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论》半表半里病位观
鲍艳举,花宝金,侯炜
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肿瘤科(北京100053)
摘要: 半表半里, 与表、里一样, 都是《伤寒论》六经辨证的病位概念, 是分析归纳诊治疾病的一个基本方法。但张仲景在《伤寒论》原文中并未明确提出“半表半里”一词, 只有在第148 条有“此为半在里半在外也”一句, 以致有人至今认为不存在“半表半里”为病位概念, 认为只不过是《伤寒论》中独有的一个病证名, 表现症状以往来寒热、口苦、咽干、目眩为主。笔者立足于现存文献、《伤寒论》原文和临床实践三方面去探讨, 认为半表半里作为一个病位概念, 是《伤寒论》六经辨证中的一个重要纲领, 是仲景在《伤寒论》所提出, 有实在内容, 是疾病规律的反应, 在临床实践中能够很好地指导多种疾病的治疗。
半表半里, 与表, 里一样, 都是《伤寒论》六经辨证的病位概念, 是分析归纳诊治疾病的一个基本方法。但张仲景在《伤寒论》原文中并未明确提出“半表半里”一词, 只有在第148 条有“此为半在里半在外也”一句, 以致有人至今认为不存在“半表半里”为病位概念, 认为只不过是《伤寒论》中独有的一个病证名, 表现症状以往来寒热、口苦、咽干、目眩为主。如曹颖甫等医家认为《伤寒论》中病位只有表和里, 没有半表半里, 小柴胡汤是发汗剂。弄清这一问题, 当今还是比较容易的, 如立足于现存文献、《伤寒论》原文和临床实践三方面去
探讨, 可得到圆满解答。
1 文献研究多可证
第一个提出“半表半里”病位者是著名的医学家成无己, 他在《注解伤寒论》中提出了“半表半里”一语, 并把它作为一个病位概念、辨证纲领,为大多数人所接受。近代许多经方家皆用这一概念,值得瞩目的是经方家胡希恕先生, 他提出了: 六经即来自八纲, 乃万病的总纲。仲景伟大功绩之一是创建了半表半里理念, 由此创建了六经辨证体系。其弟子冯世纶又通过《汤液经法》和《伤寒论》的方证等考证研究, 得到进一步证实, 其中《伤寒论》第148 条可提供有力证据, 其条文曰: “伤寒五六日, 头汗出, 微恶寒, 手足冷, 心下满, 口不欲食,大便硬, 脉细者, 此为阳微结, 必有表, 复有里也。脉沉, 亦在里也, 汗出为阳微, 假令纯阴结, 不得有外证, 悉入在里, 此为半在里半在外也。脉虽沉紧, 不得为少阴病, 所以然者, 阴不得有汗, 今头汗出, 故知非少阴也, 可与小柴胡汤”。这里的“脉虽沉紧”, 当是“脉虽沉细”。“不得为少阴病”, 是指汗出后, 人体津液虚衰, 可能由表阳证转为表阴证少阴病, 但实际病已不在表, 已往里传, 但未传之里, 而是“血弱、气尽、腠理开, 邪气因入, 与正气相搏, 结于胁下”, 邪入半表半里。这种不在表, 也不在里的病位概念, 在《汤液》是找不到的,可以说是仲景率先提出或称作发明。这就是张仲景在八纲中加入了半表半里病位概念, 与《汤液》中的八纲, 只有表里(外内、浅深) 显然不同, 也就是说, 张仲景把八纲的病位表里又加入了半表半里概念, 是产生六经的关键。仲景提出的半表半里病位概念, 是八纲概念, 不是脏腑经络概念。由于半表半里、六经理论的提出, 使经方形成了独特的六经辨证理论体系。
六经名并未直接出现于《伤寒论》, 在《伤寒论》有太阳、阳明、少阳三阳和少阴、太阴、厥阴,所谓三阴三阳, 后世简称为六经。因有“撰用《素问》、《九卷》、《八十一难》、《阴阳大论》、《胎胪药录》并《平脉辨证》, 为《伤寒杂病论》”之说, 后世多囿于脏腑经络之论, 缺乏考证, 难于反映六经实质。实际《伤寒论》的六经, 是由疾病症状所反映的病位和病性来决定的, 关键是对病位辨别: 从症状看, 三阳病中的太阳病有脉浮, 头项强痛而恶寒, 可知病浅、病在表; 阳明病有胃家实, 可知病深、病在里。少阳病, 口苦、咽干、目眩, 病位是
在表? 还是在里? 这在《汤液》找不到答案, 是仲景据临床另做了归类, 即第148 条所述, 指出“半在里半在外(表) ”即指病位在半表半里。按阴阳分类, 在同一病位则可出现有阴性证和阳性证, 即与三阳相对的是三阴, 即一个病位可呈现阴阳两类证,这样六经的提纲就是病位、病性的概括、反映。即:病位在表的阳证为太阳病: “太阳之为病, 脉浮, 头项强痛而恶寒”, (用八纲分析之) 则为表阳实热证;病位在表的阴证为少阴病: “少阴之为病, 脉微细,
但欲寐也”, 则为表阴虚寒证; 病位在里的阳证为阳明病: “阳明之为病, 胃家实是也”, 则为里阳实热证; 病位在里的阴证为太阴病: “太阴之为病, 腹满而吐, 食不下, 自利益甚”, 则为里虚寒证, 病位在半表半里的阳证为少阳病: “少阳之为病, 口苦、咽干、目眩也”, 则为半表半里阳实热证; 病位在半表半里的阴证则为厥阴病: “厥阴之为病, 消渴, 气上撞心, 心中疼热, 时腹自痛, 饥而不欲食, 食则吐蛔, 下之利不止”, 则为半表半里阴虚寒证。
2 仲景论述已分明
《伤寒论》第264 条: “少阳中风, 两耳无所闻, 目赤, 胸中满而烦者, 不可吐下, 吐下则悸而惊。”《伤寒论》第265 条: “伤寒, 脉弦细, 头痛发热者, 属少阳。少阳不可发汗, 发汗则谵语。”由这两条可知, 少阳病(即半表半里阳证) 的治疗是禁汗、下、吐, 病邪在半表半里, 邪无直接出路, 其治则只能是和法, 以小柴胡汤为代表, 其方的主旨是扶正祛邪。中医治病, 从病位而言, 邪在表则用汗法, 如太阳病、少阴病。邪在里则用吐法、下法、清法或温补法, 如阳明病、太阴病。既然邪在半表半里禁用汗、吐、下, 那么半表半里之病必不同于表和里, 是独立于表和里的病位概念。《伤寒论》第266 条: “本太阳病不解, 转入少阳病者, 胁下硬满,干呕不能食, 往来寒热, 尚未吐下, 脉沉紧者, 与小柴胡汤。”太阳病属表证, 少阳病属半表半里的阳证, 由太阳表证转入半表半里之少阳病, 则再次证明了半表半里同表一样, 属于独立的病位概念, 不然仲景怎么用“转入”一词将表和半表半里衔接起来呢?
此外, 《伤寒论》第252 条: “伤寒六七日, 目中不了了, 睛不和, 无表里证, 大便难, 身微热者,此为实也, 急下之, 宜大承气汤。”该条文中“无表里证”中的“里证”, 不能理解为里部的证, 只能理解为“比表稍微偏于里之, 也即半表半里证。”因为如果患者没有里实满的里证, 怎么会用大承气汤下之呢? 这也是仲景在条文中暗含有半表半里病位的概念。类似的条文还有《伤寒论》第257 条: “患者无表里证, 发热七八日, 虽脉浮数者, 可下之。假令已下, 脉数不解, 合热则消谷善饥, 至六七日不大便者, 有瘀血, 宜抵当汤。”等等。
3 临床实践多可验
笔者在临床实践上体会到, 有些疾病若表现出口苦、咽干、目眩、往来寒热、胸胁苦满等半表半里之证, 必须用和法进行治疗, 决不能单与汗、清、下等法, 必须重视半表半里病位的重要性和特殊性。临床上遇到有半表半里证才可用柴胡剂, 若没有该证则禁用。
鲍艳举,花宝金,侯炜
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肿瘤科(北京100053)
摘要: 半表半里, 与表、里一样, 都是《伤寒论》六经辨证的病位概念, 是分析归纳诊治疾病的一个基本方法。但张仲景在《伤寒论》原文中并未明确提出“半表半里”一词, 只有在第148 条有“此为半在里半在外也”一句, 以致有人至今认为不存在“半表半里”为病位概念, 认为只不过是《伤寒论》中独有的一个病证名, 表现症状以往来寒热、口苦、咽干、目眩为主。笔者立足于现存文献、《伤寒论》原文和临床实践三方面去探讨, 认为半表半里作为一个病位概念, 是《伤寒论》六经辨证中的一个重要纲领, 是仲景在《伤寒论》所提出, 有实在内容, 是疾病规律的反应, 在临床实践中能够很好地指导多种疾病的治疗。
半表半里, 与表, 里一样, 都是《伤寒论》六经辨证的病位概念, 是分析归纳诊治疾病的一个基本方法。但张仲景在《伤寒论》原文中并未明确提出“半表半里”一词, 只有在第148 条有“此为半在里半在外也”一句, 以致有人至今认为不存在“半表半里”为病位概念, 认为只不过是《伤寒论》中独有的一个病证名, 表现症状以往来寒热、口苦、咽干、目眩为主。如曹颖甫等医家认为《伤寒论》中病位只有表和里, 没有半表半里, 小柴胡汤是发汗剂。弄清这一问题, 当今还是比较容易的, 如立足于现存文献、《伤寒论》原文和临床实践三方面去
探讨, 可得到圆满解答。
1 文献研究多可证
第一个提出“半表半里”病位者是著名的医学家成无己, 他在《注解伤寒论》中提出了“半表半里”一语, 并把它作为一个病位概念、辨证纲领,为大多数人所接受。近代许多经方家皆用这一概念,值得瞩目的是经方家胡希恕先生, 他提出了: 六经即来自八纲, 乃万病的总纲。仲景伟大功绩之一是创建了半表半里理念, 由此创建了六经辨证体系。其弟子冯世纶又通过《汤液经法》和《伤寒论》的方证等考证研究, 得到进一步证实, 其中《伤寒论》第148 条可提供有力证据, 其条文曰: “伤寒五六日, 头汗出, 微恶寒, 手足冷, 心下满, 口不欲食,大便硬, 脉细者, 此为阳微结, 必有表, 复有里也。脉沉, 亦在里也, 汗出为阳微, 假令纯阴结, 不得有外证, 悉入在里, 此为半在里半在外也。脉虽沉紧, 不得为少阴病, 所以然者, 阴不得有汗, 今头汗出, 故知非少阴也, 可与小柴胡汤”。这里的“脉虽沉紧”, 当是“脉虽沉细”。“不得为少阴病”, 是指汗出后, 人体津液虚衰, 可能由表阳证转为表阴证少阴病, 但实际病已不在表, 已往里传, 但未传之里, 而是“血弱、气尽、腠理开, 邪气因入, 与正气相搏, 结于胁下”, 邪入半表半里。这种不在表, 也不在里的病位概念, 在《汤液》是找不到的,可以说是仲景率先提出或称作发明。这就是张仲景在八纲中加入了半表半里病位概念, 与《汤液》中的八纲, 只有表里(外内、浅深) 显然不同, 也就是说, 张仲景把八纲的病位表里又加入了半表半里概念, 是产生六经的关键。仲景提出的半表半里病位概念, 是八纲概念, 不是脏腑经络概念。由于半表半里、六经理论的提出, 使经方形成了独特的六经辨证理论体系。
六经名并未直接出现于《伤寒论》, 在《伤寒论》有太阳、阳明、少阳三阳和少阴、太阴、厥阴,所谓三阴三阳, 后世简称为六经。因有“撰用《素问》、《九卷》、《八十一难》、《阴阳大论》、《胎胪药录》并《平脉辨证》, 为《伤寒杂病论》”之说, 后世多囿于脏腑经络之论, 缺乏考证, 难于反映六经实质。实际《伤寒论》的六经, 是由疾病症状所反映的病位和病性来决定的, 关键是对病位辨别: 从症状看, 三阳病中的太阳病有脉浮, 头项强痛而恶寒, 可知病浅、病在表; 阳明病有胃家实, 可知病深、病在里。少阳病, 口苦、咽干、目眩, 病位是
在表? 还是在里? 这在《汤液》找不到答案, 是仲景据临床另做了归类, 即第148 条所述, 指出“半在里半在外(表) ”即指病位在半表半里。按阴阳分类, 在同一病位则可出现有阴性证和阳性证, 即与三阳相对的是三阴, 即一个病位可呈现阴阳两类证,这样六经的提纲就是病位、病性的概括、反映。即:病位在表的阳证为太阳病: “太阳之为病, 脉浮, 头项强痛而恶寒”, (用八纲分析之) 则为表阳实热证;病位在表的阴证为少阴病: “少阴之为病, 脉微细,
但欲寐也”, 则为表阴虚寒证; 病位在里的阳证为阳明病: “阳明之为病, 胃家实是也”, 则为里阳实热证; 病位在里的阴证为太阴病: “太阴之为病, 腹满而吐, 食不下, 自利益甚”, 则为里虚寒证, 病位在半表半里的阳证为少阳病: “少阳之为病, 口苦、咽干、目眩也”, 则为半表半里阳实热证; 病位在半表半里的阴证则为厥阴病: “厥阴之为病, 消渴, 气上撞心, 心中疼热, 时腹自痛, 饥而不欲食, 食则吐蛔, 下之利不止”, 则为半表半里阴虚寒证。
2 仲景论述已分明
《伤寒论》第264 条: “少阳中风, 两耳无所闻, 目赤, 胸中满而烦者, 不可吐下, 吐下则悸而惊。”《伤寒论》第265 条: “伤寒, 脉弦细, 头痛发热者, 属少阳。少阳不可发汗, 发汗则谵语。”由这两条可知, 少阳病(即半表半里阳证) 的治疗是禁汗、下、吐, 病邪在半表半里, 邪无直接出路, 其治则只能是和法, 以小柴胡汤为代表, 其方的主旨是扶正祛邪。中医治病, 从病位而言, 邪在表则用汗法, 如太阳病、少阴病。邪在里则用吐法、下法、清法或温补法, 如阳明病、太阴病。既然邪在半表半里禁用汗、吐、下, 那么半表半里之病必不同于表和里, 是独立于表和里的病位概念。《伤寒论》第266 条: “本太阳病不解, 转入少阳病者, 胁下硬满,干呕不能食, 往来寒热, 尚未吐下, 脉沉紧者, 与小柴胡汤。”太阳病属表证, 少阳病属半表半里的阳证, 由太阳表证转入半表半里之少阳病, 则再次证明了半表半里同表一样, 属于独立的病位概念, 不然仲景怎么用“转入”一词将表和半表半里衔接起来呢?
此外, 《伤寒论》第252 条: “伤寒六七日, 目中不了了, 睛不和, 无表里证, 大便难, 身微热者,此为实也, 急下之, 宜大承气汤。”该条文中“无表里证”中的“里证”, 不能理解为里部的证, 只能理解为“比表稍微偏于里之, 也即半表半里证。”因为如果患者没有里实满的里证, 怎么会用大承气汤下之呢? 这也是仲景在条文中暗含有半表半里病位的概念。类似的条文还有《伤寒论》第257 条: “患者无表里证, 发热七八日, 虽脉浮数者, 可下之。假令已下, 脉数不解, 合热则消谷善饥, 至六七日不大便者, 有瘀血, 宜抵当汤。”等等。
3 临床实践多可验
笔者在临床实践上体会到, 有些疾病若表现出口苦、咽干、目眩、往来寒热、胸胁苦满等半表半里之证, 必须用和法进行治疗, 决不能单与汗、清、下等法, 必须重视半表半里病位的重要性和特殊性。临床上遇到有半表半里证才可用柴胡剂, 若没有该证则禁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