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2021年4月起,论坛网上药店重新开放!详情查看
  • 从2023年10月10日开始,华夏中医论坛启用备用域名tcmbe.com 详情查看
  • 关于论坛电子书等资源下载权限的说明!详情查看
  • 论坛官方2000人QQ群,欢迎加入!详情查看
  • 对所有可能涉及版权的资源,论坛均不再公开展示!详情查看

“风寒直接中肺”讨论

李海泉

声名鹊起
正式会员
注册
2009/07/14
帖子
950
获得点赞
11
声望
38
年龄
44
最近成都气候突然变冷,连下大雪。
有不少人在户外,突然的吸入冷空气,很快就出现咳嗽,胸痛,喘气的症状,特别是咳嗽,特别厉害,有时会牵扯到整个胸腔肺部都疼痛。不久就会有咳痰黄痰的情况,此病不加适当治疗,延绵咳嗽甚至发展成“支气管炎”“肺炎”。这个情形的早期,几乎没有明显的恶寒怕热没有明显的表证。
和《伤寒论》中的伤寒中风都不大一样。
这个情况,在我们当地农村叫做“伤了雪风”。当地人用 雪水(雪化后的水),熬煮醪糟,陈艾,陈皮,喝了可以治愈,这样治愈的情形我见过若干例。但是也有人的效果不好。
我想应该是一个“风寒直接中肺”的情形。
我希望各位老师看看这样的情形在医书上有记载吗?当如何辩证?如何治疗效果会更好些?
 
肺中有寒,咳逆上气。

《外台秘要》卷九引《深师方》。 【组成】干姜12克 紫菀3克 杏仁9克(去皮、尖、双仁,切) 麻黄(去节)12克 桂心 甘草(炙)各6克 五味子3克 【用法】上七味,切。用水800毫升,煮取300毫升,分二次服。
 
风寒袭表,太阳为表,肺主皮毛,亦为表。
 

我自己分析,是寒气直接吸入肺中,肺失宣降而有严重的咳喘。但寒邪入里,久则容易化热,炼液成痰。
从胸紧,咳嗽等证分析,我想用
厚朴 杏仁 苏叶 炙甘草
这样的药物组成为主方进行治疗,不知道是否可行?
对于入里化热口吐黄痰者,当化痰清里热为先,肺气一弱,皮毛失养,又很可能兼见如头痛,恶寒之类表证,也可能长期无表证。
《伤寒论》里有麻杏石甘汤,大青龙汤,白虎汤等等方剂,辨证用之。

临床机会少,没有切实用过,望各位老师多指点
 
半月前,成都下第一场雪的时候,这个小学生,早上出门上学,吸了“雪风”,得了这病,后来发展成“支气管炎”,输液治疗了两周左右,症状缓解了,但还有轻微咳嗽,咽喉疼痛。我摸了脉,竟然浮而有力,舌尖红。给用了一副银翘散化裁,两剂收工。
我纳闷的是,为何病了半个多月,西医输液那么多,最后还是个表证呢?而这样的表证,输液为何就没有效果呢?
我经历的就只这一例,但是也只是做了些收尾工作。
 
回复 4# 李海泉


杏、苏这对药不错 我也喜欢用
 
《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华盖散

紫苏子(炒)、赤茯苓(去皮)、桑白皮(炙)、陈皮(去白)、杏仁(去皮.尖.炒)、麻黄(去根.节),各一两;甘草(炙)半两。

治肺感寒邪,咳嗽上气,胸膈烦满,项背拘急,声重鼻塞,头昏目眩,痰气不利,呀呷有声。
每服二钱,水一盏,煎至七分,去滓,温服,食后。

可为汤剂。
 

我也是这么想的。

治法应该是让肺热起来,排痰,辅以清热。
麻黄是一定要加的。
个人以为麻杏甘石汤是个思路。
但剂量比例应该跟原方会不一样。
 
路过,看一下
 
关注一下
 
我生活在东北,这边你那样的病很多,多是由于寒,而不是风,或因风挟寒直袭后心所致.我也经历过一次,晚上在书房看书,椅子靠背凉,无意间反复靠上几次,就觉得肺子不舒服了.而且是明显的有寒气束肺.说实话,我没特意去找治疗方法,因为我本身体质还算比较好,早年是运动员,而且练武.南方人奏里比较疏,比我们东北更容易受风寒.我曾经想过,用热药直接去燥痰湿恐有伤阴且加重的嫌疑在,肺本就不喜欢热燥之类.是不是用壮肺阴水以稀炼物,开肺气以使其上下得行而排出更为好些?一点愚见.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