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注册
- 2009/12/26
- 帖子
- 6715
- 获得点赞
- 247
- 声望
- 63
- 年龄
- 62
《内经》学术体系的形成
《内经》学术体系的形成,以医疗实践的观察与验证为基础,又有古代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知识和方法的渗透,其中古代哲学发挥了综合整理、理论升华的作用。
1.医疗实践的观察与验证
⑴ 人体解剖知识的了解:
我国古代,人们通过对日常生活观察、战争与刑罚中对尸体的解剖和观察及有目的的医疗活动等方法,来了解人体的组织形态结构。如从殷墟出土的甲骨文中就有“耳”、“口”、“目”、“鼻”等人体器官的记载,说明当时已有根据人体器官的不同部位,不同形态,不同作用,来确立其不同名称的命名方法。
《内经》对古代解剖活动及脏腑之大小、坚脆、容量,血脉之长短、清浊等作了详细记载。如《灵枢•经水》篇说:“若夫八尺之士,皮肉在此,外可度量切循而得之,其死可解剖而视之,其脏之坚脆,腑之大小,谷之多少,脉之长短,血之清浊,气之多少……皆有大数。”
《灵枢》的《脉度》和《骨度》等篇还专门讨论了经络的走向及人体骨骼的长短;《肠胃》篇也记载了人体胃肠的大小、长短和容量,其中所指出的食道长度与大小肠长度的比例约为一比三十五,这与现代解剖测量的结果很接近。
同时,还记录了针刺误中重要脏器发生医疗事故的后果。
这些文献都说明《内经》学术体系的形成有坚实的解剖学基础。古人对人体生命活动的认识,起初是以解剖学观察为其研究方法的,中医学对脏器组织的命名,多基于形态结构。人体的生命活动是非常复杂的,特别是对微观现象的认识,古代的解剖知识有一定的局限性,所以只好求助于理性思辨,从而使中医学走上“精于气化,略于形质”的独特发展道路。但无可讳言,古代的解剖知识,已为探索生命的活动规律,创立中医学理论奠定了基础。
⑵ 人体生命现象的长期观察:
对人体生命现象的长期观察,包括生理的、病理的、有目的、无目的的治疗反应等等。中医理论体系的形成,距今已两千多年,限于当时的历史条件和人们的知识水平,还不可能运用生物、化学、物理学等现代科学知识,以及各种仪器设备来认识人体,探索生命的奥秘,只有从生活在自然变化中的人体生命活动现象上来了解。
认识生命活动的规律,这是很自然的方法。例如“藏象”一词的含义,可以说明对生命现象的长期观察,是形成中医学理论体系的主要基础之一。中医学的这种通过外在现象来推论生命活动规律的方法,主要是以自然变化以及人的精神情志活动等作为信息,根据这种信息作用于人体“黑箱”所反馈出来的现象,再通过生理现象和疾病现象的对比、分析,从而推论出生命活动规律和病理变化机制。
正因为《内经》的理论是通过大量生命现象观察的方法而得出的,所以把自然现象与人体的生理病理之象统一起来,把人的精神意志活动与脏腑的功能活动结合起来,形成了人与自然的整体观。应该说,用这种方法得出的结论,对活着的生命来讲,是具有独特之处的,这种从宏观整体的角度来认识生命活动的方法,正是《内经》理论体系所以具有独特性的原因所在。
⑶ 医疗实践的反复验证:
理论是在实践中形成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在《内经》理论体系的形成过程中,必然经历着一个长期的认识、实践、再认识、再实践的反复过程,经过漫长的证实证伪,才能由局部到整体,由简单到复杂,由片面到全面,形成比较系统的理论。
例如,反常的气候变化,人体感受风寒,就会出现恶寒发热、鼻塞咳嗽、气逆喘息等病理反应,通过这些病理现象推论到正常情况,可知人体的肺脏与皮毛、鼻等具有内在的生理上的联系。但这一推理是否正确,还必须经实践来验证。临床实践中用发汗的方法,就能使这些病理现象消除,进一步说明肺与皮毛、鼻的内在关系,同时也说明四是气候的反常,可能成为致病的因素,外感病可用发汗的方法治疗。
又如入房过度,或因某种原因导致的滑精病后出现的头晕、记忆力减退、腰酸腿软等异常现象,通过禁绝房事,或用一些补肾药物,病情便可得到缓解,从而得出肾有藏精的功能,以及肾精与骨、髓之间的内在联系。
又如《素问•玉机真脏论》“浆粥入胃,泄注止,则虚者活;身汗得后利,则实者活。”就是从临床总结出来的有关虚证、实证预后的诊断理论,并提示实证给邪出路,虚证恢复胃气的治疗原则。
2.古代哲学思想的渗透
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中指出:“不管自然科学家采取什么样的态度,他们总是在哲学的支配之下”,中医药学在其学术体系形成过程中,特别是医疗经验上升为医学理论,进而形成学术体系的过程中,总是要受到古代哲学思想的支配和影响。在战国秦汉,代表先进宇宙观、认识论和方法论的哲学思想,自然为医学家们所接受,并作为理性思辨的工具,来整理丰富的医疗经验和医学知识,构建中医的医学体系。
战国秦汉时期,学术思想非常活跃,出现了许多的思想家和哲学家。当时哲学思想以精气、阴阳、五行学说为代表。其理论载于诸子,特别是对《周易》的阐发,其中的《易传》“十翼”,阐发对自然、社会普遍规律的认识,除儒家的政治观和伦理观外,还融进道家和阴阳家的天道观。古代哲学对《内经》学说体系形成的影响,主要是思维方式,而《周易》具有一定的代表性,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⑴ 观象明理和思维模式化:
观象是思维过程的起点。
人们运用感官直接感受或体验事物之象,最初直观比照,随着思维能力的发展,提出“观象玩辞”、“观象蕴意”,引出道理和原则,并发展为“观象明理”。这个“理”是指事物的功能、作用和运动方式,也就是对事物本质的认识。藏象学说就是在这种思维方式的参与下形成的。思维模型是人们按某种特定目的,对认识对象所做的简化描述,是对原型进行模拟所形成的特定样态。《周易》思维模式化倾向很明显,有阴阳、三才、四相、河图、洛书、八卦等模型。《内经》在医学理论形成中,受《周易》思维模式的影响,也建立了多种理论模型。如在藏象方面,有阴阳模型以论脏腑、气血、营卫,有三阴三阳模型以论六经,有五行模型以论五脏等。在病机方面,也有疾病部位的表里模型,疾病性质的寒热模型,疾病发展态势的邪正虚实模型等。模式思维是中医进行理论和临床思维的重要方法。
⑵ 辩证思维:
辩证思维是《周易》最为系统、丰富的一种思维方式,对于《内经》理论和学术体系的形成,有三个方面的影响。
①整体思维:整体思维以普遍联系、相互制约的观念看待世界及一切事物,认为自然万物是一个连续的、不可割裂的有机整体;部分作为整体的构成要素,其自身也是一个连续、不可割裂的整体,同时又与整体不可分割,因而认为万物同源、同构、同律。如每个卦象同时具有上中下、初中末、天地人之义,反映了《周易》的天人时空整体观。这使当时的医学家们面对有关人体生理、病理与天时气候、地土方宜、社会人事相联系的大量资料,运用整体思维的原理进行阐释和概括,构建《内经》三才合一的整体医学模式,故《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其在天为玄,在人为道,在地为化。化生五味,道生智,玄生神。”并以三才为经,五行为纬,详为论述天、地、人诸事物的类属及其相互关系。
《内经》全息医学思想可能也受整体思维的启发。《周易》认为六十四卦贮藏宇宙全部信息,故《系辞》有“极天下之赜者存乎卦,鼓天下之动者存乎辞”之说,后世医易学家提出“宇宙大天地”、“人身小天地”,《内经》则有脉诊、目诊、耳诊、面诊等察局部而诊全身疾病的全息诊法。
⑵变易思维:《周易》强调事物的变易属性,如通过爻象位置变化实现卦变,反映变化乃自然不易规律,在思维观念上指导《内经》作者,从运动变化角度研究人体的生命活动。如《素问•玉机真藏论》以“神转不回”论生命的有序变化,从变动不息研究疾病过程,病随时空而变,治随病变而施,这是辨证论治的基本精神之一。
⑶相成思维:整体联系、运动变化,都要依赖其内部相互对待的两个方面相互作用来实现,即相反相成。
首先,相成的前提是相反,而相反之双方是相互依存而不可分离的,而且必须将它们约定在一个统一整体之中,如乾坤、刚柔、动静等,从而使阴阳划分为不同层次。《内经》的阴阳即处于相对独立的整体中,又分为多层次,目的是对人的功能活动依性质不同划列为层次不同的对立面,以便从相反功能的相互作用方式上,分析其相成机制和规律。
其次,相反双方相互作用的结果是相成,和谐是相成的稳态表现。《周易•乾卦》彖曰:“保合太和乃利贞”,太和是事物高度和谐的境界。《素问•上古天真论》以“形与神俱”作为健康标准,《素问•至真要大论》以“谨察阴阳所在而调之,以平为期”,“令其条达而致和平”作为治疗追求的目标。因而,守中贵和成为《内经》掌握生理病理、确定诊断治法及养生方案的基本思路。
(以上内容见于高等中医药院校教学参考丛书程士德主编第2版《内经》)
《内经》学术体系的形成,以医疗实践的观察与验证为基础,又有古代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知识和方法的渗透,其中古代哲学发挥了综合整理、理论升华的作用。
1.医疗实践的观察与验证
⑴ 人体解剖知识的了解:
我国古代,人们通过对日常生活观察、战争与刑罚中对尸体的解剖和观察及有目的的医疗活动等方法,来了解人体的组织形态结构。如从殷墟出土的甲骨文中就有“耳”、“口”、“目”、“鼻”等人体器官的记载,说明当时已有根据人体器官的不同部位,不同形态,不同作用,来确立其不同名称的命名方法。
《内经》对古代解剖活动及脏腑之大小、坚脆、容量,血脉之长短、清浊等作了详细记载。如《灵枢•经水》篇说:“若夫八尺之士,皮肉在此,外可度量切循而得之,其死可解剖而视之,其脏之坚脆,腑之大小,谷之多少,脉之长短,血之清浊,气之多少……皆有大数。”
《灵枢》的《脉度》和《骨度》等篇还专门讨论了经络的走向及人体骨骼的长短;《肠胃》篇也记载了人体胃肠的大小、长短和容量,其中所指出的食道长度与大小肠长度的比例约为一比三十五,这与现代解剖测量的结果很接近。
同时,还记录了针刺误中重要脏器发生医疗事故的后果。
这些文献都说明《内经》学术体系的形成有坚实的解剖学基础。古人对人体生命活动的认识,起初是以解剖学观察为其研究方法的,中医学对脏器组织的命名,多基于形态结构。人体的生命活动是非常复杂的,特别是对微观现象的认识,古代的解剖知识有一定的局限性,所以只好求助于理性思辨,从而使中医学走上“精于气化,略于形质”的独特发展道路。但无可讳言,古代的解剖知识,已为探索生命的活动规律,创立中医学理论奠定了基础。
⑵ 人体生命现象的长期观察:
对人体生命现象的长期观察,包括生理的、病理的、有目的、无目的的治疗反应等等。中医理论体系的形成,距今已两千多年,限于当时的历史条件和人们的知识水平,还不可能运用生物、化学、物理学等现代科学知识,以及各种仪器设备来认识人体,探索生命的奥秘,只有从生活在自然变化中的人体生命活动现象上来了解。
认识生命活动的规律,这是很自然的方法。例如“藏象”一词的含义,可以说明对生命现象的长期观察,是形成中医学理论体系的主要基础之一。中医学的这种通过外在现象来推论生命活动规律的方法,主要是以自然变化以及人的精神情志活动等作为信息,根据这种信息作用于人体“黑箱”所反馈出来的现象,再通过生理现象和疾病现象的对比、分析,从而推论出生命活动规律和病理变化机制。
正因为《内经》的理论是通过大量生命现象观察的方法而得出的,所以把自然现象与人体的生理病理之象统一起来,把人的精神意志活动与脏腑的功能活动结合起来,形成了人与自然的整体观。应该说,用这种方法得出的结论,对活着的生命来讲,是具有独特之处的,这种从宏观整体的角度来认识生命活动的方法,正是《内经》理论体系所以具有独特性的原因所在。
⑶ 医疗实践的反复验证:
理论是在实践中形成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在《内经》理论体系的形成过程中,必然经历着一个长期的认识、实践、再认识、再实践的反复过程,经过漫长的证实证伪,才能由局部到整体,由简单到复杂,由片面到全面,形成比较系统的理论。
例如,反常的气候变化,人体感受风寒,就会出现恶寒发热、鼻塞咳嗽、气逆喘息等病理反应,通过这些病理现象推论到正常情况,可知人体的肺脏与皮毛、鼻等具有内在的生理上的联系。但这一推理是否正确,还必须经实践来验证。临床实践中用发汗的方法,就能使这些病理现象消除,进一步说明肺与皮毛、鼻的内在关系,同时也说明四是气候的反常,可能成为致病的因素,外感病可用发汗的方法治疗。
又如入房过度,或因某种原因导致的滑精病后出现的头晕、记忆力减退、腰酸腿软等异常现象,通过禁绝房事,或用一些补肾药物,病情便可得到缓解,从而得出肾有藏精的功能,以及肾精与骨、髓之间的内在联系。
又如《素问•玉机真脏论》“浆粥入胃,泄注止,则虚者活;身汗得后利,则实者活。”就是从临床总结出来的有关虚证、实证预后的诊断理论,并提示实证给邪出路,虚证恢复胃气的治疗原则。
2.古代哲学思想的渗透
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中指出:“不管自然科学家采取什么样的态度,他们总是在哲学的支配之下”,中医药学在其学术体系形成过程中,特别是医疗经验上升为医学理论,进而形成学术体系的过程中,总是要受到古代哲学思想的支配和影响。在战国秦汉,代表先进宇宙观、认识论和方法论的哲学思想,自然为医学家们所接受,并作为理性思辨的工具,来整理丰富的医疗经验和医学知识,构建中医的医学体系。
战国秦汉时期,学术思想非常活跃,出现了许多的思想家和哲学家。当时哲学思想以精气、阴阳、五行学说为代表。其理论载于诸子,特别是对《周易》的阐发,其中的《易传》“十翼”,阐发对自然、社会普遍规律的认识,除儒家的政治观和伦理观外,还融进道家和阴阳家的天道观。古代哲学对《内经》学说体系形成的影响,主要是思维方式,而《周易》具有一定的代表性,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⑴ 观象明理和思维模式化:
观象是思维过程的起点。
人们运用感官直接感受或体验事物之象,最初直观比照,随着思维能力的发展,提出“观象玩辞”、“观象蕴意”,引出道理和原则,并发展为“观象明理”。这个“理”是指事物的功能、作用和运动方式,也就是对事物本质的认识。藏象学说就是在这种思维方式的参与下形成的。思维模型是人们按某种特定目的,对认识对象所做的简化描述,是对原型进行模拟所形成的特定样态。《周易》思维模式化倾向很明显,有阴阳、三才、四相、河图、洛书、八卦等模型。《内经》在医学理论形成中,受《周易》思维模式的影响,也建立了多种理论模型。如在藏象方面,有阴阳模型以论脏腑、气血、营卫,有三阴三阳模型以论六经,有五行模型以论五脏等。在病机方面,也有疾病部位的表里模型,疾病性质的寒热模型,疾病发展态势的邪正虚实模型等。模式思维是中医进行理论和临床思维的重要方法。
⑵ 辩证思维:
辩证思维是《周易》最为系统、丰富的一种思维方式,对于《内经》理论和学术体系的形成,有三个方面的影响。
①整体思维:整体思维以普遍联系、相互制约的观念看待世界及一切事物,认为自然万物是一个连续的、不可割裂的有机整体;部分作为整体的构成要素,其自身也是一个连续、不可割裂的整体,同时又与整体不可分割,因而认为万物同源、同构、同律。如每个卦象同时具有上中下、初中末、天地人之义,反映了《周易》的天人时空整体观。这使当时的医学家们面对有关人体生理、病理与天时气候、地土方宜、社会人事相联系的大量资料,运用整体思维的原理进行阐释和概括,构建《内经》三才合一的整体医学模式,故《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其在天为玄,在人为道,在地为化。化生五味,道生智,玄生神。”并以三才为经,五行为纬,详为论述天、地、人诸事物的类属及其相互关系。
《内经》全息医学思想可能也受整体思维的启发。《周易》认为六十四卦贮藏宇宙全部信息,故《系辞》有“极天下之赜者存乎卦,鼓天下之动者存乎辞”之说,后世医易学家提出“宇宙大天地”、“人身小天地”,《内经》则有脉诊、目诊、耳诊、面诊等察局部而诊全身疾病的全息诊法。
⑵变易思维:《周易》强调事物的变易属性,如通过爻象位置变化实现卦变,反映变化乃自然不易规律,在思维观念上指导《内经》作者,从运动变化角度研究人体的生命活动。如《素问•玉机真藏论》以“神转不回”论生命的有序变化,从变动不息研究疾病过程,病随时空而变,治随病变而施,这是辨证论治的基本精神之一。
⑶相成思维:整体联系、运动变化,都要依赖其内部相互对待的两个方面相互作用来实现,即相反相成。
首先,相成的前提是相反,而相反之双方是相互依存而不可分离的,而且必须将它们约定在一个统一整体之中,如乾坤、刚柔、动静等,从而使阴阳划分为不同层次。《内经》的阴阳即处于相对独立的整体中,又分为多层次,目的是对人的功能活动依性质不同划列为层次不同的对立面,以便从相反功能的相互作用方式上,分析其相成机制和规律。
其次,相反双方相互作用的结果是相成,和谐是相成的稳态表现。《周易•乾卦》彖曰:“保合太和乃利贞”,太和是事物高度和谐的境界。《素问•上古天真论》以“形与神俱”作为健康标准,《素问•至真要大论》以“谨察阴阳所在而调之,以平为期”,“令其条达而致和平”作为治疗追求的目标。因而,守中贵和成为《内经》掌握生理病理、确定诊断治法及养生方案的基本思路。
(以上内容见于高等中医药院校教学参考丛书程士德主编第2版《内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