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注册
- 2010/10/14
- 帖子
- 3757
- 获得点赞
- 22
- 声望
- 38
- 年龄
- 45
作者:左右(QQ名) 华夏中医论坛网名:为往圣继绝学
首先声明,本文谈的是如何学好纯中医,立志于中西医结合的中医不在本文之列
开篇首先点出最重要之处,要学好中医,最关键之处是建立一个中医思维的大脑,背几个方,认几味药,不是中医
中医思维的头脑如何建立,或者说如何训练出来,为什么我要说训练呢,因为我们现在不具备了,我们从小不是读四书五经长大的
我们用的也不是繁体字了,我们是学的西方的逻辑思维长大的,不是中国古人的天地思维了,不是阴阳五行的思维了
不是用子丑寅卯来记时间,吃饭和睡觉了,所以说我们不具备学习中医的基础性东西了,而我们又要学中医,怎么办?
只有训练我们回到中国古人的思维方式,我们才能解迷中医,了解中医,拿到中医进门的钥匙。
曾经和一个30年的执业中医聊天,他说,学中医的人须是鲁迅笔下咸亨酒店里那个说茴香豆的茴字有五种写法的前清秀才
那样的人才学的好中医,是啊,古言也有:秀才学医,笼中抓鸡 之说,可以试问一下,我们现在哪个晓得茴字的五种写法?
没有! 所以说要训练,如何训练? 我自己的一点体会如下,奉献给大家:
首先这个思维,不是要坐到医院,或是堂上,或是诊所,你才去训练,是在生活中无处不在的训练,警察不是穿上衣服才是警察,脱了衣服他一样是警察,我们医者也一样
日常训练,你要别着自己用阴阳五行来看你接触的所有事物,喝茶,拿起茶杯,哪是阴?哪是阳?杯子外壳是阳,里头的水是阴嘛!
看路边的树,问下自己什么是阴什么是阳? 树根扎在地下吸收养分,属阴,树枝叶接受阳光,产生光合作用,属阳嘛
又有养分,又有了阳光,阴阳平衡,树自然就长的枝繁叶茂了嘛,所以,阴阳无时无处不在,关键是你用不用它来作为一个方法观察事物
如果你不用,对不起,你不用学中医了,因为中医就是以它们来观察天,地,人的,阴阳五行就是中医的宇宙观,方法论
这个训练过程可长可短,悟性高的很快就掌握了,悟性差的可能一辈子也无法理解。
掌握了的同学看过来,首先恭喜你,你上路了,入门了,入道了。中医的思维,你开始具备了
有了这个思维,事情就好办了,你再去看古人的书,就不是永远的蒙蒙懂懂了,你开始体会到古人的意思,明白他们写出来的那些字的缘由了
你就能够透过字里行间看到古人在油灯下写这些东西时的想法,看到奥妙处你甚至要手舞足蹈,拍案叫绝了。
所以很多人学某派,比如学李东垣,以为学个补中益气汤就是学过李东垣了,差的远哩,差十万八千里呢,学到李东垣的思想才是学到李东垣了
这些,都要求你必须具备一个中医的思维头脑,如果你不具备这个头脑,你满脑壳的血压,血糖,对不起,你永远学不到!
絮絮叨叨的言说了一大堆,希望对正在学习中徘徊,苦闷的同学能有所帮助!
首先声明,本文谈的是如何学好纯中医,立志于中西医结合的中医不在本文之列
开篇首先点出最重要之处,要学好中医,最关键之处是建立一个中医思维的大脑,背几个方,认几味药,不是中医
中医思维的头脑如何建立,或者说如何训练出来,为什么我要说训练呢,因为我们现在不具备了,我们从小不是读四书五经长大的
我们用的也不是繁体字了,我们是学的西方的逻辑思维长大的,不是中国古人的天地思维了,不是阴阳五行的思维了
不是用子丑寅卯来记时间,吃饭和睡觉了,所以说我们不具备学习中医的基础性东西了,而我们又要学中医,怎么办?
只有训练我们回到中国古人的思维方式,我们才能解迷中医,了解中医,拿到中医进门的钥匙。
曾经和一个30年的执业中医聊天,他说,学中医的人须是鲁迅笔下咸亨酒店里那个说茴香豆的茴字有五种写法的前清秀才
那样的人才学的好中医,是啊,古言也有:秀才学医,笼中抓鸡 之说,可以试问一下,我们现在哪个晓得茴字的五种写法?
没有! 所以说要训练,如何训练? 我自己的一点体会如下,奉献给大家:
首先这个思维,不是要坐到医院,或是堂上,或是诊所,你才去训练,是在生活中无处不在的训练,警察不是穿上衣服才是警察,脱了衣服他一样是警察,我们医者也一样
日常训练,你要别着自己用阴阳五行来看你接触的所有事物,喝茶,拿起茶杯,哪是阴?哪是阳?杯子外壳是阳,里头的水是阴嘛!
看路边的树,问下自己什么是阴什么是阳? 树根扎在地下吸收养分,属阴,树枝叶接受阳光,产生光合作用,属阳嘛
又有养分,又有了阳光,阴阳平衡,树自然就长的枝繁叶茂了嘛,所以,阴阳无时无处不在,关键是你用不用它来作为一个方法观察事物
如果你不用,对不起,你不用学中医了,因为中医就是以它们来观察天,地,人的,阴阳五行就是中医的宇宙观,方法论
这个训练过程可长可短,悟性高的很快就掌握了,悟性差的可能一辈子也无法理解。
掌握了的同学看过来,首先恭喜你,你上路了,入门了,入道了。中医的思维,你开始具备了
有了这个思维,事情就好办了,你再去看古人的书,就不是永远的蒙蒙懂懂了,你开始体会到古人的意思,明白他们写出来的那些字的缘由了
你就能够透过字里行间看到古人在油灯下写这些东西时的想法,看到奥妙处你甚至要手舞足蹈,拍案叫绝了。
所以很多人学某派,比如学李东垣,以为学个补中益气汤就是学过李东垣了,差的远哩,差十万八千里呢,学到李东垣的思想才是学到李东垣了
这些,都要求你必须具备一个中医的思维头脑,如果你不具备这个头脑,你满脑壳的血压,血糖,对不起,你永远学不到!
絮絮叨叨的言说了一大堆,希望对正在学习中徘徊,苦闷的同学能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