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2021年4月起,论坛网上药店重新开放!详情查看
  • 从2023年10月10日开始,华夏中医论坛启用备用域名tcmbe.com 详情查看
  • 关于论坛电子书等资源下载权限的说明!详情查看
  • 论坛官方2000人QQ群,欢迎加入!详情查看
  • 对所有可能涉及版权的资源,论坛均不再公开展示!详情查看

开源支流话续命

柴桂方应

声名远扬
贵宾
注册
2008/10/20
帖子
1266
获得点赞
203
声望
63
年龄
51
提起古今续命汤,学习中医的没有不知道的,但是真正明白此方之组方原理的却很少。今对此方的理解做以简述,希望大家指正。
古今录验续命汤的组成是:麻黄3桂枝3杏仁40,人参3甘草3,当归3川芎1.5,石膏3干姜3
原文主治:中风痱,身体不能自受持,口不能言,冒昧不知痛处,或拘急不得转侧,
本方是治疗中风病的一首名方,但是临床应用的却很少。本方能治疗中风的风入脏腑,但是这个风不是外风,而是内风,是由于肝气偏盛,气血上冲于脑引起的中风病,包括现在易学的脑出血或脑血栓之类。但是大多数的医生都认为肝风内动治疗宜平肝潜阳熄风,他们的思维都是在考虑,既然气血上冲,当引血下行,制约肝气,潜伏肝阳,这是直观的理解思维,不能说不对,但是效果却不好。唯独孙思邈独具慧眼,治疗中风多用续命汤,为什么呢,那是他的思维与现在的不一样,这种思维继承了张仲景的学术风格,通过张仲景的太阳病位与太阴病位的区域广大,来开源支流,引血外出,减少上冲的血液,从而来治疗中风病,所以孙思邈的治疗中风常用续命汤。
要了解开源支流,必须要明白太阳与太阴的病位关系,才能完全明白。太阳的病位在人体的肌表,所出的面积是人体最大的,在正常情况下,营卫的运行由内到外,遍及全身,来温养肌表,所以人体才不会出现恶寒等症状。而相反的阳明病位则是人体的内通道---胃肠道,胃肠道虽属于阳明病的范围,但是在吸收与运化上与阳明是相同的,只是作用不一样。太阴为人体的三阴中面积最大的(偏重于小肠部位),正常情况下,心阳的温煦脾土的作用也是很大的,所以内经有“卫气昼行于阳(太阳),夜行于阴(太阴)”,就是说明两个“太”的重要性。张仲景在组成此方时所考虑的思路所在。通过发汗与温中的方法来治疗气血上冲的两大思路。
本方的作用机理有二,一是通过发汗作用,能通达气血布散于肌表,使上冲于头面的血液向外运行,这个作用就是解表的作用机制,所以用麻黄汤以引血外行,所以方后注中言,汗出愈。并且麻黄还有宣肺利小便的作用,能增加利尿,减少脑部水肿。二使是用温中的干姜,能使血液下行于胃肠道,从而达到温中的作用机理,使胃肠道的血液循环加速,也有利于脑部的充血。这两个方法统称为“开源支流”
以上是治疗中风的两大法门,但是只用这些也不行,要有兼顾。为了防止宣散过度,所以加人参以顾护正气,防止伤及气阴。气血下行于胃肠道,为了防止引起胃热,所以加用石膏来清胃肠道的干姜所温散的阳热之气。另外为了血脉的通畅,加用当归与川芎来活血通络,不仅有利于血脉的通畅,还能瘀血的消散与吸收(离经之血便为瘀血)。全方合用,既能引血外达,又能促进瘀血的消散。其方剂的配伍与组方机理,可谓是绝妙。
本方用以治疗喘咳与肢体浮肿也是这个道理。
此方主要用于脑出血的患者,而对于脑血栓者当用大续命汤(见孙思邈书),方中当加用附子与防己之类,虽同用麻黄汤与干姜,但是配合的药物却不一样,其中的道理当细细品味,才能完全明白。
以上是个人的见解,有不同看法的可以交流。
 
先生是否有以此方治脑出血之治验?若谓此方治脑出血,本人不敢苟同。麻黄、桂枝二药,前贤多谓其为出血禁血,盖此二药能强心促血运,能加速血液之流动,若有出血倾向,用此二药,则出血更甚。何以脑出血可用此二药?此其一,其二,所谓导血至体表者,不过是血运加速之后,能达四肢体表而已。此个人拙见,还请先生指正。
 
回复 3# 柴桂方应 的帖子

我个人理解,续命汤是治风痱的方子,即因受风寒所袭致四肢痪瘫的方子,其人必无脑部出血者方可用之。近贤江尔逊先生多有治验,此可证之。此其一,其二,麻黄治头痛,乃风寒所袭,血郁于头痛压迫神经所致,通其血脉则头痛自止,此与脑出血无涉;其三,人之血运发源于心肺,麻黄助血运即驱血至身体各部,非独四肢、体表也,其治头痛也如此也。是以,本人并不赞成该方用于脑出血,若用之,恐有意外。
 
且《金匮要略》原文所言之风痱也四肢痪瘫之义,此看原文即可知之,其条文所言者,末有脑出血之症状也。
 
以前我治疗过一个崩漏病人,有一次病人月经期间恰好感冒,我就合用了桂枝。结果用下后经血量明显增多。给我的感觉是桂枝有动血的作用。当然只是个把例子,不能完全证实,只是感觉。
 
我提下问题。
如果说古今录验续命汤治的是“外风”而非“内风”,那么这外风和内风如何区别?病理上是截然不同还是循序渐进——外风等于中经络而内风等于中脏腑?
 
http://quote]quote]原帖由 [i]经方[/I] 于 ...://www.hx317.com/bbs/viewthread.php?tid=51883
 
回复 10# 柴桂方应 的帖子

先生之意,部分古人所称之“外风”实际上不存在,对吗?
 
回复 11# gqdxk 的帖子

先生所问,在下也一时不能回答,古人的经验是很多的,我也不能全推之。对于此方是个人的粗浅理解,也可能不对,提出来希望大家指正。
 
回复 9# 柴桂方应 的帖子

先生所引用者乃中风之条文,非风痱之条文,两者并不相同,此其一,其二,所言之条文,前贤考证,多谓此条文多有错漏,不可以之为凭。
 
呵呵,会用这个方剂,就会治疗很多疑难的大病,这个方剂实在是很好用的!
 
这个贴还是有很多值得继续探讨的地方。
很想听听有用方经验的同道谈谈。
 
《医门法律》:痱即痹之别名也,风入而痹其荣卫,即身体不能自收,口不能言,冒昧不知痛处,或拘急不能转侧也。然营卫有虚有实,虚者自内伤得之,实者自外感得之。此方则治外感之痹其荣卫者,故以得小汗为贵。然已变越婢之制,而加芎、归养血,人参益气矣。其内伤而致荣卫之痹者,于补气血药中,略加散风药为制,更可知矣。
不知各位赞同否?
 
我认为《医门法律》中把“痱”与“痹”没有弄明白,痱者,无用,没有感觉,不能自如运动的意思,而痹证为以疼痛为主。此二者的表现不一样。
 
《金匮方括歌》古今录验续命汤
治中风痱。身体不能自收持。口不能言。冒昧不知痛处。或拘急不得转侧麻黄桂枝人参甘草干姜石膏当归(各三两。)川芎(一两五钱。)杏仁(四十枚。)上九味。以水一斗。煮取四升。温服一升。当小汗。薄覆脊。凭几坐。汗出则愈。不汗更服。歌曰姜归参桂草膏麻。三两均匀切莫差。四十杏仁芎两半。古今录验主风邪。元犀按。风阳邪也。气通于肝。痱闭也。风入闭塞其毛窍。阻滞营卫不行也。盖风多挟寒。国中时由皮肤而入。以渐而深入于内。郁久则化热。热则伤阴。阴伤内无以养其脏腑。外不能充于形骸。此即身体不能自收持。口不能言。冒昧不知痛处所由来也。主以古今录验续命甘草。以发其肌表之风邪。兼理其内蕴之热。又以人参、当归、芎。补血调气。领麻黄、石膏等药。穿筋骨。通经络。调营卫。出肌表之邪。是则此方从内达外。圜转周身。驱邪开痱。无有不到。称曰古今录验续命汤。其命名岂浅哉。
 
大家讨论的很热烈,很感动,但是有个问题想指出来。麻桂在脑出血病人完全可以用的哦,我就有过这样的案例,主要辩证准确,没有不用的理由的,中医用药就要用中医的传统思维,不要被这些表象所迷惑啊。诸如高血压不能用黄芪、低血压不能用牛膝,贫血用当归,胃酸用瓦楞子,其实都是赴会西医理论,于中医临床千万要不得。一点看法,供大家参考。
 
赞同赵老师的说法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