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singlai 声名鹊起 正式会员 注册 2009/12/05 帖子 657 获得点赞 27 声望 28 2011/01/26 #1 五脏六腑不全的因此不治的不算,五脏之精已衰极的因此不治的不算。 试药一两次后最终治愈的算。 请大家讲讲,给学中医的一个信心。
tsinglai 声名鹊起 正式会员 注册 2009/12/05 帖子 657 获得点赞 27 声望 28 2011/01/26 #2 回复 1# tsinglai 补充一下,一个症状治愈又出现一大堆症状的不算,显证治愈后病人身体仍然虚弱或更弱的不算。 大病一证治愈出新证再治再愈逐渐向好的算。
孙洪彪 闻名全坛 核心会员 注册 2009/04/10 帖子 11227 获得点赞 82 声望 38 年龄 54 2011/01/26 #3 这个难讲 十人九愈是上工 现在十人六愈的下工怕是都不多 吹牛的多
tsinglai 声名鹊起 正式会员 注册 2009/12/05 帖子 657 获得点赞 27 声望 28 2011/01/26 #4 问这个问题的原因:依靠已有的案例学习理解中医理论是必须的方法,尤其是学习医师对治愈案例的解释,可是,要相信他的解释的前提是他的认识体系在大部分情况下都是正确的,所以要知道他的治愈率。如果一个医师30年治病,编出一本案例来,那蒙对的或是自愈的也有可能这么多啊,所以一定要看有足够治愈率的医师的案例才不会走入歧途。 大家觉得我这样看是否偏颇?
问这个问题的原因:依靠已有的案例学习理解中医理论是必须的方法,尤其是学习医师对治愈案例的解释,可是,要相信他的解释的前提是他的认识体系在大部分情况下都是正确的,所以要知道他的治愈率。如果一个医师30年治病,编出一本案例来,那蒙对的或是自愈的也有可能这么多啊,所以一定要看有足够治愈率的医师的案例才不会走入歧途。 大家觉得我这样看是否偏颇?
vanlixin 声名远扬 正式会员 注册 2010/12/07 帖子 1761 获得点赞 14 声望 38 2011/01/26 #6 现在你告诉人家,你现在虽然吃的香睡的好,但是你胃有问题,建议健脾开胃,人家说你竟放屁,我好着呢。 也就是说,患者剥夺 了我当个上工的权利。 只有你告诉别人,你现在得了什么什么病,你肝有问题,他说,对,医科大学也是这么说的,你太厉害了。 患者欣喜了告诉你说你能跟医院花好几百的检查,你摸脉也能摸出来,你真厉害! 我狂汗!真想告诉他,我比那些仪器厉害多了!我三根手指头能办到的事,他费那么多电办到了!你说谁厉害! 可是患者不信我也想上工,可是不得不从下工坐起啊!
现在你告诉人家,你现在虽然吃的香睡的好,但是你胃有问题,建议健脾开胃,人家说你竟放屁,我好着呢。 也就是说,患者剥夺 了我当个上工的权利。 只有你告诉别人,你现在得了什么什么病,你肝有问题,他说,对,医科大学也是这么说的,你太厉害了。 患者欣喜了告诉你说你能跟医院花好几百的检查,你摸脉也能摸出来,你真厉害! 我狂汗!真想告诉他,我比那些仪器厉害多了!我三根手指头能办到的事,他费那么多电办到了!你说谁厉害! 可是患者不信我也想上工,可是不得不从下工坐起啊!
孙洪彪 闻名全坛 核心会员 注册 2009/04/10 帖子 11227 获得点赞 82 声望 38 年龄 54 2011/01/26 #7 看医案的时候 不要太多的看他讲的哪些理 看病情 看用药 自己再根据临床验证着,瞎琢磨着,才能把知识据为己有 很多医案 是学生什么整理的 讲的那些理都是忽悠人的梦话 所以古话说:尽信书不如不读书
孙洪彪 闻名全坛 核心会员 注册 2009/04/10 帖子 11227 获得点赞 82 声望 38 年龄 54 2011/01/26 #8 回复 6# vanlixin 诊所里坐着,几乎天天都遇着这种事 慢慢的我也学会了‘不讲理’ 想治的,用药看看--看疗效
haotang518 声名鹊起 正式会员 注册 2010/12/21 帖子 906 获得点赞 0 声望 0 2011/01/26 #9 开药不对症的当然治不好,不是对症的药无论吃多少都没有用。对症的方子只要分量够,一副两幅马上能看到效果。所以这样的中医是有的,但是不多。另外现在的中医一副药里面通常十七八位药,位数多药力驳杂不清,这样的方子开出来说他没有效还有一点,说他有效,效果十分有限。所以我又一次给人开四逆加人参汤,病人问我:“怎么就这么几味药?”我回答说:“味少则力专,味多则力弱。”。我按照伤寒论原文开的,分温再服,回去吃了一次,便不再发冷,高热变低热,吃了三副,烧一退无发冷,可见味少的效果反而更好,关键是是否对症。
开药不对症的当然治不好,不是对症的药无论吃多少都没有用。对症的方子只要分量够,一副两幅马上能看到效果。所以这样的中医是有的,但是不多。另外现在的中医一副药里面通常十七八位药,位数多药力驳杂不清,这样的方子开出来说他没有效还有一点,说他有效,效果十分有限。所以我又一次给人开四逆加人参汤,病人问我:“怎么就这么几味药?”我回答说:“味少则力专,味多则力弱。”。我按照伤寒论原文开的,分温再服,回去吃了一次,便不再发冷,高热变低热,吃了三副,烧一退无发冷,可见味少的效果反而更好,关键是是否对症。
孙洪彪 闻名全坛 核心会员 注册 2009/04/10 帖子 11227 获得点赞 82 声望 38 年龄 54 2011/01/26 #10 回复 9# haotang518 虽说大方也有大方的妙处 可是 能用小方干么非要用大方? 中医自己毁自己的事很多
老 老姬 声名远扬 正式会员 注册 2011/01/07 帖子 1023 获得点赞 9 声望 0 2011/01/26 #11 辨证准确是关键,用药精确是基础,一般的门诊大夫对一般的都可以做到三服药见效且很快治愈。
xianhui 声名鹊起 正式会员 注册 2010/09/27 帖子 171 获得点赞 0 声望 18 年龄 62 2011/01/26 #13 四川有一老中医,一星期坐诊6天,每天8小时,只把脉看舌,病人不用说话,徒弟开方,病人天天排队,从19岁开始,现已62岁,天天如此。
黄芪6号 声名鹊起 正式会员 注册 2011/01/06 帖子 248 获得点赞 1 声望 0 年龄 55 2011/01/26 #14 楼主的问题 其实 就是 如何解决 不知病 不知药的问题。 要知病 先知人 理论一定要扎实 学了理论 然后自己去内求 感性认识人体 对认识的越清楚,断病就越准,了解了人体气血运行 再看人家的 医案 所用方的 思路 那就有看头了, 比如,有人 浮肿 你用了利水药,好了 不用了 过几天又肿了 怎么办?那你就要 搞清楚 为什么会肿 这个需要你对人体的高度了解 弄明白原因了,也就好治了,药物 除了 背,还得自己吃吃,增加了解 才会善用药物,这个 我以为是 玩中医的捷径,
楼主的问题 其实 就是 如何解决 不知病 不知药的问题。 要知病 先知人 理论一定要扎实 学了理论 然后自己去内求 感性认识人体 对认识的越清楚,断病就越准,了解了人体气血运行 再看人家的 医案 所用方的 思路 那就有看头了, 比如,有人 浮肿 你用了利水药,好了 不用了 过几天又肿了 怎么办?那你就要 搞清楚 为什么会肿 这个需要你对人体的高度了解 弄明白原因了,也就好治了,药物 除了 背,还得自己吃吃,增加了解 才会善用药物,这个 我以为是 玩中医的捷径,
冷月苍狼 声名鹊起 正式会员 注册 2010/07/13 帖子 198 获得点赞 2 声望 18 年龄 41 2011/01/28 #18 回复 6# vanlixin VAN 说的,真的是大家深有同感!!O(∩_∩)O~,病人都说大夫你太神了,连这都摸得出来。呵呵 ,那种感觉真的是很爽!
周 周海清 声名鹊起 正式会员 注册 2010/10/21 帖子 186 获得点赞 3 声望 0 2011/02/11 #19 十个治愈九个,那是理想。哥们,那是不存在的。甭看那些出版、报刊、网络上的狗屁医案,漫天牛在飞。自己学点理论,自己到医院、名医那多看看,什么是治愈您就知道了。
浣花洗剑录 声名鹊起 正式会员 注册 2009/12/21 帖子 385 获得点赞 1 声望 16 2011/02/13 #20 学中医的人少了,患者看中医的少了,看一次好的医生下次挂不到号了,如此反复,好中医越来越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