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我正在读《四圣心源》的脉法解,于是在网上查找各类脉诊的内容,有见如下评论:
“ “独取寸口,寸关尺三部配合五脏六腑”的诊脉法,不仅在《内经》与《伤寒杂病论》中没有理论依据,而且此方法还是张仲景在《伤寒论》序言中所明确批判的,后世历代诸医家也多有诟病。
李时珍谓:“余每见时医于两手六部之脉按之又按,曰某脏腑如此,某脏腑如彼,犹若脏腑于两手之间,可扪而得,种种欺人之丑态,实则自欺之甚也。”
近代医家杨则民在其医集中记载:“以脉测病已近悬揣,更分配脏腑于寸口三部而诊之,则妄甚矣。”
吴草庐文集记载:“医者于寸关尺辄名之曰……此心脉、此肺脉、此肝脉、此脾脉,此肾脉者,非也,五藏六府凡十二经,两手寸关尺者,手太阴肺经之一脉也”。”
再看论坛上对脉诊的解释,多是“独取寸口”,寸关尺三部配合五脏六腑。不过我还是很想知道各位对诊脉“独取寸口”的看法,尤其是从临床应用角度来看。
“ “独取寸口,寸关尺三部配合五脏六腑”的诊脉法,不仅在《内经》与《伤寒杂病论》中没有理论依据,而且此方法还是张仲景在《伤寒论》序言中所明确批判的,后世历代诸医家也多有诟病。
李时珍谓:“余每见时医于两手六部之脉按之又按,曰某脏腑如此,某脏腑如彼,犹若脏腑于两手之间,可扪而得,种种欺人之丑态,实则自欺之甚也。”
近代医家杨则民在其医集中记载:“以脉测病已近悬揣,更分配脏腑于寸口三部而诊之,则妄甚矣。”
吴草庐文集记载:“医者于寸关尺辄名之曰……此心脉、此肺脉、此肝脉、此脾脉,此肾脉者,非也,五藏六府凡十二经,两手寸关尺者,手太阴肺经之一脉也”。”
再看论坛上对脉诊的解释,多是“独取寸口”,寸关尺三部配合五脏六腑。不过我还是很想知道各位对诊脉“独取寸口”的看法,尤其是从临床应用角度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