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你们所有的帖子,学生也来说几句:
上面的两个正反方说的都很好:
反中医方:提出了中医的弊端,有些是中医的致命弊端。很好,为中医敲响警钟,没有远虑,必有近忧。看反方的谈论,可知也是有识之人。不过反方如果提到“有几人知道中医上人的物质构成”问题,看看正方能否全面的解答,则更好,因为对人都不了解,还谈“修理”,则为开玩笑。
正方:提出了中医之所长,中医之临床疗效确切,这时中医立足之本,生命之根。学院派里人才济济,民间派中更有良医。避开了反方所说的不好点,只说中医的好处,不失为一谋。
两位老师都能知道中医的治病原则,但不知道是否知道中医的治病原理?学生不是裁判,只是一个普通的中医人而已。上面的说法也许很中庸,但这就是学生认为的中医思维之一:取其所长,补己所短。永远要看到别人的长处。
中医的弊端确实很多,有政策,有理论,更有好多临床上的失误(不谈西医的不足,没有。谈中医的不足,就是为了更好的改进,尽己之能)。虽然有的地方中医院很好,中医门诊很好,但都是一花或几花开放而已,根本就不是春满园。
学生觉得,辩论的目的不是看谁的知识更多,谁的技巧更好,而是为了发现不足,改良中医,让杏林更绿。
望各位老师消消气,不要语言相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