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2021年4月起,论坛网上药店重新开放!详情查看
  • 从2023年10月10日开始,华夏中医论坛启用备用域名tcmbe.com 详情查看
  • 关于论坛电子书等资源下载权限的说明!详情查看
  • 论坛官方2000人QQ群,欢迎加入!详情查看
  • 对所有可能涉及版权的资源,论坛均不再公开展示!详情查看

[原创]中风-半身不遂 是“出汗、中风”而得吗? 河间金栋

河间金栋

声名远扬
正式会员
注册
2009/12/26
帖子
6715
获得点赞
247
声望
63
年龄
62
[原创]中风-半身不遂 是“出汗、中风”而得吗?

金 栋 河北省河间市人民医院

半身不遂,古称偏枯,是中风病的一个主要症状。中医经典《内经》、《金匮要略》认为与“中风”有关,其理论到唐宋以前一直指导临床,至金元时期,始有质疑者。

请看《内经》经文及历代注释:
经文:⑴《素问•生气通天论》:“汗出偏沮,使人偏枯。”
偏沮,隋唐•杨上善《太素•调阴阳》作“偏阻”,注云:“阻,坏也,慈吕反。……阳气盛者必伤筋痿缓,其若不缓,则冷汗偏出坏身。偏枯,不随之病也,或偏枯疼者也。”
唐•王冰注云:“夫人之身,常偏汗出而湿润者,久久偏枯,半身不随。”《新校正》云:“按:‘沮’,《千金》作‘祖’,全元起本作‘恒’。”
明•吴昆《素问吴注》:“沮,慈吕切。沮,止也。身常汗出而偏止者,久久偏枯,半身不遂,此由中于风邪使然。”
明•马莳《素问注证发微》:“人当汗出之时,或左或右,一偏阻塞而无汗,则无汗之半体,他日必有偏枯之患,所谓半身不遂者是也。”
明•张介宾《类经•疾病类五》注云:“沮,伤也,坏也。有病偏汗者,或左或右,浸润不止,气血有所偏沮,久之则卫气不固于外,营气失守于中,故当为半身不随偏枯之患。”
清•张志聪《素问集注》:“沮,音疽。沮,湿也。如汗出而止,半身沮湿者,是阳气虚而不能充身遍泽,必有偏枯之患矣。”
清•高士宗《素问直解》:“沮,犹湿也。汗者,水谷之精,从内出外,若汗出偏沮,则气血不周于身,故使人偏枯。”
日人•丹波元简《素问识》:“简按:沮,王为‘沮泄’之义,诸注不一。考《千金》作‘袒’。又《养生门》云:‘凡大汗勿偏脱衣,喜得偏风半身不遂。’(《巢源》引《养生方》同)《灵•刺节真邪》云:‘虚邪偏客于身半,其入深,内居荣卫,荣卫稍衰,真气去,邪气独留,发为偏枯。’乃其作‘袒’似是。下文曰‘汗出见湿’,曰‘高粱之变’,曰‘劳汗当风’,皆有为而发疾者,其义可见也。”
王洪图《王洪图内经讲稿》:“沮是湿润的意思,偏沮就是半边有汗。身体半侧有汗,另半侧无汗,一边湿一边干,所以叫偏沮。”
高等中医药院校教学参考丛书程士德主编第2版《内经》:“沮(ju),阻止。汗出偏沮,谓应汗而半身无汗,乃因邪气滞留,正气不能周行全身所致。”

金栋按:
文字“沮”之义如上述,所言不一,或湿或止,其义正相反。何者为是?何者为非?很难定夺。考证从略。
【语译】“汗出偏沮,使人偏枯。”由于半身出汗过多,或半身不出汗,(日久)使人发生偏枯--半身不遂。
如果不参以西说,很难证明这句话的准确性,单从字面上理解这八个字,文理、义理皆通。但若参以西说,医理并非如此。半身不遂,是中风病的一个主要症状,其病位在脑,目前看来,与出汗与否没有任何关系。所以历代(不包括近代中医)《内经》注家没有一个人提出疑问者。
若联系经文中“薄厥”之表现,似可通,但与下文“汗出见湿”、“高粱之变”、“劳汗当风”之句式,又似不可通。

经文:⑵《素问•风论》:“风之伤人也……或为偏枯。风中五脏六腑之俞,亦为五脏之风,各入其门户所中,则为偏风。”

杨上善《太素•诸风数类》注云:“是以风为百病之长,故伤人也,有成未成。伤人成病,凡有五别:一曰寒热,二曰热中,三曰寒中,四曰疠病,五曰偏枯。此之五者,以为风伤变成。”
偏风,吴昆《素问吴注》:“此明风为偏枯之故。”
马莳《素问注证发微》:“风中五脏六腑之俞穴,各入其门户,则或左或右,或上或下,偏于一所,是之为偏风也。此正所以答首节偏枯之问耳。”
张志聪《素问集注》:“此论风邪偏客于形身,而为偏风也。‘门户者’,血气之门户也。夫上节之所谓风伤血气者,乃通体之皮肤脉络也。如各入其门户而中其血气者,则为偏枯,谓偏入于身形之半也。”
高士宗《素问直解》:“风之伤人,或为偏枯者,或上或下,或外或内,各入其门户所中,则为偏枯之风。”

经文:⑶《灵枢•刺节真邪》篇云:“虚邪偏客于身半,其入深,内居营卫,营卫稍衰则真气去,邪气独居,发为偏枯。”

马莳《素问注证发微》:“言虚邪之入人深,则为偏枯。”
张介宾《类经•疾病类四》注云:“虚邪若中于半身,其入深而重,则营卫衰,真气去,乃发为偏枯。”
何谓虚邪?虚邪,邪气也,凡四时不正之气,皆谓之虚邪贼风。泛指六淫,狭指风邪。
《灵枢•刺节真邪》:“邪气者,虚风之贼伤人也,其中人也深,不能自去。”马莳注云:“‘邪气’者,即下文之虚邪也。盖虚邪贼风,善行而数变,故为病之多有如是也。”
《素问•上古天真论》:“虚邪贼风,避之有时。”王冰注云:“邪乘虚入,是谓虚邪;窃害中和,谓之贼风。”高士宗《素问直解》:“凡四时不正之气,皆谓之虚邪贼风。”

金栋按:
从以上注家分析,偏枯,即半身不遂,亦名偏风,为风邪所中。由于人体正气不足,风邪乘虚而入,侵入人体半身深部,导致经络营卫气血不畅,肢体失于濡养,发为偏枯--半身不遂。历代医家多遵之。妥否?
即便不参以西说,金元以后的中医学者、著名医家,就曾怀疑其正确性而质疑之。若再参以西说,半身不遂是由中风引起,明眼人一看便知,错矣!
 
1. 历代医家尊《内经》之中风论者

1.1 张仲景中风理论

医圣仲景秉承经旨,明确提出中风病之病名及中风病与中风有关,如《金匮要略•中风历节病》云:“夫风之为病,当半身不遂……中风使然。”并创“络脉空虚”,外(寒)邪入中论,此后隋、唐、宋时期之医家皆宗之,而很少有质疑者。

1.2 巢元方的中风论

巢元方等《诸病源候论•风诸病•中风候》:“中风者,风气之中于人也。”《风偏枯候》:“风偏枯者,由血气偏虚,则腠理开,受于风湿,风湿客于半身,在分腠之间,使血气凝涩,不能润养,久不瘥,真气去,邪气独留,则成偏枯。其状半身不随,肌肉偏枯,小而痛,言不变,志不乱是也。”等

1.3孙思邈的中风论

孙思邈《千金要方•卷第八•诸风•论杂风状第一》:“岐伯曰:中风大法有四,一曰偏枯,二曰风痱,三曰风懿,四曰风痹(注:查找《内经》,并无此语,当是孙思邈之义矣!)。夫诸急卒病多是风,初得轻微,人所不悟……岐伯所言四者,说其最重也。”

另外,王焘《外台秘要•卷第十四•中风及中风方》及宋代方书如《和剂局方》等,皆强调外受风邪,而其治法方药亦多温燥祛风之剂,如大、小续命汤,大秦艽汤等。
 
2.历代医家质疑《内经》中风论者

2.1 金元医家的“内风”学说

时至金元,用温燥祛风之剂治当时之中风病,结果多变证或死亡,故此时有金元四大家的三子“内风”学说,即刘完素主“心火暴甚”、李东垣认为属“正气自虚”、朱丹溪主张“湿痰生热,热生风”及王履“真中风”与“类中风”之别,是中风病病因学说的一大转折。

首先金代医家刘完素力劈时弊,倡言新说。刘氏认为中风病既不是肝木之风实甚,亦非外中于风,乃由于将息失宜,五志过极,心火暴甚,肾水虚衰不能制约的“内风”论。如《素问玄机原病式•火类》云:“中风瘫痪者,非谓肝木之风实甚而卒中之也,亦非外中于风尔。由于将息失宜,而心火暴甚,肾水虚衰不能制之,则阴虚阳实,而热气怫郁,心神昏冒,筋骨不用,而卒倒无所知也。多因喜怒思悲恐之五志有所过极而卒中者,由五志过极皆为热甚故也。”及《素问玄机原病式•热类•悲》云:“中风偏枯者,由心火暴甚,水衰不能制之……则卒暴僵仆,多因五志七情过度,而卒病也。”对后世医家影响巨大。

其次是李东垣的“正气自虚”的内风学说。李氏认为“中风者,非外来风邪,乃本气自病也。凡人年逾四旬气衰者,多有此疾。壮岁之际无有也。若肥盛则间有之,亦形盛气衰如此。”虽主张“正气自虚”、本气自病之气衰病因学说,但未有明确的病机阐述,所用之方药大多系续命汤之类,如小续命汤、加减续命汤(麻黄、桂枝、白虎、葛根、附子、桂附、羌活连翘诸续命汤)及羌活愈风汤和大秦艽汤等,终究未脱“温燥祛风”之窠臼。但其气虚理论,对后世影响很大。

最后朱丹溪提出中风病“多是湿土生痰,痰生热,热生风也”学说,并指出半身不遂在左侧属血虚有痰挟瘀血,治以四物汤加桃仁、红花、竹沥、姜汁;在右侧属气虚有痰挟热邪,治以二陈四君子汤加竹沥、姜汁。如《丹溪心法•中风》云:“中风大率主血虚有痰,治痰为先,次养血行血;或属虚,挟火(一作痰)与湿,又须分气虚血虚。半身不遂,大率多痰,在左属死血瘀(一作少)血,在右属痰有热,并气虚。左以四物汤加桃仁、红花、竹沥、姜汁;右以二陈四君子等汤加竹沥、姜汁。”

元•王履从中风病因学出发,首创“真中风”与“类中风”,将内风与外风做了本质上的区别。如《医经溯洄集•中风辨》云:“殊不知因于风者,真中风也;因于火、因于气、因于湿者,类中风,而非中风也。”对明清的中风理论有很大影响。
 
2.2 明清医家的“内风”学说

明清时期随着医学的发展,对中风病病因的认识则更加完善。比较有影响的有缪希雍的“内虚暗风”学说、张景岳的“非风”学说、王清任的“气虚血瘀”理论和叶天士的“肝阳化风”之说等。

缪希雍承前人中风病有内风、外风之论,并在河间火热之说及丹溪湿、痰、热说的基础上,提出了“内虚暗风”之说。如《先醒斋医学广笔记•中风》云:“凡言中风,有真假内外之别,差之毫厘,谬以千里……真阴既亏,内热弥甚,煎熬津液,凝结为痰,壅塞气道,不得通利,热极生风,亦致猝然僵仆类中风证……刘河间所谓此证全是‘将息失宜,水不制火’;丹溪所谓湿热相火、中痰中气是也。此即内虚暗风,确系阴阳两虚,而阴虚者为多,与外来风邪迥别。”

张景岳认为中风病与外风无关,而创“中风非风”学说,提出“内伤积损”的观点。如《景岳全书•杂证谟•非风》云:“非风一证,即时人所谓中风证也。此证多见卒倒,卒倒多由昏愦。本皆内伤积损、颓败而然。原非外感风寒所致。”并提出本病乃由真阴亏损,元气虚脱所致,“凡病此者,多有素不能慎,或七情内伤,或酒色过度,先伤五脏之真阴,此致病之本也。再或内外劳伤,复有所触,以损一时之元气;或以年力衰迈,气血将离,则积损为頽,此发病之因也。盖其阴亏于前,而阳伤于后,阴陷于下,而阳乏于上,以致阴阳相失,精气不交,所以忽而昏愦,卒然仆倒,此非阳气暴脱之候乎?”

张景岳的非风之说,颇为清代王清任所推崇,王氏在《医林改错•半身不遂论》中说:“独张景岳有高人之见,论半身不遂大体属气虚,易中风之名,著非风之论。”王氏对中风病病机以气虚血瘀立论,并创补气活血的补阳还五汤治疗半身不遂之证,至今仍沿用,疗效确切。

叶天士秉承缪希雍“内虚暗风”之说,遂创“肝阳偏亢,阳化内风”理论,始明确提出中风病“内风”学说。如《临证指南医案•中风》云:“肝为风脏,因精血衰耗,水不涵木,木少滋荣,故肝阳偏亢,内风时起。”
 
2.3 晚清及近代医家的“内风”学说

时至晚清及近代,由于西说渐进,受其影响,晚清及近代一些医家,师承前哲,并折衷中西医学而倡“内风脑病”说,实为近代医家对中风一病之重大贡献。而影响最大者则属张伯龙、张山雷、张锡纯等三张之参以西说、中西汇通,创“内风脑病”学说,即肝阳化风,挟气血上逆,直冲犯脑。至此中风病病因之认识渐趋深化和完善。

首先张伯龙师承前哲,对河间刘完素中风病“火热”学说,甚为推崇,云:“惟刘河间谓‘将息失宜,心火暴盛,肾水虚衰’。丹溪又赞之曰:河间谓中风由‘将息失宜,水不制火’极是……河间属火之说,最为允协。但火亦有二,有肝木自旺之火……有肾水不能制灭之火,则即此病之类中风是也。”又参以西说,中西汇通,倡“肾虚肝旺,内风脑病”之说,如其云:“中风一证,肾水虚而内风动者多,若真为外来之风所中者则甚少……其内动之中风,是为肝风自中而发。由于水亏木动,火炽风生而气血上奔,痰涎猝壅,此即《素问》气血并走于上之大厥,亦即西医所谓血冲脑经。若激扰后脑,则昏不知人;激扰前脑,则肢体不动;激扰一边,则口眼歪斜,或为半身不遂,左右瘫痪等证。”

而后张山雷加以扩充发挥,完善其说。如《中风斠诠》云:“凡猝倒昏瞀,痰气上壅中风,皆由肝火自旺,化风煽动,激其气血并走于上,直犯冲脑,震扰神经,而为昏不识人,?斜倾跌,肢体不遂,言语不清诸证,皆脑神经失其功用之病。”

张锡纯则以《内经》“大厥、煎厥、薄厥”之论,并衷中参西,提出了“内中风”与“脑充血”、“脑贫血”之病证名,对中风病病因(病机)学说发挥至极。如《医学衷中参西录•治内外中风方》云:“内中风之证,曾见于《内经》。而《内经》初不名为内中风,亦不名为脑充血,而实名之为煎厥、大厥、薄厥……盖肝为将军之官,不治则易怒。因怒生热,煎耗肝血,遂致肝中所寄之相火,掀然暴发,夹气血上冲脑部,以致昏厥……盖血不自升,必随气而上升,必至脑中充血。至所谓气反则生,气不反则死者,盖气反则下行,血即随之下行,故其人可生。若其气上行不反,血必随之充而益充,不至血管破裂不止,犹能望其复苏乎。”

其“脑充血”相当于出血性脑血管病变,而“脑贫血”则相当于缺血性脑血管病变。在当时无头颅CT的情况下,详细区分实属罕见。如其云:“夫人身之血,原随气流行,气之上升者过多,可使脑部充血,排挤脑髓神经,至于晕厥……若气之上升者过少,又可使脑部贫血,无以养其脑髓神经,亦可至于晕厥。……脑充血者,其脑中之血过多,固能伤其脑髓神经。脑贫血者,其脑中之血过少,又无以养其脑髓神经。是以究其终极,皆可使神经失其所司也。”
 
3.结语

综上所述,偏枯--半身不遂,是由“中风”--即感受风邪所引起的经典理论,目前看来欠妥当。中医理论当在创新中发展,若再参以西说,则明智之举。凡不合时宜、有明显缺陷及无临床指导意义之中医理论,是否当废弃之?

2010-07-05.
 
回复 6# 河间金栋


中风,有人主张应该称为脑中风更准确,并可与外感中的中风证相区别。

从外因致病到认识到内因致病是个不断完善过程,一直到现代医学的发展,对此病的发病机理认识日趋完善,貌似此病与外因无关

是否真的无关呢?

1、中医的外因与西医的外因含义是否相同?
2、遵循外因说治疗,很多病例依旧有很好的疗效,比如小续命汤依旧为很多人喜用这个当如何解释?
 
病来急,如风之中人也。
恶风冷,感风尤重也。
内补以参、归,外散以麻、桂。急诊多用多效,不亚于拘执血栓者。
当然,面红胀息高以粗者,除外。
一个中风,病名。
虚实不同也。

临床以风治多效。
有东北老太吸烟难戒,十多年内,三次发作语言不利半身不遂,皆以续命汤补虚祛风一月内治愈;第四次则用安宫牛黄二十天治愈。
寒温虚实不同也。
皆没用活血药。
血栓、出血,所见之象也,致之者,因也。审因论治,治病求本。
 
血栓、出血,所见之象也,致之者,因也。审因论治,治病求本

此句甚是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一家之言,直抒胸臆而已。

探讨争鸣中,不当之处,请拍砖。
 
回复 10# 河间金栋


呵呵
无须拍砖

先生引述详实,颇值一读,囿于外因致病一说而治脑中风,确实存在弊端,也有提醒必要
只是一个理论的存亡,还当结合临床实际,有指导意义,就有存在的必要,说完善可,言废弃不用似不可
 
多种论述、多种方法,都是从不同的方面对一个病的看法,不是对错是非的问题,是出发点和角度的不同。
我本人的临床中,一针急救醒脑立苏的有之;
颈动脉注射抗凝溶栓急救的,也用过,因此致出血而成事故的,也经过;
用通腑醒脑鼻饲管用药的也用过;
甘露醇加DXM加胞磷胆碱保护脑组织的法也用.

临床医生是以确实可靠临床病例为治疗依据的,是在可靠的理论指导下,谨慎探索的.
任何一种认识、一种理论,要放在临床治疗的可操作性上、治疗的有效性上来讨论,才会更有意义。
 
中风病因新识

(文章来源:《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杂志2010年8月第15期P160)

吴立欣 金 栋 河北省河间市人民医院(062450)

【关键词】 中风病;中风病因;气候异常变化

中风病是以病因命名的内科疾病,即感受风邪、中风而已,至今一直沿用。中风病是一个独立的疾病,与现代医学急性脑血管病变相同。中风病是否与“中风”有关,历代医家的观点不一。在《内经》理论指导下,历代医家对中风病的病因(病机)作了进一步探讨和发挥,就病因学说和发展大体可分为两个阶段。唐宋以前,以“外风”学说为主,多从“内虚邪中”立论;唐宋以后,特别是金元时期,突出以“内风”立论[1];至明清及近代一些医家,师承前哲,并折衷中西医学而倡导“内风脑病”说,实为近代医家对中风病的重大贡献[2]。近代学者多认为,中风病皆由内因所致[3]。实际上“风邪”是外感病邪之统称,代表自然界气候的异常变化,可以成为中风病的诱发因素之一,对于某些中风病患者来说可能与之有一定关系。

1 风与风邪之概念

风是六气(风、寒、暑、湿、燥、火)之一,而六气是自然界六种不同的气候变化,是万物生长收藏和人类赖以生存的必要条件。在正常情况下,六气不会使人患病。但在自然界气候异常变化,超过了人体的适应能力,或人体的正气不足,抵抗力下降,不能适应气候变化而发病时,六气则成为病因。此时伤人致病的六气便称之为“六淫”[4],亦称六邪。六淫致病,除气候因素外,还包括了生物(细菌、病毒等)、物理、化学等多种致病因素作用于机体所引起的病理反映在内[4]

《素问•风论》云:“风者,百病之长也。”《素问•骨空论》云:“风者,百病之始也。”因风邪为百病之长及百病之始,风邪既常兼其他外邪(如寒湿暑燥热等)相合而伤人,成为外邪致病的先导,另外风邪伤人致病又最多,故风邪常是外感致病因素的总称。因六淫是气候异常变化的结果,而风邪又是外感致病因素的总称,故风邪可代表异常的气候变化。

2 中风病与“风”邪有一定关系

中风病是由于“正气不足,外受风邪”而得名,如《素问•风论》云:“风之伤人也……或为偏枯。”《灵枢•刺节真邪》篇云:“虚邪偏客于身半,其入深,内居营卫,营卫稍衰则真气去,邪气独居,发为偏枯。”偏枯,乃中风病的一个重要症状,偏瘫之古称,又称半身不遂。医圣仲景秉承经旨,明确提出中风病与受风有关,如《金匮要略•中风历节病》云:“夫风之为病,当半身不遂……中风使然。”并创“络脉空虚”,外(寒)邪入中论。中风病“中风”之病因学说,一直承袭至隋唐宋时代。目前看来,此中风之“风邪”非单指风邪,当是外感六淫之统称,实指气候的异常变化,特别是寒冷之邪气对脑中风影响最大。

通过流行病学观察发现,中风病一年四季皆可发生,但“从时间分布看,脑血管病(CVD)发病高峰在1月中上旬。”[5]为什么呢?因为这个时间气候最为寒冷,即在冬寒季节气候寒冷时最易发生,说明气候异常变化如寒冷之邪气与中风病的发生有密切关系。实际上中医所说的风邪,非指风邪,时贤赵洪均先生认为当为寒邪[6]。

现代医学认为:冬寒季节,气候寒冷,气温低下,机体应激反应性增强,交感神经活动增加,导致血管痉挛、收缩,血液黏稠度加大,机体抵抗力低下。在原有心脑血管病,或有其危险因素的情况下,如高血压、高血脂、高血黏、糖尿病等,容易导致相应器官、组织的缺血,诱发或发生中风。中医则认为:血液得温则行,得寒则凝。寒邪侵犯人体,可导致经络、筋脉凝滞,拘急,挛缩等,使气血津液运行不畅,凝结瘀阻,相应脏器发生缺血,诱发或发生中风[7]。

实际上“中风病的形成,有原始病因和诱发因素。原始病因有情志不调,久病体虚,饮食不节,素体阳亢为主。诱发因素主要为烦劳、恼怒、醉饱无常、气候变化等。”[1]此系新世纪第二版高校本科教材《中医内科学》对中风病病因学说最科学、客观、合理的解释。其中气候的异常变化特别是寒冷邪气,是中风病诱发因素之一,对于某些中风病患者来说则可能成为病因之一,故云中风病与“风”邪有一定关系。

3 结语

综上所述,在中风病病因学说中,其“中风”之风邪,当是外感六淫之统称,实指气候的异常变化。气候的异常变化,是中风病诱发因素之一,对于某些中风病患者来说则可能成为病因之一,故云中风病与“风”邪有一定关系。

参考文献
[1] 周仲瑛主编.中医内科学[M]. 第2版.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8:304,312
[2] 单书健,陈子华.古今名医临证金鉴•中风卷[M]. 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9:4
[3] 王永炎主编.中医内科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131
[4] 朱文锋主编.中医诊断学[M].第2版. 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8:217,218
[5] 韩仲岩,唐盛孟,石秉霞主编.实用脑血管病学[M]. 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6:88
[6] 赵洪均.中西医结合二十讲[M].合肥: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7:166
[7] 金栋.输血栓预防药有益处吗[N].健康报,2009-03-04(4版)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