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注册
- 2008/10/02
- 帖子
- 1838
- 获得点赞
- 65
- 声望
- 48
————感谢河北淮医生的费心整理
《伤寒杂病论》原序
先说《伤寒杂病论》这本书,这本书的版本流传过程,有许多考证。现在看到的版本一般指的是明本,明本是根据宋朝的版本来整理的,宋本是不可见的,再以前的时候到唐朝孙思邈,那时候就提到见的不全了,提到“江南诸师,秘仲景之方而不传”,再往上到晋朝太医令王叔和做了第一次整理,那时候叫《伤寒杂病论》(查:原撰《伤寒杂病论》十六卷中的“杂病”部分.经晋王叔和整理后,其古传本之一名《金匮玉函要略方》,共3卷上卷为辨伤寒,重卷则论杂病,下卷记在药方。.后北宋校正医书局林艺等人根据当时所存的蠹简文字重予编校,取其中以杂病为主的内容,仍厘订为3卷,改名《金匮要略方论》.全书共25篇,方剂262首,列举病症六十余种.所述病证以内科杂病为主,兼有部分外科妇产科等病证.),包括伤寒论和杂病的一部分,后来就分成了两册,一本是 《伤寒论》,再一本叫《金匮要略方论》,到宋朝的时候有人献出来做了整理,在流传过程中,有人认为前面的平脉法之类,属于后人加上去的,到清朝的时候,有人认为是晋朝王叔和加上去的,甚至可能是宋朝时加上去的,现在根据出土的文献和考证来看,这个说法不确切。现在看到的整理的版本一般就是所说的叫“六经净本”,具体的版本之事,不是搞学问的研究,就不深入的去探讨这个问题了,大家可以看看资料,自己就知道了,但是张仲景的原序一直保存着,所以有必要看看,这里面谈到了好多的写作过程和当时的情况,对于认识整个的《伤寒论.》非常有必要。
论曰。余每览越人入虢之诊,望齐侯之色,未尝不慨然叹其才秀也。
第一句话看上去开篇发论的时候谈的是一个历史故事,越人,大家都知道秦越人-扁鹊。“入虢之诊”就是给虢太子看病的那个故事,在《史记—扁鹊仓公列传》上记载着。“望齐侯之色”也是《史记》上的一个故事。从这里可以看出,首先张仲景尊崇前世的名医的治病的经验,重视看前人的医案。感叹“才气秀发”,得有一定的聪明才智才能做一个医生,提到了入虢之诊的脉诊和望诊。这个提法说明张仲景重视色脉。然后笔锋一转谈到了当时的现状。
怪当今居世之士,曾不留神医药,精究方术,上以疗君亲之疾,下以救贫贱之厄,中以保身长全,以养其生。
当时,看来对医药不够重视,是个什么样的情况呢?
但竞逐荣势,企踵权豪,孜孜汲汲,惟名利是务,
争名夺利,古来如此,世人皆然,不独汉代,汉前也好,汉后也好,现代也好,不乏其人,但是张仲景所处的时代正是一个混乱的年代,东汉末年,各方的势力相互的征战。在乱世的时候,这个情况尤为明显。
崇饰其末,忽弃其本,华其外而悴其内。皮之不存,毛将安附焉?
你名在高,利再多,一生病,全完,可是人在追逐的时候不考虑这个东西,躺在病床上再后悔,那就晚了。
卒然遭邪风之气,婴非常之疾,患及祸至,而方震栗;
等到有了病了,才知道害怕
降志屈节,钦望巫祝,告穷归天,束手受败。
那时候再求神告鬼的,统统不管用了赍百年之寿命,
持至贵之重器,委付凡医,恣其所措。
把自己的病,随便找个医生看看,由他摆布去吧!
咄嗟呜呼!厥身已毙,神明消灭,变为异物,幽潜重泉,徒为啼泣。
治不好,你完了,都晚了。
痛夫!举世昏迷,莫能觉悟,不惜其命,若是轻生,彼何荣势之云哉?
在乱世的时候,都不顾性命,看到机会比较多,都去争那些名利去了。人要是生命一完的话,你的荣势又在哪里呢?全没了。
而进不能爱人知人,退不能爱身知己,遇灾值祸,身居厄地,蒙蒙昧昧,蠢若游魂。
这是说:不论是谁,后果危险。
哀乎!趋世之士,驰竞浮华,不固根本,忘躯徇物,危若冰谷,至于是也!
继续感叹,对生命的不重视。下面叙述了一个具体的事件。
余宗族素多,向余二百,他们老张家那一门、那一户很大。一直以来保持二百以上的人口建安纪年以来,从汉代建安年间以来犹未十稔,不到十年的工夫其死亡者,三分有二,二百人死了三分之二,那得多少人?一百四五十人吧伤寒十居其七。而得伤寒病占了百分之七十。那么这里就有一个问题,一个具体的问题,这个伤寒到底是什么病,一般的根据张仲景提到的“撰用素问”,考证的依据是《素问》:“凡热病者,皆伤寒之类也”和《难经》的说法:广义的伤寒包括:伤寒、中风、温病,还有狭义的伤寒,就是和中风并列的热病中的一种。,那么到底张仲景指的伤寒是什么呢?是哪一种伤寒,广义也好,狭义的也好,能引起这么高的死亡率来,在当时,建安纪年以来的十年间,在张仲景的家乡,在他的家族内部发生了什么时件?导致了这高得死亡率?这是一个确实的问题,单纯一个病引起这么高死亡率来的,在历史上确实发生过,有人考证根据这个死亡情况和张仲景提到的传变情况和伤寒六病的表现过程,结合现代的认识,有人提出来说这个病就是鼠疫。现在鼠疫被国家列为传染病的01号,02号是霍乱。鼠疫是烈性的传染病是通过鼠疫杆菌来传播的,去年看到在藏区和青海的牧区,通过老鼠有散发的鼠疫,政府非常重视,及时上报采取措施,进行隔离治疗,才没有导致大的传播。在中国的历史上最后一次爆发的鼠疫,在东北、河北、山东一带,是这些地区的人到蒙古草原,去挖那个水獭,一种啮齿类动物,染上鼠疫的人们在回家的途中,沿途散播,大约死了成百上千万的人。最后采取了隔离封闭的措施以后,采用了一个留德的医学博士的方法,最终控制住了。在欧洲的历史上曾经有过鼠疫流行,他们采用的方法是在村庄的周围挖壕沟,把它隔离起来,然后用火烧掉这个村庄。因为历史上没有更多明确的记载,现在只能推测,根据这个病症,根据这个死亡率,进行推测。可以想象当时的社会背景,军阀征战的时候,北方地区最终被曹操统一起来称为魏,南方被孙权、刘备割据成为三国时代,这正是张仲景生活的年代,军阀的混战,你来我往,战争的时候必须动用大量的物资、粮食,人吃不上饭,军民死伤众多,尸体不能及时有效处理,老鼠药物吃不上饭,怎么办?只能吃人肉,这是很可能的。恶鼠到处流窜,通过老鼠身上的跳蚤之类的,血液相互传播,导致鼠疫的发生,完全具备历史的条件,结合这个死亡率,所以现代人考证是鼠疫,具有相当高的可信度,但也不能下做定论,为什么?因为缺乏更多的证据,再一个,这个东西如果仅仅是指鼠疫的话,这个病很少见,国家采取的控制措施比较好,疫病不是很大。如果说它不是鼠疫,同样缺乏证据。《伤寒论》也好,中医也好,治病的时候,并不是仅仅着眼在一个病在治,而是着眼在他的共性,无论什么菌,什么致病微生物,对人体造成的损害所形成的状态,《伤寒论》这部书,后便会提到用三阴三阳的归类的方法,你可进行治疗,所以这个呢,,知道了解推测,不知道也没有关系,增加一些认识,了解一下别人的研究,开阔一下视野。下面是一些感慨
感往昔之沦丧,伤横夭之莫救,乃勤求古训,博采众方,
“勤求古训,博采众方”这句话学中医的人都熟悉,有感于当时医药卫生情况的落后,“勤求古训”并没有说是研究创新,是继承性的,这也提示了一种学习方法,要勤奋多学习古来的经验和教训。“博采众方”这里并没有说创研新方。“博采”广泛的采取多家的方剂,这里明确地说明他的方子是搜集来的众家的方剂。在汉以前的时候就有经方家,经方家就是以传承有效的方子行医的医家,,而张仲景把它们收集起来。后来所谓的经方单纯指张仲景经典的方子,也就是《伤寒杂病论》的方子,这个概念是狭义的,广义的经方,指的是传承的经验有效地方子。经方家和医经家是并列的,《汉书。艺文志》中记载:当时的经方家不止一家,有许多家,其中有效的方子,依赖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而存在,而流传至今,虽然在历史上有些时代找不到了,但最终到今天我们能看到有效地、完整的文字版本。这个就是当时的经方,而不是后来尊张仲景的方子为经方,张仲景收集的时候,这些方子已经不知道流传了多少年了,一个是可以文字流传,再一个是口头流传,那么是否在人类没有文字之前,有人类文明,人能吃上饭,那就接触自然,可以接触天然的动植物、矿物、这些东西对人的作用到底有多少年?可能伴随人类同时存在。曾经看到一个电视,说在一个从林中的猴子都会用药,怎么用药呢?吃木炭,当时山中烧木炭的经常发现木炭丢失,结果是被猴子偷了,偷来干什么呢?治胃痛,有了这个木炭以后猴子的食谱扩展了,以前从来不吃的一种树叶,据说吃了这种叶子会引起猴子腹痛,,一腹痛,用木炭可以解,后来猴子就偷这个木炭,还把它储备起来,一吃这种树叶,猴子就啃木炭。动物都有这种本能,吃是个天然的本能,那么人呢?不比动物差甚至更聪明,文字史才多少年?5000年、3000年,可人类史呢?是几百万年,怎么传承?口头传承和文字传承都包括,所以说这个中医药除了文明史以外可以追溯到远古,自从有人类诞生以来,人就需要吃饭,需要同自然打交道,这种经验是辈辈相传的,不会灭绝,总会代有其人,所以对经方的重视,绝对不能和从单纯的理论研究想象创制的方子,列在同一个位置上,应该看到这是人类文明的结晶,这是最宝贵的东西。张仲景写作时,还是依据了好多文字资料,如:
撰用《素问》、《九卷》、《八十一难》、《阴阳大论》、《胎胪药录》并平脉辨证,为《伤寒杂病论》合十六卷,
《素问》不用说了,就是《内经》的素问部分。《九卷》指的是《灵枢经》又叫《针经》。《八十一难》是秦越人的《难经》。《阴阳大论》、《胎胪药录》并平脉辨证,现在不好考证了。所以文献赖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得以保存一部分,更多的是遗失了。
虽未能尽愈诸病,虽然不可能治好所有的病。庶可以见病知源,但是你可以看这些共同的表现,知道病机上是怎么引起来的,知道病源。
若能寻余所集,思过半矣。
你照这个方法去思考的话,可以治疗大部分的疾病。下面的一段讲的是医理。
夫天布五行,以运万类,人禀五常,以有五藏,说天,五行。说地,生万类。然后说的人秉五常,然后提到五脏。经络府俞,阴阳会通,玄冥幽微,人的结构非常的微妙。变化难极,不断变化,很难细致到生命的根源和根本,所以叫“难极”自非才高识妙,岂能探其理致哉?除非特别聪明的人,很难研究到极高的最细致的地方。
上古有神农、黄帝、歧伯、伯高、雷公、少俞、少师、仲文,这是说古代的传承医家的祖宗。中世有长桑、扁鹊,,《史记》中记载的扁鹊的老师叫长桑君。汉有公乘阳庆及仓公,《史记-扁鹊仓公列传》记载有仓公,是汉代的名医。下此以往,未之闻也。在汉朝的时候,当时著名的医生他能听到这些,华佗和张仲景基本是同时代的,在当时并是很出名,所以他没有提到“未之闻也”。然后反观现实。
观今之医,不念思求经旨,以演其所知,医生啊,要读经,注重经典,思求经旨,你不研读经典,那么你的知识体系很难连贯起来,“烟其所知”啊。各承家技,始终顺旧。守着那两个家传秘方,死死不动,有效这样治,没效也这样治,一个固定方案,一个诊疗常规,现在有些医院如果不搞科研进取,吸收成熟技术,也容易有这个问题。
省疾问病,务在口给,问你了,什么病啊,做个透视看看,肺结核一个方案,大叶性肺炎一个方案,现在靠仪器,过去只是问。相对斯须,便处汤药,你一问是什么病,就给开汤药了,不进行详细的检查。按寸不及尺,握手不及足,人迎、趺阳,三部不参,从这里可以看出来张仲景是用三部遍诊法,寸关指的是什么?一个是寸关尺这个寸口脉,另一个指的是寸口脉和尺肤。手、足、人迎、趺阳,这明显是《内经》中的遍诊法动数发息,不满五十,说的是摸脉的时间太短,像结脉、代脉这样有间隙的脉,你就看不出来。现代医学诊断也是这样,做心电图,心电图发现不了的,可以背一个二十四小时动态心电图,可以捕捉一昼夜心跳的情况,最快的心率、最慢的心率、间歇的次数和异常的波形。这些检查都可以参考,并不能说这样就不是中医了,至少你可以知道有这个结代的情况。短期未知决诊,时间短了不能做出正确的诊断。九候曾无仿佛,明堂阕庭,尽不见察,所谓窥管而已。
你不进行长期的、细致的、全面的脉诊和色诊同时的检查,那就叫“管窥”。所以看病要综合的看,不要光看一个寸口脉就在那里想象。从《内经》到《难经》一直到张仲景,从来没有这个说法,仅凭一个脉去演绎,那是很不负责任的态度,有时病人用脉诊来考医生,其实他不可能蒙上你的眼睛来考,,人一进门就可以看出来好多东西来,“明堂、阕庭”鼻子什么样都可以看得见,不可能都戴口罩、戴眼镜,就是戴着眼镜鼻子也露在外面。
夫欲视死别生,实为难矣!
诊断不详细,要想知道生死预期是很难的,单凭一个脉是全面的。
孔子云:生而知之者上。学则亚之。什么是生而知之?不是什么都知道,知道吃奶、知道哭、知道大小便,这就是上,就是天然的、不用学的。学则亚之,而有些知识是需要学习的
多闻博识,知之次也。靠听、靠记,比如:这东西治什么病,那个东西治什么病,这是人类的经验是要学习的。
余宿尚方术,请事斯语。
方术应该博闻、博识,需要学习才可以掌握,所以“请事斯语”,这绝对不是生下来就会的,就是说要当个医生学点技术,要下功夫学习,天生聪明不可侍,除了生下来就会吃奶以外,其他的都得学习。千万不要以为我特别地聪明,什么都不用学习,我明白一套理论就可以自由组方了,你的东西和人类长期积累的经验无法比较,不是不对,效果不同。这是一个大问题,假如说我们学习了一套中医理论、中药理论、方剂理论、诊断理论、辨证论治的理论和临床的理论,而去对病人凭想象开方,或许有效,或许无效,这种情况好多从中医学院出来的学生有这个过程,我也是走过这个过程的,我特别地要强调:与其自己想象着开方,不如先踏实地把经典学扎实学牢固,学上一点点根本,那你用起方子来大不一样,出手有把握、有根基、敢肯定、能预期的还是经方,经验集成的方子。个人的经验穷一生精力能试几个人?何况人是不能试的。有老师,随老师学,有家传秘方好好守着,没有的怎么办?跟经典学,经典是大家共同的老师,是共同的祖宗所传的真正的祖传秘方。
《伤寒杂病论》原序
先说《伤寒杂病论》这本书,这本书的版本流传过程,有许多考证。现在看到的版本一般指的是明本,明本是根据宋朝的版本来整理的,宋本是不可见的,再以前的时候到唐朝孙思邈,那时候就提到见的不全了,提到“江南诸师,秘仲景之方而不传”,再往上到晋朝太医令王叔和做了第一次整理,那时候叫《伤寒杂病论》(查:原撰《伤寒杂病论》十六卷中的“杂病”部分.经晋王叔和整理后,其古传本之一名《金匮玉函要略方》,共3卷上卷为辨伤寒,重卷则论杂病,下卷记在药方。.后北宋校正医书局林艺等人根据当时所存的蠹简文字重予编校,取其中以杂病为主的内容,仍厘订为3卷,改名《金匮要略方论》.全书共25篇,方剂262首,列举病症六十余种.所述病证以内科杂病为主,兼有部分外科妇产科等病证.),包括伤寒论和杂病的一部分,后来就分成了两册,一本是 《伤寒论》,再一本叫《金匮要略方论》,到宋朝的时候有人献出来做了整理,在流传过程中,有人认为前面的平脉法之类,属于后人加上去的,到清朝的时候,有人认为是晋朝王叔和加上去的,甚至可能是宋朝时加上去的,现在根据出土的文献和考证来看,这个说法不确切。现在看到的整理的版本一般就是所说的叫“六经净本”,具体的版本之事,不是搞学问的研究,就不深入的去探讨这个问题了,大家可以看看资料,自己就知道了,但是张仲景的原序一直保存着,所以有必要看看,这里面谈到了好多的写作过程和当时的情况,对于认识整个的《伤寒论.》非常有必要。
论曰。余每览越人入虢之诊,望齐侯之色,未尝不慨然叹其才秀也。
第一句话看上去开篇发论的时候谈的是一个历史故事,越人,大家都知道秦越人-扁鹊。“入虢之诊”就是给虢太子看病的那个故事,在《史记—扁鹊仓公列传》上记载着。“望齐侯之色”也是《史记》上的一个故事。从这里可以看出,首先张仲景尊崇前世的名医的治病的经验,重视看前人的医案。感叹“才气秀发”,得有一定的聪明才智才能做一个医生,提到了入虢之诊的脉诊和望诊。这个提法说明张仲景重视色脉。然后笔锋一转谈到了当时的现状。
怪当今居世之士,曾不留神医药,精究方术,上以疗君亲之疾,下以救贫贱之厄,中以保身长全,以养其生。
当时,看来对医药不够重视,是个什么样的情况呢?
但竞逐荣势,企踵权豪,孜孜汲汲,惟名利是务,
争名夺利,古来如此,世人皆然,不独汉代,汉前也好,汉后也好,现代也好,不乏其人,但是张仲景所处的时代正是一个混乱的年代,东汉末年,各方的势力相互的征战。在乱世的时候,这个情况尤为明显。
崇饰其末,忽弃其本,华其外而悴其内。皮之不存,毛将安附焉?
你名在高,利再多,一生病,全完,可是人在追逐的时候不考虑这个东西,躺在病床上再后悔,那就晚了。
卒然遭邪风之气,婴非常之疾,患及祸至,而方震栗;
等到有了病了,才知道害怕
降志屈节,钦望巫祝,告穷归天,束手受败。
那时候再求神告鬼的,统统不管用了赍百年之寿命,
持至贵之重器,委付凡医,恣其所措。
把自己的病,随便找个医生看看,由他摆布去吧!
咄嗟呜呼!厥身已毙,神明消灭,变为异物,幽潜重泉,徒为啼泣。
治不好,你完了,都晚了。
痛夫!举世昏迷,莫能觉悟,不惜其命,若是轻生,彼何荣势之云哉?
在乱世的时候,都不顾性命,看到机会比较多,都去争那些名利去了。人要是生命一完的话,你的荣势又在哪里呢?全没了。
而进不能爱人知人,退不能爱身知己,遇灾值祸,身居厄地,蒙蒙昧昧,蠢若游魂。
这是说:不论是谁,后果危险。
哀乎!趋世之士,驰竞浮华,不固根本,忘躯徇物,危若冰谷,至于是也!
继续感叹,对生命的不重视。下面叙述了一个具体的事件。
余宗族素多,向余二百,他们老张家那一门、那一户很大。一直以来保持二百以上的人口建安纪年以来,从汉代建安年间以来犹未十稔,不到十年的工夫其死亡者,三分有二,二百人死了三分之二,那得多少人?一百四五十人吧伤寒十居其七。而得伤寒病占了百分之七十。那么这里就有一个问题,一个具体的问题,这个伤寒到底是什么病,一般的根据张仲景提到的“撰用素问”,考证的依据是《素问》:“凡热病者,皆伤寒之类也”和《难经》的说法:广义的伤寒包括:伤寒、中风、温病,还有狭义的伤寒,就是和中风并列的热病中的一种。,那么到底张仲景指的伤寒是什么呢?是哪一种伤寒,广义也好,狭义的也好,能引起这么高的死亡率来,在当时,建安纪年以来的十年间,在张仲景的家乡,在他的家族内部发生了什么时件?导致了这高得死亡率?这是一个确实的问题,单纯一个病引起这么高死亡率来的,在历史上确实发生过,有人考证根据这个死亡情况和张仲景提到的传变情况和伤寒六病的表现过程,结合现代的认识,有人提出来说这个病就是鼠疫。现在鼠疫被国家列为传染病的01号,02号是霍乱。鼠疫是烈性的传染病是通过鼠疫杆菌来传播的,去年看到在藏区和青海的牧区,通过老鼠有散发的鼠疫,政府非常重视,及时上报采取措施,进行隔离治疗,才没有导致大的传播。在中国的历史上最后一次爆发的鼠疫,在东北、河北、山东一带,是这些地区的人到蒙古草原,去挖那个水獭,一种啮齿类动物,染上鼠疫的人们在回家的途中,沿途散播,大约死了成百上千万的人。最后采取了隔离封闭的措施以后,采用了一个留德的医学博士的方法,最终控制住了。在欧洲的历史上曾经有过鼠疫流行,他们采用的方法是在村庄的周围挖壕沟,把它隔离起来,然后用火烧掉这个村庄。因为历史上没有更多明确的记载,现在只能推测,根据这个病症,根据这个死亡率,进行推测。可以想象当时的社会背景,军阀征战的时候,北方地区最终被曹操统一起来称为魏,南方被孙权、刘备割据成为三国时代,这正是张仲景生活的年代,军阀的混战,你来我往,战争的时候必须动用大量的物资、粮食,人吃不上饭,军民死伤众多,尸体不能及时有效处理,老鼠药物吃不上饭,怎么办?只能吃人肉,这是很可能的。恶鼠到处流窜,通过老鼠身上的跳蚤之类的,血液相互传播,导致鼠疫的发生,完全具备历史的条件,结合这个死亡率,所以现代人考证是鼠疫,具有相当高的可信度,但也不能下做定论,为什么?因为缺乏更多的证据,再一个,这个东西如果仅仅是指鼠疫的话,这个病很少见,国家采取的控制措施比较好,疫病不是很大。如果说它不是鼠疫,同样缺乏证据。《伤寒论》也好,中医也好,治病的时候,并不是仅仅着眼在一个病在治,而是着眼在他的共性,无论什么菌,什么致病微生物,对人体造成的损害所形成的状态,《伤寒论》这部书,后便会提到用三阴三阳的归类的方法,你可进行治疗,所以这个呢,,知道了解推测,不知道也没有关系,增加一些认识,了解一下别人的研究,开阔一下视野。下面是一些感慨
感往昔之沦丧,伤横夭之莫救,乃勤求古训,博采众方,
“勤求古训,博采众方”这句话学中医的人都熟悉,有感于当时医药卫生情况的落后,“勤求古训”并没有说是研究创新,是继承性的,这也提示了一种学习方法,要勤奋多学习古来的经验和教训。“博采众方”这里并没有说创研新方。“博采”广泛的采取多家的方剂,这里明确地说明他的方子是搜集来的众家的方剂。在汉以前的时候就有经方家,经方家就是以传承有效的方子行医的医家,,而张仲景把它们收集起来。后来所谓的经方单纯指张仲景经典的方子,也就是《伤寒杂病论》的方子,这个概念是狭义的,广义的经方,指的是传承的经验有效地方子。经方家和医经家是并列的,《汉书。艺文志》中记载:当时的经方家不止一家,有许多家,其中有效的方子,依赖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而存在,而流传至今,虽然在历史上有些时代找不到了,但最终到今天我们能看到有效地、完整的文字版本。这个就是当时的经方,而不是后来尊张仲景的方子为经方,张仲景收集的时候,这些方子已经不知道流传了多少年了,一个是可以文字流传,再一个是口头流传,那么是否在人类没有文字之前,有人类文明,人能吃上饭,那就接触自然,可以接触天然的动植物、矿物、这些东西对人的作用到底有多少年?可能伴随人类同时存在。曾经看到一个电视,说在一个从林中的猴子都会用药,怎么用药呢?吃木炭,当时山中烧木炭的经常发现木炭丢失,结果是被猴子偷了,偷来干什么呢?治胃痛,有了这个木炭以后猴子的食谱扩展了,以前从来不吃的一种树叶,据说吃了这种叶子会引起猴子腹痛,,一腹痛,用木炭可以解,后来猴子就偷这个木炭,还把它储备起来,一吃这种树叶,猴子就啃木炭。动物都有这种本能,吃是个天然的本能,那么人呢?不比动物差甚至更聪明,文字史才多少年?5000年、3000年,可人类史呢?是几百万年,怎么传承?口头传承和文字传承都包括,所以说这个中医药除了文明史以外可以追溯到远古,自从有人类诞生以来,人就需要吃饭,需要同自然打交道,这种经验是辈辈相传的,不会灭绝,总会代有其人,所以对经方的重视,绝对不能和从单纯的理论研究想象创制的方子,列在同一个位置上,应该看到这是人类文明的结晶,这是最宝贵的东西。张仲景写作时,还是依据了好多文字资料,如:
撰用《素问》、《九卷》、《八十一难》、《阴阳大论》、《胎胪药录》并平脉辨证,为《伤寒杂病论》合十六卷,
《素问》不用说了,就是《内经》的素问部分。《九卷》指的是《灵枢经》又叫《针经》。《八十一难》是秦越人的《难经》。《阴阳大论》、《胎胪药录》并平脉辨证,现在不好考证了。所以文献赖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得以保存一部分,更多的是遗失了。
虽未能尽愈诸病,虽然不可能治好所有的病。庶可以见病知源,但是你可以看这些共同的表现,知道病机上是怎么引起来的,知道病源。
若能寻余所集,思过半矣。
你照这个方法去思考的话,可以治疗大部分的疾病。下面的一段讲的是医理。
夫天布五行,以运万类,人禀五常,以有五藏,说天,五行。说地,生万类。然后说的人秉五常,然后提到五脏。经络府俞,阴阳会通,玄冥幽微,人的结构非常的微妙。变化难极,不断变化,很难细致到生命的根源和根本,所以叫“难极”自非才高识妙,岂能探其理致哉?除非特别聪明的人,很难研究到极高的最细致的地方。
上古有神农、黄帝、歧伯、伯高、雷公、少俞、少师、仲文,这是说古代的传承医家的祖宗。中世有长桑、扁鹊,,《史记》中记载的扁鹊的老师叫长桑君。汉有公乘阳庆及仓公,《史记-扁鹊仓公列传》记载有仓公,是汉代的名医。下此以往,未之闻也。在汉朝的时候,当时著名的医生他能听到这些,华佗和张仲景基本是同时代的,在当时并是很出名,所以他没有提到“未之闻也”。然后反观现实。
观今之医,不念思求经旨,以演其所知,医生啊,要读经,注重经典,思求经旨,你不研读经典,那么你的知识体系很难连贯起来,“烟其所知”啊。各承家技,始终顺旧。守着那两个家传秘方,死死不动,有效这样治,没效也这样治,一个固定方案,一个诊疗常规,现在有些医院如果不搞科研进取,吸收成熟技术,也容易有这个问题。
省疾问病,务在口给,问你了,什么病啊,做个透视看看,肺结核一个方案,大叶性肺炎一个方案,现在靠仪器,过去只是问。相对斯须,便处汤药,你一问是什么病,就给开汤药了,不进行详细的检查。按寸不及尺,握手不及足,人迎、趺阳,三部不参,从这里可以看出来张仲景是用三部遍诊法,寸关指的是什么?一个是寸关尺这个寸口脉,另一个指的是寸口脉和尺肤。手、足、人迎、趺阳,这明显是《内经》中的遍诊法动数发息,不满五十,说的是摸脉的时间太短,像结脉、代脉这样有间隙的脉,你就看不出来。现代医学诊断也是这样,做心电图,心电图发现不了的,可以背一个二十四小时动态心电图,可以捕捉一昼夜心跳的情况,最快的心率、最慢的心率、间歇的次数和异常的波形。这些检查都可以参考,并不能说这样就不是中医了,至少你可以知道有这个结代的情况。短期未知决诊,时间短了不能做出正确的诊断。九候曾无仿佛,明堂阕庭,尽不见察,所谓窥管而已。
你不进行长期的、细致的、全面的脉诊和色诊同时的检查,那就叫“管窥”。所以看病要综合的看,不要光看一个寸口脉就在那里想象。从《内经》到《难经》一直到张仲景,从来没有这个说法,仅凭一个脉去演绎,那是很不负责任的态度,有时病人用脉诊来考医生,其实他不可能蒙上你的眼睛来考,,人一进门就可以看出来好多东西来,“明堂、阕庭”鼻子什么样都可以看得见,不可能都戴口罩、戴眼镜,就是戴着眼镜鼻子也露在外面。
夫欲视死别生,实为难矣!
诊断不详细,要想知道生死预期是很难的,单凭一个脉是全面的。
孔子云:生而知之者上。学则亚之。什么是生而知之?不是什么都知道,知道吃奶、知道哭、知道大小便,这就是上,就是天然的、不用学的。学则亚之,而有些知识是需要学习的
多闻博识,知之次也。靠听、靠记,比如:这东西治什么病,那个东西治什么病,这是人类的经验是要学习的。
余宿尚方术,请事斯语。
方术应该博闻、博识,需要学习才可以掌握,所以“请事斯语”,这绝对不是生下来就会的,就是说要当个医生学点技术,要下功夫学习,天生聪明不可侍,除了生下来就会吃奶以外,其他的都得学习。千万不要以为我特别地聪明,什么都不用学习,我明白一套理论就可以自由组方了,你的东西和人类长期积累的经验无法比较,不是不对,效果不同。这是一个大问题,假如说我们学习了一套中医理论、中药理论、方剂理论、诊断理论、辨证论治的理论和临床的理论,而去对病人凭想象开方,或许有效,或许无效,这种情况好多从中医学院出来的学生有这个过程,我也是走过这个过程的,我特别地要强调:与其自己想象着开方,不如先踏实地把经典学扎实学牢固,学上一点点根本,那你用起方子来大不一样,出手有把握、有根基、敢肯定、能预期的还是经方,经验集成的方子。个人的经验穷一生精力能试几个人?何况人是不能试的。有老师,随老师学,有家传秘方好好守着,没有的怎么办?跟经典学,经典是大家共同的老师,是共同的祖宗所传的真正的祖传秘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