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2021年4月起,论坛网上药店重新开放!详情查看
  • 从2023年10月10日开始,华夏中医论坛启用备用域名tcmbe.com 详情查看
  • 关于论坛电子书等资源下载权限的说明!详情查看
  • 论坛官方2000人QQ群,欢迎加入!详情查看
  • 对所有可能涉及版权的资源,论坛均不再公开展示!详情查看

读《中医让人欢喜让人忧》的感想

向中医

声名鹊起
正式会员
注册
2010/06/25
帖子
441
获得点赞
13
声望
18
年龄
80
看了该主题的所有帖子,感到老牙的出发点还是好的。他是想在现今的实际情况下,如何发扬光大中医,能吸引更多的人接受中医(包括爱好中医和信服中医),他不是反对中医。例如,他提出了中医的“规范化”、“标准化”、“原著白话化”、“现代化”以及与现代科技结合“与时俱进”等建议和设想,从他的主观愿望来说,都是为了中医的发展,因此他的出发点应该肯定,而且也是他的一家之言,对、否大家可以心平气和地展开讨论,针对主题充分发表各家之言。
我的看法是,从大的层面上说,中医的复兴和发扬光大可无为而治,任其自然,随潮进退。要知道,历史潮流是无法阻挡的!该兴则兴,该衰则衰。从小的层面上说,可以各人自认为最好的方法去作贡献,不必强求统一认识。
 
当然,我们最好都说说自己的观点

起码可以表述我们对中医现状的忧虑呦~!!
 
务虚太过则玄,务实太过则死。
不规范化难以发扬光大,不利于发展壮大。同一个人看病,三个大夫,3.5个答案,患者也会犯嘀咕。
 
我记得五六年前吧,那个时候的主流思潮是“回归”两个字,特别是刘力红的书火把这个思潮推向了高潮。大家都觉得应该回归传统的中医,那个时候也是伤寒研读高潮的时期。施今墨在网上被批得一塌糊涂,特别在某些比较极端的中医论坛。因为施主张中西医结合,而且施被划入温病一派。这两年整个中医思潮又进入了平静期,大家辩论的态度已经温和了很多,也相对理性了,不再像以前那般狂热和极端。
 
学习中医,发扬中医,不只是喊喊口号。还要靠学习者的爱好。中医要发展也要与现今的环境相融合,与时俱进。而现今很多的中医爱好者对中医的理解比很多所谓的中医院校生还要高,这也凸显了一个令人思考的问题。任何一门学问都离不开“信、愿、行”三个字。中医也一样,你首先要相信它能治病,才会愿意去学习。并在临床中运用它,发挥它的作用。
 
回复 4# 杏林观海


对于医学的学习和应用者而言,确是规范化、标准化、数据化、实验化好。对中医而言,也是这样的话,学医的、业医的都很方便,照本宣科地学,照本宣科地医,一病一方,一方同药同量同服法,十个中医同样方,这样做好是好,可惜病人及其病情和药物以及居住环境等,往往不是可以规范化、标准化、数据化、实验化的,很难对号入坐。其实西医也不是严格按照这样的“四化”行医的。否则医科大学毕业生临床几年就可与教授水平相同了,因为大家都从“四化”来“四化”去,同病同药同剂量同服法同医法,还有什么水平高低而言呢?不论中西医,基础是师傅领进门,水平是靠各自修行。所谓修行,即靠悟性积累,靠实践积累、靠学习积累,靠经验积累、靠探索积累等等。而这些“靠”,是“四化”办不到的。过于强调这“四化”,医学就停滞不前了,不会有突破性的发展了。不论中西医,都有这样的情况发生:按规范治,无疗效,突破规范立见疗效。我亲眼所见,一低血糖昏迷患者抢救,主任医师吩咐护士静脉缓慢注射葡萄糖溶液,护士照办(这是规范的注射法),不见苏醒,一旁的副主任医师吩咐加快速度(不规范了),护士稍稍加快一些,还未苏醒,副主任医师一把从护士手中夺过注射器以很快的速度推进注射(极不规范了),还未操作完,病人就醒了。主任医师只好说醒得蛮快的。有些中药按药典规范用量无济于事,突破规范立显疗效,这已经不少实践所证明了的。所以学中医和行中医要比西医难得多,是无法象上述“四化”的。
 
所谓的“四化“实际是按照西医发展方式对中医发展产生的一种设想~

看样子很难行得通~!

就中医本身存在一些问题也确实让人看不下眼,例如:药材单位,克,两,斤,升,合,至今无法统一

连一个有力地考证都没见到~只能根据某大人物说了,一两等于15克,大家照搬~!

再者,眼下人们的病症名词几乎全部西医化,啥癌症,乳腺炎,肺结核,骨质增生,肌肉萎缩,,,,

过去张仲景时代都没这些名词,人们只能懵着来,试着看~!

金匮]上的一个血痹,几乎能囊括现代西医的200种病,这让人们很难理解的~!

所以,中医跟上现代西医的发展,几乎不大可能,总是跟在后面,西医治不了的,中医拾掇拾掇,八成也够呛能治好~

眼下中医不就是这个局面吗?

发展,几乎是纸上谈兵呦~~
 
中医面对西医发展的围堵,很难找到一个突破口
 
也有几分道理,敢问这世界曾谁而改变?
 


多了,张仲景就改变中医散乱局面成一统!
 
中医讲求,五脏五味五行论

你瞅瞅,眼下这群中医都在说,我能治肺炎,能治结核,能治胆囊炎,能治冠状动脉硬化,能治血液粘稠,能治神经性皮炎

我想问问,中医老祖宗们告诉你肺癌如何治疗了吗?告诉你高血脂如何治疗了吗?

没有!

中医老祖宗就说了五脏不合咋调整,结果现代中医把老祖宗的教诲当作耳旁风啦~~~!!

这,不是中医传统不好,也不是中医理论不灵,还不是中医自身没有生命力

哎呀,是现代的中医们自己毁了中医呦~

这不值得思考吗?
 
中医老祖宗就说了五脏不合咋调整,结果现代中医把老祖宗的教诲当作耳旁风啦~~~!!
这,不是中医传统不好,也不是中医理论不灵,还不是中医自身没有生命力
哎呀,是现代的中医们自己毁了中医呦~

这个吗,只能说是西医和中医对疾病的分类不同,并不见得西医就比我们老祖宗更明智。就比如说水果可以从产地分类,也可以从颜色分类,你说哪种分类更正确?现代中医也是出于无奈,才使用西医名词的啊。要不然病人怎么知道他们说得是什么呢?
至于四化问题,的确会很难的。而且从四化角度出发也不过还是拿西医来规范中医而已。最好还是让中医按照自己的特色来发展得更有可操作性。
中医的发展有赖于中医基础知识的普及和学术环境的自由,我们真的是需要一个“百家争鸣”的时代,最好短时间内不要想“焚书坑儒”,“罢黜百家”,让各个不同的观点和学派有充分的发展和实践的空间,我相信中国人还是有足够的才智来继承和发展我们老祖宗留给我们的珍贵遗产的。
 


有,养生西医不如中医,还有西医解决不了的都会找中医,中医虽不能都解决,还是有西医搞不定,中医彻底搞定的,我看了赵绍琴老师的一些案例就是这样。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