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使网友便于和病人沟通,介绍一点科普:
一个反复流产的妇女,妇产科检查多次找不出原因,既不是内分泌的变化,又不是器官功能的异常,这个时候就应该想到有抗磷脂抗体综合征的可能。抗磷脂抗体综合征在1952年发现,多见于红斑狼疮等一些结缔组织病病人中,也可见于某些原因不明的女性。它的主要临床表现是反复血管内血栓形成、自发流产和血小板减少,伴有抗凝因子和抗磷脂抗体阳性的实验室检查。其发生的原因目前还不十分明确,可能和以下因素有关:大家知道血管内皮是由磷脂组成,如果体内出现了抗磷脂抗体,就可以和血管壁上的磷脂结合,破坏血管内皮,形成血栓,导致局部组织的血供障碍,如果发生在子宫,则可影响胎盘的血液供应而造成流产。
中医的许多药可以抑制抗体的结合,如养阴清热的方(二至丸,知柏地黄丸,左归丸等)和补气养阴方(生脉散,集灵膏--生地, 熟地, 人参, 枸杞子, 麦门冬, 天门冬,牛膝;固阴煎--人参,熟地,山药,山茱萸,远志,炙甘草,五味,菟丝子。)可用来减少抗体的结合。根据中医辨证选方药。补气活血法亦有利于减少血栓形成(如八珍汤加北芪,田七,丹参等)。根据孕妇选方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