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2021年4月起,论坛网上药店重新开放!详情查看
  • 从2023年10月10日开始,华夏中医论坛启用备用域名tcmbe.com 详情查看
  • 关于论坛电子书等资源下载权限的说明!详情查看
  • 论坛官方2000人QQ群,欢迎加入!详情查看
  • 对所有可能涉及版权的资源,论坛均不再公开展示!详情查看

著名的中医爱好者

孙洪彪

闻名全坛
核心会员
注册
2009/04/10
帖子
11227
获得点赞
82
声望
38
年龄
54
近期看到老牙的爱好者版块一片火红
俺是心生嫉妒呢
比较下专业版内的冷淡,,我就琢磨不透,为啥中医的从业者反而没有爱好者们这么执着,这么有热情呢?
历史原因?
提到历史,我想起一位很有名的中医爱好者,介绍给各位。同时抛砖引玉,各位可以继续找一找,看看历代有多少在中医方面有大成就的爱好者

此人是清代人,姓陆名以湉,字薪安,一字定圃,号敬安,浙江桐乡县人
终身从事教育,并不以医为业。最大的爱好就是医学,编著有《冷庐杂识》,《冷庐医话》,《再续名医类案》、《冷庐诗话》、《苏庐偶笔》、《吴下汇谈》等。尤其《冷庐医话》内容丰富,见识超群,很多专业人士怕也难以企及呢~非常值得一读


冷庐医话——繁体竖排版

本文来自: 华夏中医论坛(https://www.tcmbe.com/) 详细文章参考:https://www.tcmbe.com/threads/63557%C0%E4%C2%AE%D2%BD%BB%B0
 
书法协会,人数最多的是 硬笔书法协会,应为参与的面更加广泛~~
中医爱好者,人数要远远大于专业人员
而且敢说,不怕错~~
 


大夫说话要前后思量,谨慎了,爱好者初学阶段,问东问西的
 


错了就改,改了再错

到后面,见识都高过这些所谓的专业人士了
 
回复 3# 笑熬浆糊


很多大夫实际不懂,但他不说话,貌似很懂,其实是不懂装懂
 
quote]


小丫,有啥迷惑的呢

老牙版块红火那是建立在深厚的股票投资功底上的

中医专业人士为啥冷落,因为中医这个行业的特殊性,这个行业里凡是有所成绩的都七老八十了,他们不上网的
年轻的中医到时积极上网,可肚子里知识,经验有限,想说也说不出啥玩意啊

你以后要紧密跟住丰叔,学习这种一针见血的本领吧
 
徐灵胎够著名了吧,正职是做官,业余是搞医,但是够出名了,连皇帝都要请他看病
 
还有就是章太炎也很出名
 
中医大夫有个生计问题,一面看病,一面还要捉摸如何赚钱养家~!

这就免不了治病掺杂金钱因素

爱好者,没这问题

时间,充裕,金钱,不用考虑,师承限制,不存在,规章制度,没作用~

绝大部人最关心的防病

防病,正好应了[内经]说的“治未病”

“治未病”效果就好,就明显

大夫多数要应患者的要求“治已病”

瓜瓜大夫没仔细看[内经],不懂得“已病”是人类治疗不了的~!!

所以,爱好者人数越来越多,专业大夫越来越疑惑~
 
医理至深,岂易言哉!---《冷庐医话·序》

历代都有明家出现,各种观点纷呈

每个爱好者都有自己的心得,更何况从事这个职业的人?

不说出来的原因,有的可能觉得自己独得医家奥妙,也有很多可能是觉得自己的观点有所偏误吧?

独得奥妙的如果讲出来,就会有千百人受益,不是比自己一个人去起死人而肉白骨的福报还要大很多倍吗?

以为自己观点还不完善的,更要说出来,让高人指点,就可以百尺竿头了。。否则抱残守缺,后果就是害了自己
 
回复 10# 牙混混


为啥中医有这么多爱好者,西医却不会有爱好者之说呢?
 
爱好者,李杲李东垣,富而好医,看病不要钱,白送药,还亲自煎药,其脾胃论700多年来,影响所致,有“外感法仲景,内伤法东垣”之说。
 


有时我也有不懂装懂的时候


不过呢,装也累.所以现在尽量不装
 
中医爱好了就可以自己给自己开方开药,而且悟性好的话,比医生过之无不及。西医爱好了用处不大,我得了阑尾炎也不能给自己割啊,也不能给自己吊瓶,如果说用药的话,自学了用处也不大,肯定比不上医生。
 

看看,,,
这就是,中医如果不差钱了,就能做出很多大成就来的典范
 


很多中医们都以为自己独得奥妙

保密,不愿意讲出来

其实,中医那点玩意,书上写得清清楚楚

基础理论跃不过[内经]

医术观点五花八门,其中众多故弄玄虚

医生,需要保持住一种神秘感才能有病人来看

大夫们都说自己的知识要保密,多么多么珍贵

其实呢?根本没啥可说的泥

这个“景”,偶明白
 
回复 15# 人参


有道理

然终未尽意,我一下也说不清,但与中医体系涵盖天地,不仅仅像西医一样局限在‘病’字上有关系.
 
中医是文化,西医是技能~~
中医,除了悬壶济世,强身健体外
在这个过程中,还能体会到天人合一、阴阳平衡的朴素哲学思想、世界观~~
中国人的传统思想是崇尚自然的,而不像西方文明是崇尚神的~~
西方文明的神,是有体系、来龙去脉,中国也有神仙,但是杂~~
中华文明的世界观,是在春秋诸子百家争鸣时,逐渐统一~~
【内经】也是在那时成书,当然也会受到诸子百家思想的影响~~
人是重属于天地自然界的循环之中,人自身也有小循环~~

中医文化氛围浓厚哇~~
 
爱好着黄帝,也不差钱,其黄帝内经一书之影响,大家都知道的。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