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2021年4月起,论坛网上药店重新开放!详情查看
  • 从2023年10月10日开始,华夏中医论坛启用备用域名tcmbe.com 详情查看
  • 关于论坛电子书等资源下载权限的说明!详情查看
  • 论坛官方2000人QQ群,欢迎加入!详情查看
  • 对所有可能涉及版权的资源,论坛均不再公开展示!详情查看

“心主神明”正解

赵红军

声名鹊起
正式会员
注册
2008/05/09
帖子
135
获得点赞
1
声望
0
赵红军

题记:藏象学说认为,中医的心具有两个方面的功能:一、 心主血脉.关于心主血脉,意即心脏主持调理人体的血液循环,此一点已为现代医学所证实. 二、心主神明 ,是指心具有主持调理人体精神意识思维活动的功能。(大错特错!但教材就是这样表述的,晕!)“心主神明”是中医学的很重要的基本理论之一。

大凡中医人没有不知道“心主神明”的,现在还提出来这个话题的正误,有什么意义呢?基于以下三点,奔着正本清源、以正视听的目的,特辩论此问题,拨乱反正, 甚有必要!

其一、现在有一股很不好的思潮,认为中医是落后的,是不科学的,甚而至于认为中医是伪科学的也大有人在。去年张公耀提出要废除中医,究其实是在这种思潮中出现的一个必然现象。他们要反对中医,有很多借口,而认为“心主神明”是错误的,便是其论据之一。

其二、中医人不努力,老祖先的宝贝看不懂,就附会西医理论,连中医自己都怀疑自己的经典,认为心主神明理论是落后的,是脑主神明而不是心主神明,认为中医经典应该修改,所谓“与时俱进”;这类人也大有人在!他们是中医队伍里面的墙头草。这篇文章也是给这类人看的。学习中医而又怀疑中医,怎么能够学好呢?不改变他们,中医很危险!

其三、教材有问题:对于心主神明的解释严重违背中医经典著作的本意!这是造成曲解、误解、反对心主神明理论的根源所在!教材必须改变!难怪有人说:中医院校在培养中医的掘墓人!这句话是说得狠了些,但是还有有一定的道理,教育和教材应该自省、改进!

一、心主神明的来源,应该怎样理解和解释心主神明?

1、心主神明这个观点来源于中医的经典著作《黄帝内经》。
但是《黄帝内经》本身并没有“心主神明”这四个字。
“神明”这两个字不但指精神意识,更多的时候是指生命活动。
教材严重地曲解了《黄帝内经》本意!

教材心主神明的观点渊源于《黄帝内经》, 《素问·灵兰秘典论篇第八》有这么一段话:“心者,君主之官也,神明出焉”。这个"出"字,稍具有古文常识的人都知道,出是"出令"之意,用现代的语言解释,就是发号施令的意思. “心者,君主之官也,神明出焉”的正确解释为:心是人体的君主,它出令即发号司令管理人体的生命活动和精神意识."神明出"即" "出神明",此为古文倒装.后人将此理论进行概括,以“心主神明”论述五脏之一的心所具有的生理功能。 “心主神明”的理论为历代多数医家所遵从,贯彻于整个中医学理论体系,体现于理、法、方、药诸方面。印会河和邓铁涛主编的《中医基础理论》教科书,明确指出“心主神明”是心脏的重要功能,这就是教材所谓“心主神明”的渊源。

但是对于心主神明的解释,教材却有很大的曲解!错误在于把神明二字片面解释为精神意识,这是谬误之源!正是教材这样的误解、曲解给反对中医的人、给否定心主神明进而否定整个中医理论体系的人以口实。

对于心主神明的误解,主要存在两个方面:一是何谓心?此心非彼心!心主神明之心,非单指西医解剖之心.二是何谓神明?神明虽然有精神意识的含义,但是神明更多是指生命活动而言.

为什么会产生歧义呢?主要存在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是对于中医经典理论理解不深。心主神明的理论来源于<<内经>>,<<内经>>文词古奥,后人理解不深,甚至产生曲解:二是西方医学的冲击,错把西医的观点死搬硬套中医,以至对中医理论产生怀疑.比如:西医认为,心脏是血液循环的器官,脑才是神经系统的中枢.等等.
 
变化莫测为之神,明显昭著为之明
 
2、心主神明是一个主谓加动宾的词组,正确理解这四个字的关键是对于“神”和“神明”的理解。

心主神明这四个字为一个主谓加述宾词组。“心”为主语,即中医藏象学说中的五脏之一的首领-心脏,“主神明”是谓语。其中“主”是个动词,意即主持,管理。“神”是个名词,指人体的生命活动和精神意识。而“明”则是个形容词,它指一种性状。这四个字的意思可以这样来解释:心是人体五脏六腑的首领,是生命活动的原动力,心神主持协调管理人体的生命活动和精神意识.(注意:神明首先是指生命活动,其次包括精神意识!这是和教材解释的最大不同。呵呵,教材以后改版就应当这样来表述,提前声明,给点掌声。)

什么是神?
什么是神明? 神明只是指精神和智慧的意思吗?

神明的含义有精神意识的意思,但又不单指精神意识, 这是由神的本义所决定的。

何为神?从古文字角度言,“神” 从示申。申,电也。电,变化莫测,加示为神,引申为神灵的意思。又指主宰,即主宰天地自然变化。从文字、文献来看, 古人认为神就是太阳。太阳是自然界的主宰者, 心脏是人体生命活动的主宰者。从太阳的作用上推导出心是生命的根本,是人体生机气化的重要中枢,是神灵思维的出处,心主宰了人体一切神机变化。

《内经》中的“神”含义复杂,就人体而言有广义与狭义之别,广义之“神”指整个人体生命活动的外在表现, 涵概了人体的形象、面色、眼神、言语、应答、肢体活动的姿态等。狭义之“神”特指人体的精神思维活动。 《灵枢·本神》曰:“故生之来谓之精,两精相搏谓之神”。《灵枢·天年》说:“何者为神?歧伯曰:血气已和,营卫已通,五藏已成,神气舍心”。道家谓"精,气,神"为人身三宝.精气神学说也特别重视神的作用,认为神是精气与一切生命活动的主宰者. 藏象学说认为,精气是构成人体和维持机体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也是产生神的物质基础。神由先天之精气所化生,胚胎形成之即,生命之神也就产生了。在人体生长发育过程中,神依赖于后天水谷精气的充养,正如《灵枢·平人绝谷》中所说:“神者,水谷之精气也。”因此,中医认为,神是以阴阳两精相搏为物质基础,并且在人体形成后,以心为主要依托脏器而发挥其神明功能。

中医理论认为:"得神则生","失神则死".故神为人体生命的原动力.神就是生命,就是一种生生不息的维持生命活动的生机.而这种生机,为心脏所主持.心主神明的功能正常,则能够管理主持人体其它器官各司其职,维持正常的生命活动;反之,"主不明则十二官危矣"! 俗语有"神形兼备"一词,形与神具,不可分离,如果心脏不跳动了,失神了.形神分离了,生命活动随之终结.

由以下内经出现神的文字来看,亦可以证明神不单是指精神意识言:
“心藏神”(《素问·宣明五气》),
“心者,生之本,神之变也”(《素问·六节藏象论》),
“心者,神之舍也”(《灵枢·大惑》),
“神者,水谷之精气也。”《灵枢·平人绝谷》,
"得神则生,失神则死",
“得神者昌,失神者亡”,
"神息机灭 "。
以上引用的神是什么意思?可见不是单用意识思维能够解释的清楚的。

而狭义的神指精神意识而言.即神志,神态.《素问·八正神明论》曰:“帝曰何谓神,岐伯曰请言神,神乎神。耳不闻,目明心开而志先慧然独悟,口弗能言,俱视独见。适若昏,昭然独明。若风吹云,故曰神”。 生动的描述了神明的生理功能,包含了人的感觉、知觉、注意、思维、记忆、智能。心神不仅了主导了脏腑机能活动的协调,人对客观世界的认识以及由体验而产生的情感,也都是在心神主导之下,以五脏为生理基础而产生的。因此说“心为五脏六腑之大主,而总统魂魄,兼赅意志。”“心主神明论”是在“形神合一论”的基础上,将“人身之神”依附于“脏象之心”,故心才成为“君主之官”而主神明。

何谓明,明是形容词,形容一种性状,一种现象。明者,日月之光辉,阴阳之有序;明亮、清晰之谓,彰明显示之义。“神明”,是神的概念的动态延伸. 具体而言,神明二字是说神的生命活动的外在表现.

试比照《灵枢》、《素问》对心与神、心与神明的论述,其义自明。 《素问.灵兰秘典论》云:“心者,君主之官,神明出焉”。 故“神明”者 ,泛指生命表现之正常状态。 “神明”一词,在《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和《素问.移精变气论》中都有十分精确的阐述。《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曰:“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治病必求于本”。(《 内经讲义》(上海科技出版社) 原文见21页,其对神明的解释为:"指自然万物运动变化的内在动力." 可见教材也不是完全都是错误的。 )在这里,“神明”指的是生命运动变化(即状态)之规律,所以强调其“治病必求于本”。《素问.移精变气论》更是提出了使生命运动如何处于正常状态的具体治疗方法-“理色脉而通神明”。原文曰:“色脉 者,上帝之所贵也,先师之所传也。上古使僦贷季,理色脉而通神明,合之金木水火土四时八风六合,不离其常,变化相移,以知其要。欲知其要,则色脉是矣……夫色这变化,以应四时之脉。此上帝之所贵,以合于神明也,所以远死而近生”。该文同时还提出了“得神者昌,失神者亡”的科学论断。该经文的要旨是:“理色脉”而使之色脉相应,即是“合于神明”。 由此足以表明,《内经》所论“神”与“神明”,实指人体生命活动而言,只将神明之意解释为精神意识者, 实乃井蛙之见!

神明二字,既有物质范畴之广义神的含意还有意识范畴之狭义神的含意.。合起来讲就是指人体的生命活动和精神意识。 上述各疑问之澄清,足以证明中医学上的“神”,是相对于形而言的“形神兼备”之神,是生命活力在形态上的体现;“神明”指的是生命表现的健康状态。它们都不仅是思维意识活动,更非单指智力智商之谓。“心主神明”是中医学用以表达心的功能与生命状态之间生理病理关系的经典名言,其正确性是勿庸置疑的!

偶查了一下辞海对神明的定义: 1、神灵;2、无所不至,象神一样;3、人的精神;4、汉朝一处宫廷建筑

那么,第一个解释的“ 神灵”,包含了生命活动的含义.。第二个解释“无所不至,象神一样”。神 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这和我的论证正好相合.无所不至,象神一样,说的就是象神一样的生命现象 啊!可见还是比中基的解释要全面的多呵。

经过以上几条的分析,神明的含义很明确了!并不是仅指精神意识而言!
这里引用一篇文章,2006年6月9日 中国中医药报 有一篇<<天人之“神”辨析>>指出:
“神明”一词,《素问》14见、《灵枢》2见,共16次。 心主神明《素问·灵兰秘典论》:“心者,君主之官也,神明出焉。” 这里“神明”的内涵 作生命活动的主宰解,并含有作用神妙彰明之义。今人以本篇为据,将神明解释为精神活动、以心为精神活动之主,值得商榷。

以国论身,将人和谐有序的生命活动喻为封建王朝官僚体制的有效运作,尊心为“君主之官”,以确立其主宰地位;“神明出焉”则言其主宰之功,诸官各司其职而又分工合作。君主并不必诸事躬亲,张介宾说是“禀虚灵而含造化”,然其治功彰著,即所谓“不见其事而见其功。”但如果以单纯的精神活动来界定此处神明的内涵,则十分勉强,故下文说“主明则下安”、“主不明则十二官危,使道闭塞而不通,形乃大伤”,均讲整个生命活动而不限定精神范围,且主明、主不明也是论君主决策正确与否,不能释为神志清明。

呵呵,可见大道不孤呵,有人和我想到一块儿去了,值得庆贺!但不知道教材编纂者们什么时候才能改变他们的错误呢?
 
二、究竟是心主神明还是脑主神明?
什么是心?什么是脑?做为中医脏腑的心和脑不等于西医单纯的解剖器官。
中医很早就认识到了脑的思维功能,但绝不是脑主神明。

1、心脏是一个系统,心有物质之心和功能之心。
脑的功能必须依附于心,心为君主之官!

心主神明是中医学的特定术语,是中医的基本理论藏象学说中关于五脏肝心脾肺肾之一的心所具有的功能的高度概括。我们探讨问题不能离开一定的环境,不能断章取义!否则就不是辨证唯物主义的科学的态度!

关于心主神明这四个字,要看它的出处和本来的面目.
何谓心?此心非彼心!即中医的藏象之心不等同于西医的解剖之心.
探讨中医的五脏,离不开中医理论的藏象学说。何为"藏象"?张介宾《类经》中说:“象,形象也。藏居于内,形见于外,故曰藏象”。藏象学说的实质,就是关于人体形态结构、生理功能、物质代谢谢、病理变化等的高度概括,是一个综合性的概念。 所谓‘藏象’也就是:心、肝、脾、肺、肾五个脏的宏观现象,即人体的五大系统。五脏是人体的核心,“心者,君主之官也”, ‘心’居于五脏之首,它又是五脏这个人体核心系统中的核心。

不仅中医的经典著作《黄帝内经》是这样论述心的,以后的医家也很清楚地领会了《黄帝内经》的本意。明代李 梃 《医学入门·脏腑》指出心有“血肉之心”和“神明之心”之分,原文为:"心者,一身之主,君主之官也.有血肉之心……有神明之心,神者,气血所化,生之本也".(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58页)这就证明心不是单指一个具体的器官,而是指藏象学说的一个系统。

明代医学家赵献可《医贯》中,有关于有形之心和无形之心的论述。原文为:" 君主是一身之要,然则主果何物耶?何形耶?……若有物可指,有形可见,人皆得而知之矣,惟其无形与无物也,故自古圣贤,因心立论,而卒不能直指其实 ".(人卫出版社 2页)

中医之心能包括脑的部分功能吗?
那么,对于人体的其它器官, 比如脑,中医是怎么样认识并且论述的?
中医在特定的历史条件和文化背景下形成的藏象学说,与西医的解剖生理学说在认识论和方法论上有根本的差异,它采用的是“以表知里”、“以象知脏”的方法,从功能和整体联系的角度去研究和认识生命活动机理。作为藏象学说核心内容的五脏,其称谓虽然和西医同名解剖器官相同,但实质却迥不相同,它代表的是一个生理系统而不是某一孤立脏器。 中医理论站在宏观的角度研究人体,与从微观角度研究人体的西医其认识方法、表达方式当然也就不同。这是研究这门古老东方医学所应该注意的重要问题.也是研究整个中医理论所特别应该注意的问题.看问题时戴着有色眼镜,得到的映像肯定会失真.自然就会产生歧义.

藏象学说以五脏为中心,建立了这么一个巨系统,其它人体的五官九窍、四肢百骸、经络筋骨统一置于这个系统之内,分属于五脏进行研究。它把人体作为一个有机的整体,人体的五脏六腑,都是互相联系的,不能割裂开来看待.中医藏象学说就这样以五脏六腑统领全身四肢百骸,来说明人体的生理和病理变化,指导临床治疗;脑自然不能排除在这个系统之外。如心,就是心系统,它代表的就是有关血液循行和精神情志思维活动方面的功能,用中医术语来说就是“心主血脉”和“心主神明”。如果要拿它与西医的器官比较的话,可以说中医藏象学说的“心”涵盖了西医的“心”和“脑”这两个器官的部分功能(不是全部的功能,因为中医尚有肝藏魂、肺藏魄、脾藏意与智、肾藏志之说),大致上,中医的每一个“脏”,涵盖了西医多个器官的功能,而西医某一器官的功能,亦可以见于中医的多个“脏”(生理系统)之中。谈论中医藏象学说,必须明白中西医学这种差异,不能够拿西医同名器官来曲解中医脏腑。
因此中医的心 ,更多是指功能而言.而非单纯一个脏器实体;中医的脑,归属于心而发挥作用.如果用现代语言来解释,即中医的心不但包含了西医的心脏的功能,而且涵盖了西医有关的神经,内分泌,血管及大脑的部分功能. 心作为人体五脏六腑的首领,因此"心为君主之官".这么重要的工作,怎么可能由作为"奇恒之腑"之一的脑来担任呢?所谓脑为"君主之官"的说法实为不伦不类之谈,它实际上是今人附会西医理论,对于中医理论的歪曲.
 
2、古人不是傻子,中医很早就认识到了脑的思维功能。
以心为人体中心,是中医受古代哲学思想影响的结果。

祖国医学早就已经知道了脑的存在,而且明文阐述过脑及其作用。
古人对脑的认识可以追溯到两千年前。在《七纬》、《春秋·元命苞》上有“人精在脑”的记载。道家的重要典籍《黄庭内景经·至道章》有:“泥丸百节皆有神,脑神精根字泥丸。”之说。可见古人对脑并不是一无所知.

在《黄帝内经》中有关于脑的概念,《素问·五藏别论》即明白地记载了脑为脏还是为腑的争鸣和讨论:“黄帝问曰:余闻方士,或以脑髓为藏,或以肠胃为藏,或以为府……愿闻其说。岐伯曰:脑髓骨脉胆女子胞,此六者……名曰奇恒之府。” (《内经素问。五藏别论篇第十一》) 从此中医理论即把脑列为奇恒之府。奇恒之府也是脏象学说的主要组成部分。关于脑的部位,《灵枢·海论》谓“脑为髓之海,其输上在于其盖,下在风府”,明确指出脑位于头颅之中;关于脑的生成发育,《灵枢·经脉》有“人始生,先成精,精成而脑髓生”的论述;关于脑的功能,《素问·脉要精微论》称“头者,精明之府,头倾视深,精神将夺矣” , 说明头脑是人的精神之处所,精神与脑密切相关。《灵枢·海论》还讲道:“髓海有余,则轻劲多力,自过其度;髓海不足,则脑转耳鸣,胫酸眩冒,目无所视,懈怠安卧”;《素问·刺禁论》有“刺头中脑户,入脑立死”的观察记载等。

《黄帝内经》以“心主神明”立论的同时(这是深受中国古代哲学思想影响的结果),对脑及脑与精神、感觉、知觉乃至生命健康的密切关系也给予了真实的论述。 这些都说明,在中医学对脑已有非常精确的认识 。因此,藏象学说将脑归为奇恒之腑,则将脑的生理和病理统归于心分属于五脏而发生生理功能。

以心为身之主宰,是中华民族文化的产物。 在人体之中,心在中央,故尊为主, 张介宾《类经·藏象类一》说得更明白:“心为一身之君主,禀虚灵而含造化,具一理以应万几,藏府百骸,惟所是命,聪明智能,莫不由之,故曰神明出焉。”经过这样的理性思辨,终于演化成以心为主导、五脏六腑分工合作的生命活动系统,在诸脏腑生理活动模式中独成体系。

在著名中医学家李今庸先生《古医书研究》(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74页)一书中有《我国古代对"脑"的认识》一文,对于脑神与心神的关系进行了详细考证。 该文 结合《说文.思部》等古代文献,通过对于“思” 、“心”、 “脑”等字形字义的考证,得出“古人认为心气上于脑中则产生思维意识活动”的论断,指出:“心为全身之主宰,脑神受心神所支配。”的重要论断.

既然古人对于脑的功能有如此深刻清晰的认识,中医怎么可能把脑和心的功能混为一谈呢?

藏象学说中心为君主之官,为五脏六腑之大主,因此主神明。而脑为奇恒之腑,从属于心;因此,脑的生理和病理统归于心而发生作用。
 
3、 李时珍提出脑为元神之腑并不等于说脑主神明!
王清任提出灵机记性皆在脑并未敢否定心主神明之说!不要给他们栽赃陷害了!

在藏象学说中,脑为奇恒之府,《内经》称之为髓海,其后医家如李时珍引用了古代道家“脑为元神之府”之说、王清任提出“灵机记性在脑”的见解,深化了对脑的功能的认识,但都不否定心主神明之说。

王清任是叛逆?王清任是冤枉的!
说到脑主神明的谬误就要提到王清任和他的《医林改错》,岂不知到这是一个天大的冤案!
《医林改错》全书不过六十余页,关于脑的论述见《脑髓说》一篇(人卫出版社 17页),亦不过2页内容.通览全书全篇,竟无一处可以找到所谓的王清任对"心主神明"的否定、他认为心不主神明的内容!

王清任全书既没有对于"心主神明"的否定,更没有提出过所谓的"脑主神明"的创新论断!王清任如果回到今日,不知作何感想?是的,王清任说过“灵机记性不在心在脑 ”这样的话,很显然,他的意思是指:脑具有思维的功能、根本没有牵扯到所谓心主神明还是脑主神明之争!而后人 不懂装懂者以及一些不怀好意者竟然演义为王清任否定心主神明之说,提出脑主神明的论断,真是欲加之罪啊!

李时珍认识到“脑为元神之府”,但他并未否定“心主神明”!二者之间并无对立关系!
至于“脑为元神之府”,与心为神明之脏并不矛盾,可以并存不悖而且相得益彰。在藏象学说中,脑为奇恒之府,《内经》称之为髓海,其后医家如李时珍引用了古代道家“脑为元神之府”之说、王清任提出“灵机记性在脑”的见解,深化了对脑的功能的认识,但都不否定心主神明之说。正如神明虽为心所主,但情志思维活动又分属于五脏一样,作为元神之府的脑同样可以受辖、统属于主神明的心。况且,中医所言“心藏神”的“神”,既指精神情志思维活动,更指人体的整体生命活力,则其又非“脑为元神之府”所能概括者。更进一步说,“脑为奇恒之府”、“脑为元神之府”已为中医脑学说留下充分的空间,要引进现代脑科学来发展中医理论,完全可以在此基础上充实发扬,并不需要先以“脑主神明”取代“心主神明”而后才能实现。

“脑主神明” 实因近代神经解剖学的传入而起。因此,“心主神明”和“脑主神明”是源于不同的医学理论体系,“脑主神明”只是源于西医学的一种观点 。心主神明 而不是脑主神明,是由传统文化中心的重要性及藏象学说所决定的。

现代医学证明:心脏和大脑在血液供应上有着更为密切的联系。如果大脑失去了功能,心脏照样可以跳动,维持生命(比如植物人);而如果心脏停止跳动了,脑亦随之死亡,生命活动随之终结。真是:“人无心,还能活吗?”(呵呵,封神榜中的妲己和比干出现了,恐怖!)又怎么能说,脑主神明,脑是生命的主宰呢?

结论:神是生命的本源,是生命的主宰,心是人体的君主之官,象主神明这么主要的工作,自然非心主莫属了!
 
对于这个论题,记得以前曾经读过,邓铁涛老和另一个名家的争论,一个说心主神明,一个说脑主神明,辩得不可开交。
 
心潮起伏,脑海澎湃。
 
三、只能是心主神明!否认心主神明会毁了中医!
继承和发展中医应该从最基本的理论研究开始。

必须认识到否定心主神明改为脑主神明的极大危害!
“脑主神明”并不局限于仅仅取代“心主神明”这一孤立事件,而是牵一发而动全身,对已成体系、各具理论又密切相关的中医学术将带来全面性的解构和破坏。

如果脑主了神明,孰又为君主之官呢?如果脑主了神明,是不是中医的肺主气,司呼吸可以修改为:气管,肺泡主气,司呼吸;脾不主运化,胃和小肠主运化;肾不主生殖,睾丸前列腺主生殖呢?那么肝也不主疏泄,由谁来主疏泻呢?中医理论可以一改到底了!

如果脑主了神明,中医的药物归经理论你又如何解释?如何修改?是不是把所有归心经的药物都要归为脑经了啊!

中医是一门很专业的学科,没有文史哲的良好基础,很难理解中医,更不要说是学好中医了. 没有经过系统学习中医理论的, 一知半解,是不可能学懂中医的. 拿西医之心去理解心主神明,没有必要的文字功底,无法理解中医古藉原意,弄不懂神明是什么意思, 怎么不会产生谬误!

心主神明这一中医最基本的理论尚且有如此大的曲解,其它理论就可想而知了,在现代人眼里,不求甚解,肆意歪曲经典著作,也是造成今天中医难以继承发展、造成后学无所适从的很重要的因素之一!

结论是:中医应该加强基础理论的研究,这才是继承发展中医的当务之急!

中医理论产生于两千年前,不可否认的是,中医理论还有很大的不足,需要完善. 但是应该认识到,有错误也很正常.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不可能有总是完美正确无误的理论。因此才需要我辈后学继承祖先遗志,去其糟粕,取其精华,发扬光大.

应该注意的是,探讨研究中医学术理论,必须站在中医的位置上,理解和掌握中医的认识论和方法论特点,才能领会中医学术的真谛,类似此次心主神明的辩论 , 如果用西医套中医 ,否定心主神明,取代以脑主神明只会使中医理论不伦不类。发展 必须立足于继承,在继承的基础上发扬充实才能使中医得到真正的发展,轻言否定和重构中医理论不是明智之举。 拿西医的解剖器官来与中医的脏腑对号入座,这样就难免牛头不对马嘴而致生错误。

现今中医发展缓慢,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发展研究的战略失误所造成的.而这个发展研究的战略,应该回归到中医基础理论的研究上来.就比如心主神明的问题,命门问题,三焦问题等等基本的理论,中医界应该达成共识,以免得给不怀好意的人以口实。

论坛的朋友们,让我们继续捍卫中医之尊严,为中医之发展而努力!
 
我觉的古人所说的心就是---现代人说的心脏.其他四脏也一样
只是五脏有很多未知的功能没办法用现在的科学探知.
脑-只是五脏之--:神.--魂.--魄.--意.---志--的一个高级办公室而已.很多做了内脏移植的病人其脾气性情大变.特别是心和肝移植后.
所以我认为人的思维和精神并不是脑所独有.而是全身脏器和组织皆有"神"
如你是右撇子.想用左手写几个字.但怎么写也没有右手好看.如按照;脑主一切精神和动作的想法.
本应该我们写字的记忆都存在脑里啊?怎么手就不听使唤呢?
所以问题就出在手没和脑协同.这就是;想到而做不到
所以脑只是个'理论的储蓄地"而身体和五脏才是实践的重要地方
 
古人所说的心就是---现代人说的心系统
 
这个问题大一时我的中基老师也谈过,和楼主相似。意即中医的“心”不是西医所讲的一个器官,而应该当做一个系统来看待,着重它的功能。心主血脉,濡养全身脏腑,当然也包括大脑。脑的作用要靠心主血脉来支持。同时也讲了古时候有犯人砍头后还能行走或言语的例子,如果脑主神明的话,那为何他们断头后还能如此呢?
论“心”不能只想到心脏,要联系到一个系统、一种功能、一个整体。
 
回复 13# 赵红军


百家争鸣,期待先生高论
 
回复 13# 赵红军

中医之心不是现代医学里的心脏,也不是心系统,中医之心乃是灵魂上的心。
 
回复 11# 大度


现代医学中的心脏,大致相当于中医的心包络吧,但并不全等于心包
 
这没有必要细究了,脑主思维是西医从大量的实验中已经证实了的。但心主神明更是一个不正的事实!心阳充盈,脑的思维才能正常进行;心阳虚脱、脑就不能正常思维出现意识模糊!心阳败绝心跳停止、脑的思维功能彻底消失伴随心脏一起死亡!这就叫 心主神明。
 
中医理论产生于两千年前,不可否认的是,中医理论还有很大的不足,需要完善. 但是应该认识到,有错误也很正常.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不可能有总是完美正确无误的理论。因此才需要我辈后学继承祖先遗志,去其糟粕,取其精华,发扬光大.

——前面写得很好,后面就不怎么样了。何为“精华”?何为“糟粕”?可知“精华”很可能就是“糟粕”,“糟粕”也可能是“精华”?既然没有完美的理论,那么你还要“去其糟粕,取其精华”追求完美,岂不知越是完美你就越是漏洞百出?

——至于王任清之《医林改错》越改越错,不提也罢。

况且,中医所言“心藏神”的“神”,既指精神情志思维活动,更指人体的整体生命活力,则其又非“脑为元神之府”所能概括者。更进一步说,“脑为奇恒之府”、“脑为元神之府”已为中医脑学说留下充分的空间,要引进现代脑科学来发展中医理论,完全可以在此基础上充实发扬,并不需要先以“脑主神明”取代“心主神明”而后才能实现。
“脑主神明” 实因近代神经解剖学的传入而起。因此,“心主神明”和“脑主神明”是源于不同的医学理论体系,“脑主神明”只是源于西医学的一种观点 。心主神明 而不是脑主神明,是由传统文化中心的重要性及藏象学说所决定的。

——看这段的意思好像为了学说必须“心主神明”,这样才能“充实发扬”。越来越差了

中医是一门很专业的学科,没有文史哲的良好基础,很难理解中医,更不要说是学好中医了. 没有经过系统学习中医理论的, 一知半解,是不可能学懂中医的.

——自仲景之后,什么师什么家的,都是群乌合之众,就算是张仲景,也是抄别人的方。懂中医的不在于有名,而在于无名之中的极少数。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