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2021年4月起,论坛网上药店重新开放!详情查看
  • 从2023年10月10日开始,华夏中医论坛启用备用域名tcmbe.com 详情查看
  • 关于论坛电子书等资源下载权限的说明!详情查看
  • 论坛官方2000人QQ群,欢迎加入!详情查看
  • 对所有可能涉及版权的资源,论坛均不再公开展示!详情查看

病发于阴,而反下之,一作汗出。因作痞也。
 
“太阳与少阳并病,头项强痛,或眩冒,时如结胸,心下痞硬者,当刺大椎第一间、肺俞、肝俞,慎不可发汗。发汗则谵语、脉弦,五日谵语不止,当刺期门。”


痞不可发汗。
 
若心下满而硬痛者,此为结胸也,大陷胸汤主之。但满而不痛者,此为痞,柴胡不中与之,宜半夏泻心汤。方十五。[149]
 
脉浮而紧,而复下之,紧反入里,则作痞。按之自濡,但气痞耳。[151]

是气入里。
 
太阳病,医发汗,遂发热恶寒,因复下之,心下痞,表里俱虚,阴阳气并竭,无阳则阴独。复加烧针,因胸烦,面色青黄,肤瞤者,难治。今色微黄,手足温者,易愈。[153]


此太阳病汗下后心下痞。
 
心下痞,按之濡,其脉关上浮者,大黄黄连泻心汤主之。方十七。[154]
大黄二两 黄连一两?
右二味,以麻沸汤二升渍之,须臾,绞去滓。分温再服。

此太阳病痞。
 
本以下之心下痞,而复恶寒汗出者,附子泻心汤主之。方十八。[155]
大黄二两 黄连一两 黄芩一两 附子一枚,炮,去皮,破,别煮取汁
右四味,切三味,以麻沸汤二升渍之,须臾,绞去滓,内附子汁。分温再服。
心下痞。与泻心汤,痞不解。其人渴而口燥烦,小便不利者,五苓散主之。十九。一方云,忍之一日乃愈。用前第七证方。[156]
伤寒,汗出解之后,胃中不和,心下痞硬,干噫食臭,胁下有水气,腹中雷鸣下利者,生姜泻心汤主之。方二十。[157]

心下痞好几种耶?
 
伤寒中风,医反下之,其人下利,日数十行,谷不化,腹中雷鸣,心下痞硬而满,干呕心烦不得安,医见心下痞,谓病不尽,复下之,其痞益甚。此非结热,但以胃中虚,客气上逆,故使硬也。甘草泻心汤主之。方二十一。[158]
甘草四两,炙 黄芩三两 干姜三两 半夏半升,洗 大枣十二枚,擘 黄连一两?
右六味,以水一斗,煮取六升,去滓,再煎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

这个痞还硬,提到客气。
 
臣亿等谨按,上生姜泻心汤法,本云理中人参黄芩汤,今详泻心以疗痞。痞气因发阴而生,是半夏、生姜、甘草泻心三方,皆本于理中也。其方必各有人参,今甘草泻心中无者,脱落之也。
 
伤寒服汤药,下利不止,心下痞硬。服泻心汤已。复以他药下之,利不止;医以理中与之,利益甚。理中者,理中焦,此利在下焦,赤石脂禹余粮汤主之。复不止者,当利其小便。赤石脂禹余粮汤。方二十二。[159]
赤石脂一斤,碎 太一禹余粮一斤,碎?
右二味,以水六升,煮取二升,去滓。分温三服。

中焦,下焦不同。
 
伤寒发汗,若吐,若下,解后,心下痞硬,噫气不除者,旋覆代赭汤主之。方二十三。[161]
旋覆花三两 人参二两 生姜五两 代赭一两 甘草三两,炙 半夏半升,洗 大枣十二枚, 擘
右七味,以水一斗,煮取六升,去滓,再煎取三两。温服一升,日三服。

这个痞用上旋覆花三两
还用石类药,太厉害了,气都溢出来了嘛。
 
痞,否也,天地泰,地天否,不相交通之谓。

故但满不疼之为痞,较之于结胸病浅耳!
 
太阳病,外证未除,而数下之,遂协热而利,利下不止,心下痞硬,表里不解者,桂枝人参汤主之。方二十五。[163]
桂枝四两,别切 甘草四两,炙 白术三两 人参三两 干姜三两?
右五味,以水九升,先煮四味,取五升,内桂,更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再夜一服。
伤寒大下后,复发汗,心下痞,恶寒者,表未解也。不可攻痞,当先解表,表解乃可攻痞。解表宜桂枝汤,攻痞宜大黄黄连泻心汤。二十六。泻心汤用前第十七方。 [164]
伤寒发热,汗出不解,心中痞硬,呕吐而下利者,大柴胡汤主之。二十七。用前第四方。[165]
病如桂枝证,头不痛,项不强,寸脉微浮,胸中痞硬,气上冲喉咽不得息者,此为胸有寒也,当吐之,宜瓜蒂散。方二十八。[166]
瓜蒂一分,熬黄 赤小豆一分?
 
病胁下素有痞,连在脐傍,痛引少腹,入阴筋者,此名藏结,死。二十九。

不治的痞。
 


与结胸相对言,病名耳。
 
泻心汤
救误用清下,其人阳气素实,外邪乘虚陷入,致心下痞满,食不下,利反不止,雷鸣腹痛方:
黄连黄芩人参甘草(炙)干姜(各三两,一方有大枣)
上方五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温分再服

这一条说得最好。
 
我看,就是小肠功能失常,小肠在心下,相表里。
 
“伤寒本自寒下,医复吐下之,寒格,更逆吐下,若食入口即吐,干姜黄芩黄连人参汤主之。方十。[359]
干姜 黄芩 黄连 人参各三两?
右四味,以水六升,煮取二升,去滓。分温再服。”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