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2021年4月起,论坛网上药店重新开放!详情查看
  • 从2023年10月10日开始,华夏中医论坛启用备用域名tcmbe.com 详情查看
  • 关于论坛电子书等资源下载权限的说明!详情查看
  • 论坛官方2000人QQ群,欢迎加入!详情查看
  • 对所有可能涉及版权的资源,论坛均不再公开展示!详情查看

谁帮我解释一下“益火补土法”?

天际飞虹

声名远扬
正式会员
注册
2010/06/28
帖子
3460
获得点赞
151
声望
63
所在地
阿尔伯塔省,加拿大
在《中医启蒙知要》里讲解用五行相生关系确立治疗原则时,举了一个例子:益火补土法。但为何具体解释却是:“用温补肾阳之法,以壮脾阳,通过温补命门真火以改善脾阳虚弱。“
初看这益火补土,我还以为是讲心、脾之间的关系,但是这具体解释却是讲的肾和脾之间的调整。肾属水但不属火,而且肾和脾也不是母子关系,我该如何理解这一段解释?这其中的变化是由何而来呢?
 
“益火补土”指的是命门之火,即肾阳,又叫“肾火“、”真火“,是人体阳气的根本,对各脏腑起着温煦、生化的作用。
脾与肾是先天与后天的关系。脾主运化,为后天之本,肾主藏精,为先天之本。脾阳要依靠肾阳的温煦才能发挥运化功能。因此“益火补土”是温肾阳以暖脾阳之法。
 
楼主的问题总是很有深度哦

把这个问题说清楚还真的要大费周章呢,记得很早中医存废之争中,五行就是一个争论的热点。(当然民国时要取缔中医的人还是拿出学真学问来质疑中医的,不像现在的一些人胡说八道)

中医离不开五行,但过于机械的运用五行确实存在问题。从《金匮》第一篇里我们就可以看到
 
回复 3# 孙洪彪
多谢指教。不过我看了《金匮》第一篇,仍不能理解,而且问题愈多。看来也许这个问题我问得过早了(因为实在是知道得太少)。那就暂时留个疑问吧,等回头多读些书也许能容易懂些。
 
问曰∶上工治未病,何也∶师曰∶夫治未病者,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四季脾王不受邪,即勿补之。中工不晓相传,见肝之病,不解实脾,惟治肝也。夫肝之病,补用酸,助用焦苦,益用甘味之药调之。酸入肝,焦苦入心,甘入脾,脾能伤肾,肾气微弱,则水不行,水不行,则心火气盛,心火气盛,则伤肺,肺被伤,则金气不行,金气不行,则肝气盛,肝气盛,则肝自愈,此治肝补脾之要妙也。肝虚则用此法,实则不在用之。


‘脾能伤肾,肾气微弱,则水不行,水不行,则心火气盛,心火气盛,则伤肺,肺被伤,则金气不行,金气不行,则肝气盛,肝气盛,则肝自愈,’

这段历代都有提出异议者,至黄元御、曹颖甫更是干脆弃之不用
 
好么,绕了这么一大圈才补肝,简直是拆了南北西墙来补一东墙。肝儿可能是补了,只怕这么折腾下来,肾虚、心潮、气短一圈儿的毛病都先落下来,才换一肝舒服些,大家觉得值么? 这种走的是拆借法的偏招险棋,良医不取也。
 


益火补土,实际上是通过“益火”来“补土”,益火和补土之间不是并列关系,而是手段和目标的关系。
从五行配五脏的相生关系来讲,当然是指益心火以补脾土,但是大概是宋以后逐渐演变为补肾阳以温脾阳,这中间的衍变还是蛮复杂的。
 
泻南补北也是类似的理论延伸。陈士铎的《石室秘录》有不少内容是使用了相关理论,不过看了他的方子有感觉不是很搭
 


《金匮要略》这段话虽然用五脏的名字说明其间的关系,事实上还是阐述的五行的生克关系。这里是说土能克水,水弱则不能制火,所以火旺,火旺就克金,金受伤则不能制木,所以木就能够得到恢复。得出的结论就是“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这里说明了肝病在治疗过程中”扶脾的重要性。
 
我觉得对这一段解释得最好的是《金匮要略浅注》:
“问曰。上工治未病。何也。师曰。(病不外邪正虚实。邪气盛则实。正气夺则虚。是邪正统于虚实中也。)夫(上工)治未病者。见肝(邪)之(为实)病。知(已病之)肝(必)传(未病之)脾。当先实脾。(若春之三月。夏之六月。秋之九月。冬之十二月。)四季脾王。不受邪。即勿补之。(所以然者。脏病惟虚者受之。而实则不受。脏邪惟实则能传。而虚则不传也。)中工不晓(邪实则)相传。见肝之病。不解(先)实(未病之)脾。惟治(其)肝(不防其传)也。夫肝(虚)之病。补(其本脏之体。则)用酸。(经云。木生酸。酸生肝。遂其曲直之性也。补之犹恐不及。则用助。)助(其阳必)用焦(热之药。使心旺而气感于肝也。助其阴必以)苦(用苦寒之药。养心液之不足。泄君火之有余。则木得其养矣。助之犹恐不足。则用益。)益用甘味之药调之。(益稼穑作甘。则用培土升木之法。其法悉备于乌梅丸之中也。若中工不解。误以)酸入肝。焦苦入心。甘入脾。(三句为克制之治。然则肝虚正治之法。当从于何处求之。以下十二句。是述中工之误。以为补)脾能伤肾。肾气微弱。则水不行。水不行则心火气盛。则伤肺。肺被伤。则金气不行。金气不行。则肝气盛。则肝自愈。(以)此(为)治肝补脾之要妙也。(然则上工治)肝虚(之病)则用此(酸甘焦苦之药。按调补助益之妙。)法(若治肝)实(之病)则不在(治肝虚之例可)用之。经曰、(无)虚虚。(无)实实。补不足。损有余。是其义也。余脏准此。(余脏。他脏也。实者防其传。先治其未病之脏。虚者补其虚。求本脏之体用。遵经旨而治之。则得矣。)”

综合我自己的理解,其中讲了两种不同肝病的治法:
1)因为脏邪实传虚不传,若肝病为实症,则要先实脾。但是在三、六、九、十二月脾气旺足以自持时,则这个方法不能用。
2)若是肝虚之症,则应该用酸补、焦苦助以及甘味益之(此法与《内经》以逆为补相背离,这使用的是五味中以顺为补,补的是脏中气血——见《高注金匮要略》中的解释)。而不懂得此法的人,则误以为此法是根据五行相克的关系来用的。这种用法只适合于肝虚之症,肝实则不用此法。***这种解释就很合理,不然就像子沧兄前面说的,为了补肝绕这么大个圈子,肝虽然是补了,但却伤了肾和肺,这岂不是不值?!所以同一用法,不同的解释,搞不好就弄巧成拙了。***

有错误之处请指正。
 
回复 6# 子沧


赞成先生的见解

对于五行理论确实存在两个极端。

一个是五行无用论,一个是机械五行论

两者皆不可取

运用的标准,还当以临床实际为标准为是

弃五行不用,中医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机器的从理论运用五行推导,就会把一个活泼泼的学问,搞得玄而又玄,莫名其妙
 
回复 7# gqdxk


五行言气不言质

益火补土法 多指益心火而补脾土,主要讲的是益五行中的‘火’不是仅指五脏中的心,肾中亦有‘火’补之当然也可以补‘土’,脾中也有‘火’(阳)补脾阳也可补‘土’
 
回复 11# 天际飞虹


理论上或许可以讲的通(单就这一段《金匮》原文,从理论上也有很多值得商榷处,多参考几家注释应当有得)

但与实际,如此运用五行确实不可取

所以更赞成子仓,g版的认识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