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子·儒效》曰:“千举万变,其道一也。”
对于初学中医者而言,在分析病例的时候难免会将病人医案中列出的证与某个方子中的证候进行对照,然后处方。我在来渭南之前经常上论坛,尝试分析别人写的医案,当时我就是这样证-证对照的。可是过程中我发现同一个证在很多病人身上都会出现或者可能出现,可是处方却多样。如果就这么去对照,很多处方都显得“似是而非”“模棱两可”, 处方后的效果自然无法保证。这样对照不仅麻烦不说,而且我认为很死板。同时我又认为几千年发展的中医不应该是“死板的”,而应该是“灵活的”。
在北京的时候,我喜欢浏览不同的中医论坛、不同人写的帖子。当时,“病机”这个字眼对于我已经不是一个陌生的词-“病机乃疾病发生发展的机制”,关键是我还是不知道病机到底是什么、如何去抓病机。
来渭南的头一个月,白天临床跟诊,晚上9点至11点孙老师给我们讲伤寒。老师在讲伤寒的过程中总强调看伤寒论要学会抓住病机。老师在临床中也经常告诉我们:“抓病机,根据病机用药”。每天上午八点半或九点我就去老师诊所,一有机会我就坐在老师身边看处方、抄方子,不懂的地方我就询问(我太爱问问题了,感谢老师的不厌其烦),似乎我也懵懂地知道如何通过症候群去分析疾病的病机了。原来通过分析病人的证候群,再结合病人的体质、面色、唇色、手心的颜色等等是可以知道病机的。通过一段时间的临床,突然,我明白了,那这样,面对复杂多样的病情,我们就简单了:面对不同的病,如果病机相同就可以用同样的方子随证加减。比如:大青龙汤,只要抓住病机“有内热”都可以用大青龙加减,其治法是发表泻热。这样不仅可以治疗咳喘、筋骨肌肉疼痛、中风还可以治疗失眠。这些看起来好像和伤寒论中治疗太阳中风的于大青龙有别,但要值得注意和思考的是,伤寒论教会我们的应该是如何识别病机而不仅仅是对证处方。伤寒论第38条:太阳中风,脉浮紧,发热恶寒,身疼痛,不汗出而烦躁者,大青龙汤主之。
越婢和麻杏石甘的治法是清热泻肺,病机是“有肺热”就可以用。麻杏石甘治疗咳喘就不用说了。而且,越婢汤善于治疗头面及上焦的浮肿及肿胀的原因就是与“肺”相关。肺主一身之气,肺清则气行,肺浊则气壅;肺主皮毛、宣发水液,肺热而津不行也。
茯苓饮用于通降阳明之“胃实证”;外台茯苓饮用于通降阳明之“脾虚证”;连理汤用于胃热脾寒之脾虚证;平胃散用于脾胃湿证等等。
当我把我对病机的理解以及根据病机处方的思路跟孙老师讲后,孙老师对此表示赞同。而且孙老师认为对我这样的初学者,就需要这样一个一个记住方子对应的病机,积少成多,将来就能灵活运用了。
未完,待续
对于初学中医者而言,在分析病例的时候难免会将病人医案中列出的证与某个方子中的证候进行对照,然后处方。我在来渭南之前经常上论坛,尝试分析别人写的医案,当时我就是这样证-证对照的。可是过程中我发现同一个证在很多病人身上都会出现或者可能出现,可是处方却多样。如果就这么去对照,很多处方都显得“似是而非”“模棱两可”, 处方后的效果自然无法保证。这样对照不仅麻烦不说,而且我认为很死板。同时我又认为几千年发展的中医不应该是“死板的”,而应该是“灵活的”。
在北京的时候,我喜欢浏览不同的中医论坛、不同人写的帖子。当时,“病机”这个字眼对于我已经不是一个陌生的词-“病机乃疾病发生发展的机制”,关键是我还是不知道病机到底是什么、如何去抓病机。
来渭南的头一个月,白天临床跟诊,晚上9点至11点孙老师给我们讲伤寒。老师在讲伤寒的过程中总强调看伤寒论要学会抓住病机。老师在临床中也经常告诉我们:“抓病机,根据病机用药”。每天上午八点半或九点我就去老师诊所,一有机会我就坐在老师身边看处方、抄方子,不懂的地方我就询问(我太爱问问题了,感谢老师的不厌其烦),似乎我也懵懂地知道如何通过症候群去分析疾病的病机了。原来通过分析病人的证候群,再结合病人的体质、面色、唇色、手心的颜色等等是可以知道病机的。通过一段时间的临床,突然,我明白了,那这样,面对复杂多样的病情,我们就简单了:面对不同的病,如果病机相同就可以用同样的方子随证加减。比如:大青龙汤,只要抓住病机“有内热”都可以用大青龙加减,其治法是发表泻热。这样不仅可以治疗咳喘、筋骨肌肉疼痛、中风还可以治疗失眠。这些看起来好像和伤寒论中治疗太阳中风的于大青龙有别,但要值得注意和思考的是,伤寒论教会我们的应该是如何识别病机而不仅仅是对证处方。伤寒论第38条:太阳中风,脉浮紧,发热恶寒,身疼痛,不汗出而烦躁者,大青龙汤主之。
越婢和麻杏石甘的治法是清热泻肺,病机是“有肺热”就可以用。麻杏石甘治疗咳喘就不用说了。而且,越婢汤善于治疗头面及上焦的浮肿及肿胀的原因就是与“肺”相关。肺主一身之气,肺清则气行,肺浊则气壅;肺主皮毛、宣发水液,肺热而津不行也。
茯苓饮用于通降阳明之“胃实证”;外台茯苓饮用于通降阳明之“脾虚证”;连理汤用于胃热脾寒之脾虚证;平胃散用于脾胃湿证等等。
当我把我对病机的理解以及根据病机处方的思路跟孙老师讲后,孙老师对此表示赞同。而且孙老师认为对我这样的初学者,就需要这样一个一个记住方子对应的病机,积少成多,将来就能灵活运用了。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