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2021年4月起,论坛网上药店重新开放!详情查看
  • 从2023年10月10日开始,华夏中医论坛启用备用域名tcmbe.com 详情查看
  • 关于论坛电子书等资源下载权限的说明!详情查看
  • 论坛官方2000人QQ群,欢迎加入!详情查看
  • 对所有可能涉及版权的资源,论坛均不再公开展示!详情查看

中医实践与补遗-----医案辑录:1 口吐大量清水

古道瘦马

声名鹊起
正式会员
注册
2010/07/21
帖子
839
获得点赞
102
声望
28
年龄
68
2010年元月21日,初诊。任月琴,甘肃省天水人,42岁 。主症:平均每5分钟。就要吐一大口清水,非痰也。兼腰疼。舌淡苔薄白,脉关部浮滑,寸尺沉弱。二便正常 ,月经偏少,余无恙。在甘肃多处就医无效。专赴西安来我处就诊。脾主涎。辨证为:脾虚胃寒 寒饮上逆 兼有肾虚。
处方:制附子15克 干姜30克 苍白术各25克 茯苓30克 陈皮15克 生半夏25克【先煎】 太子参30克 甘草20克 仙灵脾30克 仙矛10克 巴戟天15克 杜仲15克 砂仁10克 焦三仙各6克 三付 水煎服。
按:附子理中汤+二陈汤+二仙汤
二诊:元月25日 口水减少,呕吐轻,腰痛痊愈。余证无变化。五苓散加减。
处方:茯苓30克 猪苓15克 泽泻45克 肉桂15克 白术45克 制附子10克 生半夏25克【先煎】 干姜25克 陈皮15克 太子参30克 砂仁10克 炙甘草10克
焦三仙各15克 五付 水煎服。
三诊:口水正常,痊愈。成药:附子理中丸善后。
 
用半夏茯苓饮不知道是否能效
 
水病多从脾肾治,楼主考虑的比较全面,如果是我治疗,我会重用半夏,苍术,佩兰,茯苓,附子。
 
看古道老师的文章,每一篇都有收获,多谢您的无私!但愿能出一本书!
 
回复 4# YH808

一定会的,估计年底就能见书
 
书出版时通知一声,先睹为快。
 
还想请问古道老师,你方中的制附子15克,没有写明先煎,那在煎药的时候,需要像半夏一样先煎吗?或是有了干姜30克同用而不需要先煎了?愿老师讲解!多谢!
 
回复 7# YH808

附子超过10克我一般都要求先煎,10克以下不先煎。
 
回复 1# 古道瘦马

益智仁书上记载能治流涎,但我没有这样用过,不知风翅先生临床上是否用过。
 
回复 3# 绿衣


绿衣先生所评极是,该方的重要之药是生半夏,如用制半夏必须是大量的。止呕降逆生半夏较好,这是我的经验。茯苓亦是要药之一,健脾利湿,如和泽泻用在一起会更好一些。该案一诊突出附子理中汤治本,二陈汤治标。二诊突出五苓散解决水饮问题,仍然是从标考虑,附子理中汤仍是治本。总体是标本兼冶。
 
回复 2# 花香丁


半夏茯苓饮我认为是温中化饮为主,治本的力量不足。伤寒论中理中丸下有治多唾一证之提示,可参看之。
 
回复 9# 古道瘦马


确实用过,且多次!
 
回复 11# 古道瘦马


焦树德“益智仁有摄涎唾的作用, 用益智仁配合苍术、茯苓、半夏、陈皮.随证加减”
 
回复 13# 樊正阳

好啊!焦树德的用药十讲中谈到过这个问题,临证时倒是给忘了。下次可要长点记性。风翅先生知识确实比较丰富。多贡献点吧。
 
加益智仁温肾摄涎会更好,感谢老师分享!
 
宜先服用苓桂术甘汤,症状缓解之后再服用金匮肾气丸。
 
看古道老师的文章,每一篇都有收获
 
先辈本多多讨论一些医案,让后生多多学习学习~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