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2021年4月起,论坛网上药店重新开放!详情查看
  • 从2023年10月10日开始,华夏中医论坛启用备用域名tcmbe.com 详情查看
  • 关于论坛电子书等资源下载权限的说明!详情查看
  • 论坛官方2000人QQ群,欢迎加入!详情查看
  • 对所有可能涉及版权的资源,论坛均不再公开展示!详情查看

从中医角度看高血压(资料)

达夫

声名鹊起
正式会员
注册
2010/03/09
帖子
201
获得点赞
7
声望
18
年龄
59
高血压是世界最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也是最大的流行病之一,常引起心、脑、肾等脏器的并发症,严重危害着人类的健康;这种疾病离我们并不遥远,作为医生更应当重视本病的研究和防治。
在我的周围,高血压病人很多,由于各种原因,求治中医的很少,因此本人缺乏足够的病例来研究此病,但是,我还是觉得,此病具有复杂的、综合性的因素,治疗此病仅仅能做到改善症状和体质,缓解疾病的发展和并发症的出现,是否能真正从根本上治疗,尚存疑惑;希望对此有研究的同道不吝赐教。
 
我的一个病例
高血压一例探索性治疗
某男,68岁,离休。2009-5-6
主诉:头沉闷不舒三年余,伴倦怠无力。
病史:2000年因腹痛确诊为胆管结石,住院实施胆囊切除术,02年因情志不畅出现头晕头痛,经查发现血压高,经服降压药很快改善;06年因精神刺激,诱发脱发,三个月期间,发脱殆尽,经治不效;07年旅游期间,无意体检中发现血压高,至此经常服用复方降压片,血压常在160/65之间,其他未查出异常。主症:头沉闷不舒,喜手按抚,用热毛巾外敷也舒,面色稍暗光泽不鲜,左眼似有翳遮挡稍影响视力,经查:左眼动脉硬化,右眼曾眼底出血,眼皮似松弛无力;常易感冒,疲乏无力,精神不济;痰饮多,咯痰不利,头易出冷汗,出汗时易心悸,食则缓解;形寒下肢冷,大便不畅,一次排便不尽,餐后再便,不稀成型;小便尿臊味重,睡眠失眠梦多,嗜烟喜饮茶水,性格多思忧虑刚燥,舌质淡胖水滑有齿痕苔薄,脉左右弦滑细,左尺沉弱。
思考
经云 年四十而阴气自半也,患者年岁已高,肾阳虚弱,寒湿内生,寒主收引,性格急躁而刚,血脉紧张度增高可致收缩压增高,体质虚弱,舒张压偏低,脉压差偏大;肝肾虚寒,浊阴上逆,清阳被扰,头常沉闷不舒喜温细按,头冷汗出而下肢冷,易感冒而常疲乏,治疗应用温潜之法。病机为 阳虚水甚 浊阴上逆选方 真武汤温阳化水,代赭吴茱萸汤降逆浊阴。五苓散助阳化水,并佐以活血化瘀之品。
处方:制附子10 茯苓15 炒白术15 炒白芍20 吴茱萸20 红参10 桂枝10 泽泻30 猪苓10 柴胡10 干姜10 黄芩10 赤芍15 桃仁10 代赭石30 炙甘草10姜枣
3剂。隔日一剂。
患者年龄已高,身体较差,治疗为了改善体质,提高生命质量,尽力防患于未然。全面调理才是正题,不想局限于高血压一症,高血压只不过是诸症中的一个临床表现而已。本着患者的信任和配合,和作为医生的 责任心,一直对本病例进行思考,以寻求良法,西药没有什么良策,中医治法繁多,未成体系,按图索骥,难取治验,只能辩证论治,亲身实践探索了。
2009-5-19
5月6日处方:制附子10 茯苓15 炒白术15 炒白芍20 吴茱萸20 红参10 桂枝10 泽泻30 猪苓10 柴胡10 干姜10 黄芩10 赤芍15 桃仁10 代赭石30 炙甘草10姜枣 3剂。隔日一剂。

服药三剂,头闷稍有减轻,无上火之感,继服前方三剂;刻诊:头闷稍减,精神稍增,面色稍增光泽,服药后自觉胃脘有热感,但无不适;头仍易出汗,痰涎多质稀易咯,二便如前,舌质淡水滑有齿痕苔薄,右脉弦滑缓有力,寸关稍浮,尺小沉弱,左脉总按弦缓,寸关稍浮,尺单按沉弱。血压150|70mmHg.继用温潜法治疗。
处方:制附子15 茯苓20 炒白术15 炒白芍20 吴茱萸15 红参10 桂枝20 泽泻30 猪苓10干姜20 赤芍15 桃仁10 代赭石30 炙甘草10 厚朴6 桔红10 生山芋20怀牛膝20姜枣 3剂日一剂。
思考,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对高血压病仍未引起高度重视,大多数患者应用西药控制和改善症状,但效果不尽人意;前不久,我的一位朋友因高血压性脑干出血而病故,年仅四十来岁,实为可惜。对于中医治疗本病,短期疗效尚可,但远期疗效不得而知,从各种临床报道和医家经验来看,也说明了这一点。但是,我还是认为中医药对于改善高血压体质、减轻和消除高血压症状充满了希望,中医药在这方面是应该有效的,但疗程很长。   高血压这个概念是现代中医引用西医的诊断概念,中医多从“眩晕、头痛”论治;现代中医治疗本病多“辩证”和“辨病”相结合,无疑因为“辨病”而影响了“辩证”的所占份额,从而使治疗思路或多或少误入歧途。在中医治疗本病的辨证论治中,大多从“风、火、痰、瘀、阴虚阳亢”而论治,从温阳之法论治的病例较少,有些医家虽然也论述了高血压病“属阳虚不远辛温,阳虚眩晕非温降不除”的观点,但仍然谆谆教导:镇潜无效,才用温阳,而且万分嘱服:但用温阳药治疗高血压眩晕,确需辩证精当,方无弊端。因温阳药可助火升阳,通常会使血压升高,所以要掌握其辩证要点等。这里的问题就是:“因温阳药可助火升阳,通常会使血压升高”,这一不中不西的观点,又严重影响了中医应用温阳法治疗高血压眩晕头痛的思路,让好多医生不敢涉猎此法;但是,一些医家应用真武汤、附子汤治疗脾肾阳虚性眩晕,应用“吴茱萸汤或合黑锡丹”治疗肝经阳虚眩晕,应用“麻黄附子细辛汤”治疗少阴阳虚眩晕等成功案例告诉我们,治疗高血压病如同治疗其他疾病一样,应当遵从“辩证论治”的精神,不必拘泥西医诊断,才能取得好的效果。
2009-5-21
服药期间,头闷不舒继续改善,精神不错,面有光泽,偶有一过性(夜间)口干,无明显上火之症,夜间咯痰减少,二便如前,服药后胃脘仍有热感,血压09-05-20上午130|70mmHg--21上午130|70mmHg方中以真武吴茱萸汤温肾化水降浊阴,代赭沉潜降肝胃之气(辨病之考虑,常规理论认为高血压与肝密切相关,原以为用之会产生大便溏或次数多,但实际未有此现象)五苓散协助膀胱气化,桂枝茯苓汤活血化瘀,理饮汤温肺化痰饮。总之,以温补肺脾肾阳为本,化饮降浊为标治。
2009-5-22
三剂尽,晨起血压 左臂 120|65mmHg,右臂145|65mmHg,舌质淡苔薄水滑,右脉虚弦细,寸关稍浮,尺沉弱,左脉弦细,寸关稍浮,尺沉微弦。即用前方加减处方        制附子15 茯苓20 炒白术15 炒白芍20 吴茱萸15 红参10 桂枝20 干姜20 赤芍15 桃仁10 代赭石30 炙甘草10 厚朴6 桔红10 生山芋20  怀牛膝20姜枣 4剂隔日一剂。
2009-6-1
来电相告:服药期间,头闷不舒继续改善,精神好,咯痰也减少,睡眠也可,唯出现口干舌燥,头自汗较前甚,血压在130-70mmHg左右。处方需要思考。
处方 制附子10 茯苓20 炒白术15 炒白芍20 吴茱萸10 红参10 桂枝10 干姜10  代赭石30 炙甘草10 厚朴6 桔红10 生山芋30;怀牛膝20生龙骨30 生牡蛎30 芡实15姜枣 3剂隔日一剂。
来电相告:服药期间,头闷不舒继续改善,精神好,咯痰也减少,睡眠也可,唯出现口干舌燥,头自汗较前甚,血压在130-70mmHg左右。处方需要思考。处方 制附子10 茯苓20 炒白术15 炒白芍20 吴茱萸10 红参10 桂枝10 干姜10  代赭石30 炙甘草10 厚朴6 桔红10 生山芋30怀牛膝20生龙骨30 生牡蛎30 芡实15姜枣 3剂隔日一剂。
思考
1患者服用13剂温潜之药,始出现口干舌燥之象,而诸症改善,实属阳虚阴盛之体质,阳气俊补,难免阴不相济;
2脉象经常寸浮尺沉,有虚阳上越之象,合并浊阴上逆,“阳加于阴为之汗”,故头汗出,现天气炎热,腠理疏松,阳虚而不固阴,加之内补之阳升,浊阴之未降,故头自汗稍甚?
3继用代赭真武吴茱萸汤温阳潜阴,理饮汤协助温化寒饮,方中内涵来复汤而固元,以防温升太过。继续观察。
2009-6-9 10:23
来电相告,服药效果很好。又抓药继续服用中
09-06-28续诊,一直服药至今,头沉、疲乏明显改善,精神很好,咯痰减少,睡眠尚可,服药无任何不适反应;舌如前,脉左右弦缓滑,右脉浮弦,尺沉稍有力,左关弦尺弱。血压常在135/70mmHg处方如下制附子10 茯苓20 炒白术15 炒白芍20 吴茱萸10 红参10 桂枝15 干姜10炙甘草15 厚朴6 桔红10 生山芋30生龙骨30 生牡蛎30 熟地20 砂仁5姜枣
6剂隔日一剂。
后记:
该患者一直断断续续服中药治疗,症状和体质有所改善,但是血压一直不能保持正常值范畴,经常需要服用降压药协助,本人深感此病顽固和复杂及无奈。
 
RE: 从中医角度看高血压(转帖资料)

从中医的角度看高血压(转帖)
祖国医学虽没有高血压的病名,但根据高血压的症状表现:头痛,目眩,耳鸣,健忘,失眠,心悸,心烦,头面烘热热或脊背升火,神卷,腰膝酸软,下肢浮肿,足胫不温,小便频清,妇人带下清稀等,应属中医的眩晕,头痛,肝风,中风等证的范围。综合高血压的临床表现和中医治病原则高血压的病因及影响应从脏腑和气血入手来讲。 一 脏腑与高血压的关系
依据高血压的临床表现,不难发现高血压与肝,肾,脾,心,肺五脏有着密切的关系。很显然,高血压并不是一个脏腑的病症。它的病因和发展既受五脏的影响,又影响着肝肾脾心肺五脏的机制。
1肝脏与高血压
高血压与中医的肝关系非常密切。现在有些医家曾言,高血压其标在肝。肝脏为刚脏,以血为体,以气为用。血属阴,气属阳,故而肝脏体阴用阳。肝,其性喜条达,郁则化风化火,火郁日久肝阴耗损,阴不足则阳有余,势必造成阳亢,此即所谓气有余便是火,肝的病理表现有肝郁,肝火,肝阳上亢等类型

肝郁:长期的精神紧张抑郁会影响肝的疏泻功能,产生肝郁气滞,久郁则化火,从而导致高血压的一些临床症状的出现,张锡纯言“盖肝将军之官,中寄相火,骤用药敛镇之,泻之,而不能顺其性,其内郁之热,转挟所寄之相火,起反动之力也。”郁因是高血压的一个重要原因。“肝病头目眩肋交满”(《素问.标本病传论》)头痛两胁痛是肝郁辨证的要点。肝郁上冲,气逆的高血压应以疏肝为主。常用药:白芍,枳实,薄荷,青皮,佛手,郁金,钩藤,旋覆花,代赭石,牡蛎,,夏枯草等。
肝火形成的原因有两个:一是肝脏蕴热,二是肝气转化,即肝气化火。肝火性上炎,来势急速为实证。其火易伤阴血津液并影响其他脏腑。肝火上炎的临床表现:头痛如裂,目胀,面红,面热,双目红赤,口苦咽干,耳鸣,胸中烦热,急噪易怒,大便干结,舌红苔黄,脉弦滑有力,头部青筋暴露,拒按。治则当以清泻肝火为法。常用药:龙胆草,栀子,黄芩,柴胡,夏枯草等。
肝阳上亢;阴位于下而上承,阳位于上而下潜,阴阳交泰,水火交济。若肝肾之阴亏于下,不能涵养肝阳,则导致肝阳上亢,而出现眩晕。,肝阳上亢型的高血压在临床表现为上盛下虚。上盛指患者有头痛眩晕的表现。下虚指患者有腰膝酸软背痛的表现。其具体的临床表现:太阳穴,颞部和巅顶经常头痛,成钝性质,常伴眩晕,面色出现潮红,情绪激动,腰膝酸软,舌红脉弦。对于肝阳上亢一贯采取平息肝风的方法,方用天麻钩藤饮(天麻,钩藤,石决明,桑寄生,杜仲,栀于,黄芩,川牛膝,益母草,茯神,夜叉藤)等方剂治疗。
另外,需指出“病久肾阴愈亏,肝失所养,即而肝阴不足,易可导致肝阳上亢。”
肝火亢盛,肝阳上亢对高血压的发展的影响
肝火亢盛,肝阳上亢,灼伤阴血,内扰心神。有时肾阴不足,心神失养,神不守舍,虚阳浮动,不利于肝或的清泻或肝阳的平潜,使血压升高。另外,肝火亢盛,肝阳上亢,灼津成痰,形成痰火交织,风痰上扰,亦可以使血压高。
敛肝,临床上治肝之法有凉肝熄风,镇肝潜阳,滋补肝肾,养血平肝,益气养肝。在这些治疗方法中同时要注意敛肝,因为肝宜敛不宜散,宜补不宜伐。通过敛肝可以达到疏肝理气,滋阴补血,补虚祛实,平息肝炀肝风的目的,既敛虚热,又敛实热,达到良好的治疗高血压的效果。

2脾与高血压
脾司中气,主运化,性能升,恶湿并能统血;高血压中有一类是由于痰饮淤血阻滞脉络而引起的。其病理机制起始于痰浊内生,淤滞脉道,久则血行不畅。 。“夫痰即水也,其本在肾,其标在脾。在脾者,以饮食不化,土不制水也。夫观之强壮之人,任其多饮多食,则随食随化。未见其为痰也。唯不能食者,反生痰,以其脾虚不能化食也。”可以见脾虚痰多,脾虚者,食不化精而生膏脂,使人肥胖。肥胖超重是高血压的高危因素之一。另外,脾虚运化功能失调,升降失常,清浊相混,痰湿久郁而化热,热盛而生风,生风而动肝,既而发生血压升高。此外,减少主食忽略佐清淡富营养的原则,妄进膏脂厚味或过啖瓜果饮料,过服苦寒药物,使脾胃受伤都会使痰浊内生,浊脂害清,浊阴不降,也可以导致血压升高。
与脾有关的高血压类型症见头晕,嗜睡,头重如裹,心悸短气,胸胁胀满,倦怠无力,舌淡体胖,苔浊腻或滑润,脉沉弦滑。次类症状的治则当以温化痰饮。运脾分消。化痰泻浊。补益脾气为主。对于素体肥胖,形盛气衰并无热症者,方用半夏白术天麻汤合二陈汤;对于有热体瘦者,方用黄连温胆汤;对于饮象明显的,方用苓桂术甘汤合泽泻汤;对于以虚象为主的,方用六君子汤。
3心与高血压
心生血,主脉,司君火而藏神。高血压在心经的病理表现以心神失养、心肾不交为主,心主宰司神明,故灵枢说:心者五脏六腑之大主也,精神之舍也;人的精神状态意识思维活动都是由心来主持的,情绪变化七情得失精神障碍等异常的精神刺激则会导致心的功能发生障碍。就会出现失眠心悸等症状,心与五脏都有密切的关系,如果心肾之间失去平衡,阴虚则心火山炎,出现多梦遗精等心肾不交症状,此外,心火上盛会促进肝阳亢形成肝肾阴虚。在高血压的后期由于肝肾阴虚、心血不足、阴损及阳,心阳受到损伤,症见胸闷气短脉结代;无论肝火偏盛体质还是心火偏盛体质均发病。由于肝与心为母子之脏,肝寄相火,心存君火,同性相求互相影响,同时由于气血运行障碍,致使心脏得不到充养,而出现心悸.失眠.胸部刺痛为特征的真心痛 。
4肺与高血压
肺主气,肃降,并主治结。其在高血压病理上起两方面的作用:一,体现在气机的升降。肺与肝共同主持人体的气机的升降的平衡。肝气主升,肺气清肃下行,可平肝气,使升将得宜,气机舒畅。如果肺气肃降失职,肝木无制,必使升发太过,而阳不下伏。临床可以见到头晕头痛等症;二,指通调水道方面。肺为水之上源,机体的水液代谢谢的平衡及维持与肺的通调水道的作用密切相关。高血压的某些症状缘于风邪侵肺,肺失肃降,津液不能布化而成燥,燥气伤及木气,致使肝气抑郁不达。燥火与肝火上升而早成血压升高
5肾与高血压
肾为水火之脏,贮藏着五脏六腑的阴精,又蕴含着命门的真阳 ,主纳气,司二便为先天之本。肝肾二脏关系密切,肝有赖于肾脏的阴精滋养。肾脏的阴精亏虚,首先影响肝脏,导致肝阳上亢而出现高血压的标证。而反复的肝阳上亢,势必会损伤;其次肾脏的阴阳是相互依赖的,阴虚之后阳亦损亏,形成阴阳两虚。
阴阳失调是高血压的基本病机。:临床上阴阳失调引起的高血压可分为两类一是先天不足为主的肾气虚衰;二是气血亏损而导致的(气血亏损最终以肾虚为体现)肾虚。根据其虚衰程度不同有肾阴不足肾阳不足阴阳两虚之分。肾阴不足为主的,由于阴虚阳亢的病理变化,又有肝阳上亢和心肾不交的区别。二者以眩晕头胀面赤为主要症状,宜育阴潜阳,方用建瓴汤和天麻钩藤饮等。后者以心悸失眠多梦,遗精,月经不调,腰膝酸软为特征,宜育阴潜阳,宁心安神。在降压的同时,加酸枣仁.柏子仁等安神之药,可选交泰丸,黄连阿胶汤,天王补心丹等。肾阳不足为主的,可有面色苍白,听力减弱,小便频,男子滑精早泻或阳痿,女子月经不调或宫冷不育,腰膝酸软。有此类症状的宜补肾阳,方用金贵肾气丸和二仙汤等。在肾阴虚和肾阳虚之间由于阴阳互根的原理,往往见肾阴阳两虚证,其表现肾阴虚和肾阳虚的特点,可见精神呆滞,腰膝酸软,行动迟缓,夜间多尿,肢冷水肿,舌薄白,脉沉细弱。此宜育阴助阳,方用左归丸合右归丸,桤菊地黄汤等。
肾阴和肾阳的关系可用张景岳的话论述“夫人生于阳,而根于阴,根本衰,则人必病,根本败,则人必危。所谓根本者,即真阴也。人知阴虚一,而不知阴虚有二。如阴中之水虚,则多热多燥,而病在精血。阴中之火虚,则多寒多滞,而病在神气。若水火俱弊,难为力矣。
在高血压上,肝和肾关系密切,肝肾阴虚也是高血压的一个类型。肝肾阴虚,水不涵木,风阳升动,见头晕目眩,耳鸣,心烦失眠,多梦,腰膝酸软,肢体麻木,口渴咽干,舌红少苔,脉弦而细等。治则宜滋肾柔肝,方用大补阴丸(龟板.熟地.知母.黄柏.猪骨髓.白蜜)滋生清阳汤(生地.石决明.磁石.石斛.寸冬.丹皮.甘菊.柴胡.天麻.桑叶)六味地黄丸(熟地.知母.黄柏.生地.山茱萸.山药.泽泻.枸杞.丹皮.茯苓.菊花
6五脏生克对高血压的影响
高血压病位以肝为主,涉及五脏。肝藏血,气郁血耗则阳化生风,风火扰心,木克脾土,脾病生痰。肝肾同源,水不涵木,虚阳上亢而感头晕头痛,甚至化热生风,上扰清窍。肾水不足,水火不济,心火亢盛或肝火上扰心神而心神不宁。此即无脏对高血压的影响。
高血压的发病途径有三;一始于肾经主要指有先天因素所致的素体阴虚或素体阳虚而言,当在某些诱因的作用下激发了机体存在的病理因素而发病;二始于肝经,不论情志环境年龄等因素,均可触动肝中的阳气阴阳失调而发病;三始与脾,多因饮食不调或素体脾虚而食不化,精聚脂成痰,痰滞血郁,痰郁互结,气血供求不平衡而发病
总之高血压”变动在肝,根源在肾,关键在脾,涉及五脏。“
二气血与高血压
气血学说为”血是在气的推动下,循经脉而环周不息的,所以’气为血之帅“气则依附于有形之血,血旺则气足,血虚则气弱,所以”血为气之母”气血保持在一定的生理性动态平衡时,气血的运行能保证人体脏腑组织器官的濡养之需,生命得以维持,称为“气血冲和”若平衡受到破坏则出现相应的病理变化。如血虚气弱导致血压低,气盛血逆在血压高。气逆血虚血淤均可导致高血压临床经常见气嘘血淤导致的高血压,
1气虚与高血压
气虚则血行无力,血流不畅,久而成淤。气虚则运化无力,膏粱厚味变生痰浊,乃至气虚痰淤互为因果‘如果脂浊黏附于脉络血管络道狭窄遂生高血压,也可变生它疾。临床所见气虚夹淤即是高血压并发心脑肾眼病变的诱因。气虚夹淤是高血压的病机之一
气虚所致的高血压的临床表现:头昏而沉,全身乏力,口干,四肢麻木,视物模糊,舌红苔薄白,根微腻,脉细涩,治则宜补气去淤,长用药;水蛭.黄芪.丹参.山查.浠茜草.地龙.当归.川芎.泽泻。
2血淤与高血压
血运行于经脉,应当是流畅无阻的,一旦血或经脉发生病变则血的运行受到影响形成血淤,其病机多是气病为始有实及虚;气虚则血行不畅形成血郁,进而日久成淤久病入络。另外血郁则头痛、失眠、头重脚轻肢体麻木甚至手足震颤 出现血淤风证的高血压证型,血淤风证一血淤为因,肝风为果,肾为根本
血淤风证的辨证关键有三;一辩面目,凡肝风之证而见面目红赤灰暗、赤红纹理分明或眼有红丝白睛充血为血淤风证;二查舌质,凡肝风之证而见舌质紫暗或有紫气舌下静脉充盈青紫或舌有淤斑淤点为血淤风证,三,脉象。弦为肝之主脉,淤证脉一贯为涩,反呈弦的为血淤风证
治则宜活血化淤,方用血府逐淤汤、大黄蛰虫丸常用药;丹参赤勺桃仁红花川芎水蛭蠓虫五灵脂地鳖虫
 
RE: 从中医角度看高血压(临床资料)

无法粘贴。
 

附件

回复 1# 达夫


收藏慢慢来读
是该很系统的一个个来学习下常见病的治疗了
 


上文复制来自网络,错字多,标点乱,章节混掺,不是作者原文,本人稍于整理,从而体会作者的思路或受启发。
 
病要一个个来学。
虽然高血压不是中医的一个病名,但这一物理指标多与临床表现相应,与脉证相应,引用来作为疗效的说明和参考,还是很有意义的。
 
多谢达夫提供资料。
 
李士懋:高血压可因外周血管痉挛,外周阻力增高而引发,此与寒凝血脉收引凝泣,出现脉弦紧拘滞的痉脉,机制是相通的,解除寒邪之凝泣,痉脉转为舒缓,推想可降低外周血管阻力,从而降低血压虽无远期追踪观察,但短期显效或有效是肯定的。


陈潮祖:脾肾阳虚,气化不行,水饮停于少阳三焦,血管夹层和其脉外间隙,血管肿胀,官腔变窄,以致血压升高..古谓水饮者,其脉必弦;水邪上逆,上干清阳则眩,既是指此言也



https://www.tcmbe.com/threads/41265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