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注册
- 2008/10/02
- 帖子
- 1838
- 获得点赞
- 65
- 声望
- 48
红字——学生问和体会
蓝字——答疑问:
1, 伤寒论中的脉,如,浮,紧,缓,急,促等,包含的含义与近代的脉法书(如濒湖脉法)中的含义是否相同?
答:注意,学经典就从经典入手,不要和后世诸家对比。
如不同,应参阅何类脉书?—
———不能以后世之说来强解前人之说。论前有《平脉法》或可参考。不看也无妨。
伤寒论中常把脉作为重要的辨证的依据,那如何掌握正确的脉法?
伤寒之脉明白可辨,继续学就会明白。
脉象就成了辨病,证的关键,老师能否指点一下?
——不是。看题解,辨病、脉、证,是平行的。脉证,仅是证之一。
2, 桂枝加葛根汤中,先煮葛根,麻黄,去沫。在实际的临床中也应如此操作吗?
——现代切片可不用,我是不用的,无妨碍效。
3, 桂枝加附子汤,桂枝去芍药加附子汤中的附子,要先煎吗?多少量以上需要先煮?
——我一般不用,同煎45分钟以上,可安全。
病、证、症相分别的现代教材的说法,不是中医的本义
这个我已在老师的贴中明白了
并且在这一个混乱概念引导下,出现了中医全面滑坡
老师:早上听桂二越一汤条,与前面联系起来,有以下体会:此条与太阳病,下之后,其气上冲者,可与桂枝汤条,及太阳病,服桂枝汤后大汗出,脉洪大者,可与桂枝汤,对比起来看,气上冲者,在脉来说,应是浮或洪大。邪气在外,正气也在外。气不上冲者,在脉上来说,可能就是微弱了。
此条与风家表解而不了了者,十二日愈条合起来看,应当看作是对体质强弱的描述。一个是对愈的时间的延长,一个是对临床处方时方剂量的减轻的示范。
请老师指点
您说“气上冲者,在脉来说,应是浮或洪大
气不上冲者,在脉上来说,可能就是微弱了。”
这,是不可的。
没有证据的话不能说。
不做无意义的理论推测。
掌握其证是“气上沖”,脉证有“脉洪大”,各有不同情况下看
方法上注意,勿离于经。 回复
明白一些了,脉是脉,症是症
金谷子
平行的,都是可辨者也。
回复
两者之间可以有联系,也可以无相关关系
金谷子
是的。有只言脉,有的只言证,都是关键有鉴别意义的
今天听完了太阳上篇,谢谢老师,让我明白了怎么去读伤寒
金谷子
一天只听一讲,反复读原文,过快了,或许理解,记忆不深,忘得也快。巭也下密实。
太阳上篇,结构紧密,层次清晰。如没有老师的指点,明白不了
从桂枝汤条开始,就是在演示如何辨症,随证治之。
现在再回头看太阳上篇,就很清晰了
蓝字——答疑问:
1, 伤寒论中的脉,如,浮,紧,缓,急,促等,包含的含义与近代的脉法书(如濒湖脉法)中的含义是否相同?
答:注意,学经典就从经典入手,不要和后世诸家对比。
如不同,应参阅何类脉书?—
———不能以后世之说来强解前人之说。论前有《平脉法》或可参考。不看也无妨。
伤寒论中常把脉作为重要的辨证的依据,那如何掌握正确的脉法?
伤寒之脉明白可辨,继续学就会明白。
脉象就成了辨病,证的关键,老师能否指点一下?
——不是。看题解,辨病、脉、证,是平行的。脉证,仅是证之一。
2, 桂枝加葛根汤中,先煮葛根,麻黄,去沫。在实际的临床中也应如此操作吗?
——现代切片可不用,我是不用的,无妨碍效。
3, 桂枝加附子汤,桂枝去芍药加附子汤中的附子,要先煎吗?多少量以上需要先煮?
——我一般不用,同煎45分钟以上,可安全。
病、证、症相分别的现代教材的说法,不是中医的本义
这个我已在老师的贴中明白了
并且在这一个混乱概念引导下,出现了中医全面滑坡
老师:早上听桂二越一汤条,与前面联系起来,有以下体会:此条与太阳病,下之后,其气上冲者,可与桂枝汤条,及太阳病,服桂枝汤后大汗出,脉洪大者,可与桂枝汤,对比起来看,气上冲者,在脉来说,应是浮或洪大。邪气在外,正气也在外。气不上冲者,在脉上来说,可能就是微弱了。
此条与风家表解而不了了者,十二日愈条合起来看,应当看作是对体质强弱的描述。一个是对愈的时间的延长,一个是对临床处方时方剂量的减轻的示范。
请老师指点
您说“气上冲者,在脉来说,应是浮或洪大
气不上冲者,在脉上来说,可能就是微弱了。”
这,是不可的。
没有证据的话不能说。
不做无意义的理论推测。
掌握其证是“气上沖”,脉证有“脉洪大”,各有不同情况下看
方法上注意,勿离于经。 回复
明白一些了,脉是脉,症是症
金谷子
平行的,都是可辨者也。
回复
两者之间可以有联系,也可以无相关关系
金谷子
是的。有只言脉,有的只言证,都是关键有鉴别意义的
今天听完了太阳上篇,谢谢老师,让我明白了怎么去读伤寒
金谷子
一天只听一讲,反复读原文,过快了,或许理解,记忆不深,忘得也快。巭也下密实。
太阳上篇,结构紧密,层次清晰。如没有老师的指点,明白不了
从桂枝汤条开始,就是在演示如何辨症,随证治之。
现在再回头看太阳上篇,就很清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