,表邪虽解而腹胀满者,汗多伤阳,气窒不行也,是不可以徒补,补之则气愈窒;亦不可以迳攻,攻之则阳益伤,故以人参、甘草、生姜助阳气,厚朴、半夏行滞气,乃补泄兼行之法也。 故而我觉得此病的治法,不必用什么派,什么复杂的证,完全可以舍繁从简,从方证对应治之。不太成熟的方:书厚朴12克, 生姜9克, 半夏6克, 炙甘草6克, 人参3克,莱菔子10克,酸枣仁15克。
金紫山原住民 惊鸿一瞥 正式会员 注册 2011/03/04 帖子 22 获得点赞 0 声望 0 2011/03/05 #26 火神爷的药也已经吃了五付了 一点好转都没有 而且觉得胀得还厉害些了,肚脐周围一圈都胀起来了,以前只是肚脐一线一下胀 哎 难道真的辩证错了
金紫山原住民 惊鸿一瞥 正式会员 注册 2011/03/04 帖子 22 获得点赞 0 声望 0 2011/03/05 #27 火神爷的药也已经吃了五付了 一点好转都没有 而且觉得胀得还厉害些了,肚脐周围一圈都胀起来了,以前只是肚脐一线一下胀 哎 难道真的辩证错了
丌山乙丁 声名远扬 正式会员 注册 2011/02/14 帖子 1147 获得点赞 48 声望 48 2011/03/05 #28 厥阴病 疏肝即愈(不是泻肝) 民间也称气鼓病 楼主长忧而脾伤是病因。脾伤故肝伏不得愈故气鼓。 不可补脾,脾阳已破 越补越鼓。 不可重盐,盐重三焦化肾水,气无水可摄,气不得消。 还不可攻伐,气不受伐,越伐越鼓。 只能疏肝理理气,必须在气消后方可补脾。 抄点资料,摘自《石室》 消鼓至神汤。 鼓胀经年而不死者,必非水鼓。水鼓之证,不能越于两年,未有皮毛不流水而死者。今二三年不死,非水鼓,乃气鼓血鼓食鼓虫鼓也,但得小便利而胃口开者,俱可治。 方用茯苓五两,人参一两,雷丸三钱,甘草二钱,萝卜子一两,白术五钱,大黄一两,附子一钱,水十碗,煎汤二碗。早服一碗,必然腹内雷鸣,少顷必下恶物满桶,急拿出倾去,再换桶。即以第二碗继之,又大泻大下,至黄昏而止,淡淡米饮汤饮之。不再泻,然人弱极矣,回春健脾丹,方用人参一钱,茯苓五钱,薏仁一两,山药四钱,陈皮五分,白芥子一钱,水煎服,一剂即愈。 忌食盐者,一月犯则无生机矣,先须断明,然后用药治之。
厥阴病 疏肝即愈(不是泻肝) 民间也称气鼓病 楼主长忧而脾伤是病因。脾伤故肝伏不得愈故气鼓。 不可补脾,脾阳已破 越补越鼓。 不可重盐,盐重三焦化肾水,气无水可摄,气不得消。 还不可攻伐,气不受伐,越伐越鼓。 只能疏肝理理气,必须在气消后方可补脾。 抄点资料,摘自《石室》 消鼓至神汤。 鼓胀经年而不死者,必非水鼓。水鼓之证,不能越于两年,未有皮毛不流水而死者。今二三年不死,非水鼓,乃气鼓血鼓食鼓虫鼓也,但得小便利而胃口开者,俱可治。 方用茯苓五两,人参一两,雷丸三钱,甘草二钱,萝卜子一两,白术五钱,大黄一两,附子一钱,水十碗,煎汤二碗。早服一碗,必然腹内雷鸣,少顷必下恶物满桶,急拿出倾去,再换桶。即以第二碗继之,又大泻大下,至黄昏而止,淡淡米饮汤饮之。不再泻,然人弱极矣,回春健脾丹,方用人参一钱,茯苓五钱,薏仁一两,山药四钱,陈皮五分,白芥子一钱,水煎服,一剂即愈。 忌食盐者,一月犯则无生机矣,先须断明,然后用药治之。
金紫山原住民 惊鸿一瞥 正式会员 注册 2011/03/04 帖子 22 获得点赞 0 声望 0 2011/03/05 #29 楼上老师的观点很有见解 但是我的病真的只是肝郁吗? 只能从肝着手而不能补脾吗 论坛里面大部分人都认为脾肾阳虚,应该补脾 我都糊涂了
丌山乙丁 声名远扬 正式会员 注册 2011/02/14 帖子 1147 获得点赞 48 声望 48 2011/03/06 #30 回复 29# 金紫山原住民 呵呵 试试不就知道了,反正气鼓也不是大病,不死人。看看和我说的是不是一样。 1. 先补脾,看看能不能补得了。(虚不受补,你主贴几位大医遣药组方不是补过吗?) 2. 多吃点咸菜,看看吃啥药能消气 3. 攻伐那掌门也偷偷伐过。 在当地找个医生面诊,要其开个疏肝理气方,不可以补脾伐气,最 最 最 慢也就是20多天痊愈。着急就按《石室》资料的治法。
回复 29# 金紫山原住民 呵呵 试试不就知道了,反正气鼓也不是大病,不死人。看看和我说的是不是一样。 1. 先补脾,看看能不能补得了。(虚不受补,你主贴几位大医遣药组方不是补过吗?) 2. 多吃点咸菜,看看吃啥药能消气 3. 攻伐那掌门也偷偷伐过。 在当地找个医生面诊,要其开个疏肝理气方,不可以补脾伐气,最 最 最 慢也就是20多天痊愈。着急就按《石室》资料的治法。
南阳修缘堂 声名鹊起 正式会员 注册 2010/08/19 帖子 126 获得点赞 3 声望 0 年龄 54 2011/03/06 #31 你没病.只是伤食而已,不要什么病都理论一番,我给你一方:焦山楂15克,焦麦芽12克焦内金15克,焦神曲12克,枳壳9克,桃仁9克,大黄6克,芒硝6克后下,三剂就好了.不是什么病都要理论一番的!!!!
金紫山原住民 惊鸿一瞥 正式会员 注册 2011/03/04 帖子 22 获得点赞 0 声望 0 2011/03/06 #32 楼上老师,您好 行气消食的药我吃了很多生病最先一个月我吃了10多付,没好 其中这个方为主: 柴胡12g,黄芩15g,白芍15g,枳壳12g,甘草10g,姜半夏15g,陈皮15g,茯苓20g,大腹皮12g.莱菔子30g,炒二芽30g,白术15g.金钱草30g,砂仁10g,代赭石30g
楼上老师,您好 行气消食的药我吃了很多生病最先一个月我吃了10多付,没好 其中这个方为主: 柴胡12g,黄芩15g,白芍15g,枳壳12g,甘草10g,姜半夏15g,陈皮15g,茯苓20g,大腹皮12g.莱菔子30g,炒二芽30g,白术15g.金钱草30g,砂仁10g,代赭石30g
金紫山原住民 惊鸿一瞥 正式会员 注册 2011/03/04 帖子 22 获得点赞 0 声望 0 2011/03/06 #33 这个方也吃过4,5付,没效 柴胡12g,白芍15g,枳壳12g,甘草10g,苏梗15g,法半夏15g,厚朴12g,沉香6g,藿香12g,佩兰12g,白蔻仁10g,炒莱菔子30g,大腹皮12g,焦山楂30g,黄连6g,郁金15g 因为我生病最初的一个月大便粘稠,难解,(可能是生病前吃了3个月补脾益肠丸把肠道燥热了的原因) 所以这两个方子都有通便的
这个方也吃过4,5付,没效 柴胡12g,白芍15g,枳壳12g,甘草10g,苏梗15g,法半夏15g,厚朴12g,沉香6g,藿香12g,佩兰12g,白蔻仁10g,炒莱菔子30g,大腹皮12g,焦山楂30g,黄连6g,郁金15g 因为我生病最初的一个月大便粘稠,难解,(可能是生病前吃了3个月补脾益肠丸把肠道燥热了的原因) 所以这两个方子都有通便的
金紫山原住民 惊鸿一瞥 正式会员 注册 2011/03/04 帖子 22 获得点赞 0 声望 0 2011/03/07 #36 楼上老师您好, 您说表未解,可是我感冒只是发病之初的事,现在已经三个月了,早已没有感冒症状了,表还没有解吗
南阳修缘堂 声名鹊起 正式会员 注册 2010/08/19 帖子 126 获得点赞 3 声望 0 年龄 54 2011/03/07 #37 中医没什么秘方,中医的不传之秘就是药的组合和药量的不同.我给你的处方是桃核承气汤加焦三仙加减,你不仿喝三剂后再讨论.
南阳修缘堂 声名鹊起 正式会员 注册 2010/08/19 帖子 126 获得点赞 3 声望 0 年龄 54 2011/03/07 #38 我给你的处方不是行气的,你可别理解错了.它只是治了伤食的方剂.
小 小半夏 惊鸿一瞥 正式会员 注册 2010/08/07 帖子 30 获得点赞 1 声望 0 2011/03/07 #39 回复 36# 金紫山原住民 细看看你舌苔就知,一般都认为感冒好了表就解了,未必,你舌前部有白点,晨起白,下午会变得红一些,就是
小 小半夏 惊鸿一瞥 正式会员 注册 2010/08/07 帖子 30 获得点赞 1 声望 0 2011/03/07 #40 回复 36# 金紫山原住民 再者,表未解,肺郁不输布精微,脾如何运化呢!肺与大肠相表里,腹怎么会不胀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