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2021年4月起,论坛网上药店重新开放!详情查看
  • 从2023年10月10日开始,华夏中医论坛启用备用域名tcmbe.com 详情查看
  • 关于论坛电子书等资源下载权限的说明!详情查看
  • 论坛官方2000人QQ群,欢迎加入!详情查看
  • 对所有可能涉及版权的资源,论坛均不再公开展示!详情查看

王洪图:黄帝内经灵枢白话解

【原文】膀胱出于至阴,至阴者,足小指之端也,为井金;溜于通谷,通谷,本节之前外侧也,为荥;注于束骨,束骨,本节之后,陷者中也,为腧;过于京骨,京骨,足外侧大骨之下,为原;行于昆仑,昆仑,在外踝之后,跟骨之上,为经;入于委中,委中,胭中央,为合,委而取之。足太阳也。【提要】本段讲足太阳膀胱经所属的五输穴和原穴的部位所在。

【白话解】膀胱经的脉气,开始于至阴穴,至阴穴的部位在足小趾外侧、距离趾甲一分许的地方,它被称为井穴,在五行归类中属金。脉气从井穴出发之后,流于通谷穴,通谷穴的部位在足小趾外侧本节前的凹陷中,它被称为荥穴。脉气由此灌注于束骨穴,束骨穴的部位在足小趾外侧本节后的凹陷中,它被称为输穴。脉气由此通过于京骨穴,京骨穴的部位在足外侧大骨下方赤白肉际处的凹陷中,它被称为原穴。脉气由此行于昆仑穴,昆仑穴的部位在足外踝后方、跟骨上方的凹陷中,它被称为经穴。脉气由此过人于委中穴,委中穴的部位在膝部胭横纹中央处,它被称为合穴,取穴时要屈膝才能取准它的位置。这就是足太阳膀胱经所属的五输穴和原穴。

【按语】《灵枢·九针十二原》篇曾指出五脏六腑有十二原,而五脏之原,实际就是五脏的输穴,所以《难经·六十六难》说"十二经皆以输为原",这说明输原之气是相同的。古人认为"原"是十二经的根本,而三焦之气"经历五脏六腑",为"原气之别使",所以《六十六难》又指出"三焦所行之输为原"。
 
【原文】胆出于窍阴,窍阴者,足小指次指之端也,为井金溜于侠溪,侠溪,足小指次指之间也,为荥;注于临泣,临泣,上行一寸半陷者中也,为腧;过于丘墟,丘墟,外踝之前下,陷者中也,为原。行于阳辅,阳辅,外踝之上,辅骨之前,及绝骨之端也,为经;入于阳之陵泉,阳之陵泉,在膝外陷者中也,为合,伸而得之。足少阳也。

【提要】本段讲足少阳胆经所属的五输穴和原穴的部位所在。

【白话解】胆腑的脉气,开始于窍阴穴,窍阴穴的部位在第四足趾末端的外侧,距离趾甲一分许的地方,它被称为井穴,在五行归类中属金。脉气从井穴出发之后,流于侠溪穴,侠溪穴的部位在足小趾次趾之间、本节前的凹陷中,它被称为荥穴。脉气由此灌注于临泣穴,临泣穴的部位,在侠溪穴上行一寸五分、足小趾次趾本节后的凹陷中,它被称为输穴。脉气由此通过于丘墟穴,丘墟穴的部位在足外踝前下的凹陷中,它被称为原穴。脉气由此行于阳辅穴,阳辅穴的部位在足外踝上四寸、辅骨之前、绝骨末端的地方,它被称为经穴。脉气由此进入于阳陵泉穴,阳陵泉穴的部位在膝下一寸、外辅骨头前下方的凹陷中,它被称为合穴,取穴时要伸展下肢才能取准此穴。这就是足少阳胆经所属的五输穴和原穴。
 
【原文】胃出于厉兑,厉兑者,足大指内次指之端也,为井金;溜于内庭,内庭,次指外间也,为荥;注于陷谷,陷谷者,上中指内间上行二寸陷者中也,为腧;过于冲阳,冲阳;足附上五寸陷者中也,为原,摇足而得之;行于解溪,解溪,上冲阳一寸半陷者中也,为经;入于下陵,下陵,膝下三寸,腑骨外三里也,为合复下三里三寸为巨虚上廉,复下上廉三寸为巨虚下廉也,大肠属上,小肠属下,足阳明胃脉也,大肠小肠,皆属于胃,是足阳明也。

【提要】本段讲足阳明胃经所属的五输穴和原穴以及上、下巨虚穴的部位所在。

【白话解】胃腑的脉气,开始于厉兑穴,厉兑穴的部位在足大趾内侧、第二足趾的前端(距离趾甲角一分处),它被称为井穴,在五行归类中属金。脉气从井穴出发之后,流于内庭穴,内庭穴的部位在第二足趾之外侧的本节前的凹陷中(即次趾与中趾合缝处的赤白肉际上),它被称为荥穴。脉气由此灌注于陷谷穴,陷谷穴的部位在足中趾次趾之间、内庭上二寸、本节后方的凹陷中(即第二、第三跖骨骨间缝中),它被称为输穴。脉气由此通过于冲阳穴,冲阳穴的部位在足跗上五寸(即骨间动脉处)的凹陷中,它被称为原穴,取穴时要摇动足部才能取准此穴。脉气由此行于解溪穴,解溪穴的部位在冲阳后一寸五分、足跗关节上的凹陷中,它被称为经穴。脉气由此人于下陵穴,所谓下陵穴,就是在膝眼下三寸、胫骨外缘处的足三里穴,它被称为合穴。由此再向下,在足三里穴下三寸的地方,就是上巨虚穴;再向下,在上巨虚穴之下三寸的地方,就是下巨虚穴。大肠的脉气寄属于上巨虚穴,小肠腑的脉气则寄属于下巨虚穴,这两个穴位都是属于足阳明胃经的腧穴,所以大肠和小肠都与胃相联系,脉气相通。这就是足阳明胃经所属的五输穴和原穴等的概况。
 
【原文】三焦者,上合手少阳,出于关冲,关冲者,手小指次指之端也,为井金;溜于液门,液门,小指次指之间也,为荥注于中渚,中渚,本节之后陷者中也,为腧;过于阳池,阳池,在腕上陷者之中也,为原;行于支沟,支沟,上腕三寸,两骨之间陷者中也,为经入于天井,天井,在肘外大骨之上陷者中也,为合,屈肘乃得之三焦下腧,在于足大指之前,少阳之后,出于胭中外廉,名日委阳,是太阳络也。手少阳经也。三焦者,足少阳太阴(一本作)之所将,太阳之别也,上踝五寸,别入贯揣肠,出于委阳,并太阳之正,入络膀胱,约下焦,实则闭癃,虚则遗溺,遗溺则补之,闭癃则泻之。

【提要】本段讲手少阳三焦经所属的五输穴、原穴以及下腧穴的概况。

【白话解】三焦腑贯穿于胸腹腔上中下三部,向上与手少阳三焦经相连。它的脉气,开始于关冲穴,关冲穴的部位在小指外侧的无名指的前端(距离指甲角一分许的地方),它被称为井穴,在五行归类中属金。脉气从井穴出发之后,溜于液门穴,液门穴的部位在小指与无名指的歧缝之间,它被称为荥穴。脉气由此灌注于中渚穴,中渚穴的部位在本节之后(即第四、第五掌指关节之后缘)、两骨之间的凹陷中,它被称为输穴。脉气由此通过阳池穴,阳池穴的部位在手腕背侧横纹的凹陷中,它被称为原穴。脉气由此行于支沟穴,支沟穴的部位在腕后三寸、两骨之问的凹陷中,它被称为经穴;脉气由此进入于天井穴,天井穴的部位在肘外侧大骨上方的凹陷中(即肘尖直上一寸处的关节凹陷中),它被称为合穴;取穴时要屈肘才能取到此穴。三焦经的分布虽是由手至头,但有一个和它脉气相通并由其所主而位于足部的下腧穴(即下合穴),其脉气在足太阳膀胱经之前,上行足少阳胆经之后,别出于膝胭正中外一寸处的两筋之间的凹陷处,叫做委阳穴,它也是足太阳膀胱经的络穴以及足太阳膀胱经之络脉所别出的地方。以上所述,就是手少阳三焦经所属的五输穴、原穴以及下腧穴的概况。由于。三焦和肾、膀胱有密切的关系,而且三焦的下腧穴是足太阳膀胱经的别络所出之处,它的脉气在足踝上方五寸处从本经分出而进入并贯穿小腿肚,再从委阳穴出于体表并由此并人足太阳膀胱经的本经,然后进人腹腔内与膀胱相连,以约束下焦,因此委阳穴所主治的证候,就包括因为三焦气化异常而见的属于膀胱病证的病变,如邪入三焦所致的小便不通之类的实证以及三焦虚弱所致的小便不禁之类的虚证。属虚的当用补法治之;而属实的当用泻法治之。

【按语】 1.在于足大指之前"足大指"三字,张介宾、马莳等根据经脉的循行系统都认为是"足小指"之误,因为足小指属于足太阳膀胱经,这种见解是有道理的。但是考本经《邪气脏腑病形》篇"三焦病者,候在足太阳之外大络,大络在太阳少阳之间",又考《甲乙经》云"委阳,三焦下辅腧也,在足太阳之前,少阳之后,出于胭中外廉两筋间,承扶下六寸,此足太阳之别络也",则可见"足大指"当系"足太阳"之误,应更正为"足太阳之前"较为妥帖。
 
2.足少阳太阴之所将"太阴"的"阴"字,马莳等认为是"阳"字之误,主张更正为"太阳"。张介宾虽认为此处乃是"三焦属肾与膀胱"之意而应作"少阴太阳",但也是肯定"太阴"之说是错了。本句的翻译,从张氏之说。将,是相偕同行之意,也就是指相互间有着密切的联系。

【原文】手太阳小肠者,上合手太阳,出于少泽,少泽,小指之端也,为井金;溜于前谷,前谷,在手外廉本节前陷者中也,为荥;注于后溪,后溪者,在手外侧本节之后也,为腧;过于腕骨,腕骨,在手外侧腕骨之前,为原;行于阳谷,阳谷,在锐骨之下陷者中也,为经;入于小海,小海,在肘内大骨之外,去端半寸陷者中也,伸臂而得之,为合。手太阳经也。

【提要】本段讲手太阳小肠经所属的五输穴和原穴的部位所在。

【白话解】手太阳小肠腑,位居腹部,而它的经气向上合于手太阳经。它的脉气,开始出少泽穴,少泽穴的部位在手小指前端的外侧部,它被称为井穴,在五行归类中属金。脉气从井穴出发之后,流于前谷穴,前谷穴的部位在手小指外侧本节前的凹陷中,它被称为荥穴。脉气由此灌注于后溪穴,后溪穴的部位在手小指外侧本节后的凹陷中,它被称为输穴。脉气由此通过于腕骨穴,腕骨穴的部位在手外侧腕骨前方的凹陷中(即第五掌骨与钩状骨两骨接合处),它被称为原穴。脉气由此行于阳谷穴,阳谷穴的部位在掌后锐骨下方的凹陷中,它被称为经穴。脉气由此进入于小海穴,小海穴的部位在肘内侧距离大骨外缘五分处的凹陷中(即肘部尺骨鹰嘴突起之尖端与肱骨内上髁之间),取穴时要伸展手臂才能取准此穴,它被称为合穴。这就是手太阳小肠经所属的五输穴和原穴。
 
【原文】大肠上合手阳明,出于商阳,商阳,大指次指之端也,为井金溜于本节之前二间,为荥注于本节之后三间,为腧;过于合谷,合谷,在大指歧骨之间,为原;行于阳溪,阳溪,在两筋间陷者中也,为经入于曲池,在肘外辅骨陷者中,屈臂而得之,为合,手阳明也。是谓五脏六腑之腧,五五二十五腧,六六三十六腧也。六腑皆出足之三阳,上合于手者也。

【提要】本段讲手阳明大肠经所属的五输穴和原穴的部位所在。

【白话解】大肠腑位居于下,而它的经气向上合于手阳明经。它的脉气,开始于商阳穴,商阳穴的部位在手大拇指内侧食指的前端外侧部,它被称为井穴,在五行归类中属金。脉气从井穴出发之后,流于食指桡侧本节前方凹陷中的二间穴,它被称为荥穴。脉气由此灌注于食指桡侧本节后方凹陷中的三间穴,它被称为输穴。脉气由此通过于合谷穴,合谷穴的部位在手拇指和食指的掌骨之间(即第一、二掌骨之间),它被称为原穴。脉气由此行于阳溪穴,阳溪穴的部位在腕关节桡侧、两筋之间的凹陷中,它被称为经穴。脉气由此进入于曲池穴,曲池穴的部位在肘外辅骨内的凹陷中(即屈肘时,肘横纹头处),取穴时要屈肘才能取准此穴,它被称为合穴。这就是手阳明大肠经所属的五输穴和原穴。以上所说的,就是五脏六腑的脉气出入流注所经过的主要腧穴。五脏各有五穴,共二十五个腧穴;六腑各有六穴,共三十六个腧穴。六腑的经气都出于足太阳、足阳明、足少阳这三条阳经,而同时其中的三焦腑、大肠腑、小肠腑的经气又向上和手三阳经分别相合。这样就使每腑都有其相应的经脉,同时相互之间还构成了紧密的联系。
 
【原文】缺盆之中,任脉也,名日天突;一次任脉侧之动脉,足阳明也,名日人迎;二次脉手阳明也,名日扶突三次脉手太阳也,名日天窗四次脉足少阳也,名日天容;五次脉手少阳也,名日天牖;六次脉足太阳也,名日天柱;七次脉颈中央之脉,督脉也,名日风府。腋内动脉手太阴也,名日天府。腋下三寸,手心主也,名日天池。

【提要】本段按先后的排列顺序,详述手足三阳经与任、督二脉在颈项间要穴的部位及名称。

【白话解】在左右缺盆之间的正中线(视为第一行),就是任脉的天突穴。天突穴两旁的第二行经脉上的穴位,贴近于任脉之侧的动脉搏动处,属于足阳明胃经,叫做人迎穴。人迎穴之外的第三行经脉上的穴位(即人迎后一寸五分处),属于手阳明大肠经,叫做扶突穴。扶突穴之外的第四行经脉上的穴位(即扶突后一寸处),属于手太阳小肠经,叫做天窗穴。天窗穴之后的第五行经脉上的穴位(上出天窗之外,颈中已无穴),属于足少阳胆经,叫做天容穴(天容穴,今系手太阳经之腧穴)。天容穴之后的第六行经脉上的穴位,属于手少阳三焦经,叫做天牖穴。天牖穴之后的第七行经脉上的穴位,属于足太阳膀胱经,叫做天柱穴。天柱穴之后居于颈之中央的第八行经脉上的穴位,属于督脉,叫做风府穴。至于在腋内的动脉搏动处的穴位,属于手太阴肺经,叫做天府穴。另外,在腋下三寸(乳头旁一寸)的穴位,则属于手厥阴心包络经,叫做天池穴。

【按语】次脉足少阳也,名日天容天容穴现今是属于手太阳小肠经的腧穴,但本篇将其归于足少阳胆经,且下文明确指出"足少阳在耳下曲颊之后"(此处为现今之天容穴所在)。张介宾怀疑现今的天容穴在古代是归属于足少阳胆经的,这种见解较为合理。
 
【原文】刺上关者,口去[1]不能欠[2]刺下关者,欠不能日去。刺犊鼻者,屈不能伸;刺两关者,伸不能屈。足阳明挟喉之动脉也,其腧在膺[3]中。手阳明次在其腧外,不至曲颊[4]一寸。手太阳当曲颊。足少阳在耳下曲颊之后。手少阳出耳后,上加完骨之上。足太阳挟项大筋之中发际。阴尺动脉[5]在五里,五腧之禁也。

【提要】本段补充说明取上关、下关的方法及手足三阳经在颈项间要穴的部位、名称。

【注释】[1]眩音区,指张口的样子。

[2]欠指闭口的样子。

[3]膺音英,即指胸前两旁的高处。

[4]曲颊即指下颌角。

[5]阴尺动脉即指尺泽穴的动脉,在此用做手五里穴的代称。马莳说尺泽穴是手太阴肺经的动脉所在;尺泽穴上方三寸有动脉的地方,即肘上三寸向里、大脉的中央处,有一个穴位叫五里穴,属于手阳明大肠经,这个穴位禁刺。

【白话解】针刺上关穴(即客主人穴)时,要张口才能发现穴位所在的凹陷,所以应张口取穴,不能闭口。针刺下关穴时,要闭口才能发现穴位所在的凹陷,开口则凹陷消失,所以应闭口取穴,不能张口。针刺犊鼻穴,要屈膝才能发现穴位所在的凹陷,所以应该屈膝取穴,不能伸展。针刺内关穴和外关穴,应该伸展手臂取穴,不能弯曲。

足阳明胃经的人迎穴位于结喉两旁的动脉搏动处,与之脉气相通的该经腧穴还分布在胸壁之中。其次是手阳明大肠经的扶突穴,它在足阳明经的人迎穴之外(人迎穴后一寸五分处),但还不到曲颊,而在曲颊下一寸的地方。由此旁开是手太阳小肠经的天窗穴,它的位置正当下颌角下方(扶突后一寸)动脉搏动处的凹陷中。由此斜向上是足少阳胆经的天容穴(属手太阳小肠经),它的部位在耳下部、下颌角的后方(当天窗穴上一寸,微前方的凹陷中)。由此旁开是手少阳三焦经的天牖穴,它的部位在耳后方,在该处向上有完骨穴在它的上方。由此旁开是足太阳膀胱经的天柱穴,它的部位在项部大筋外侧沿发际的凹陷中。

属于阴的尺动脉,在手阳明大肠经的五里穴的部位上,误刺该穴,会使井、荥、腧、经、合五输穴所内行的脏气衰竭,所以是一个禁用针刺的穴位。

【按语】本节意在补充前文"缺盆之中,任脉也,名日天突,"等句的意义,详述每一行次中各穴的部位所在,应与上文互参。

五里穴是古今临床上医家所公认的禁针穴位。《灵枢·小针解》篇"夺阴者死,言取尺之五里五往者也"。就说明了误刺五里穴的严重后果。
 
【原文】肺合大肠,大肠者,传道之府。心合小肠,小肠者,受盛之府。肝合胆,胆者,中精之府[1]脾合胃,胄者,五谷之府。肾合膀胱,膀胱者,津液之府也。少阳属肾,肾上连肺,故将两脏[2]。三焦者,中渎[3]之府也,水道出焉,属膀胱,是孤之府也。是六腑之所与合者。

【提要】本段讲六腑与五脏的表里配属关系以及六腑各自的作用。

【注释】[1]胆者,中精之府此句说明胆是贮藏胆汁的脏器。六腑中除了胆以外,都是贮藏或转输浊物的脏器,只有胆腑中的胆汁清而不浊,故称胆为中精之府。

[2]故将两脏将,音降,统帅的意思。将两脏,就是指肾脏统属三焦与膀胱二个水腑。

[3]中渎渎,水道。三焦是人体内主气化而通调水道的一个腑,它除了运化水谷精微之外,其主要的功能就是通调全身的水道,所以称之为中渎之府。

【白话解】肺和大肠相表里,大肠是输送糟粕、排泄粪便的腑;心和小肠相表里,小肠是接受胃所下移的腐熟的水谷,并分别水液和糟粕的腑;肝和胆相表里,胆是贮藏和排泄胆汁的腑;脾和胃相表里,胃是受纳、消化食物的腑;肾和膀胱相表里,膀胱是蓄积和排泄水液的腑。手少阳三焦隶属于肾,而肾脏的经脉又上连于肺,肺能通调水道,所以肾脏能统率三焦与膀胱两个水腑而主水液代谢谢。三焦是全身水液通行的路径,有疏通水道的作用,它还下通膀胱,和膀胱有直接的联系。不过如上所说的,肺心肝脾肾五脏都各有一腑与之相表里,在六腑之中,惟有三焦没有配属,所以称它为孤腑。以上就是六腑导百睥的妻电醉屉羊乏。

【按语】本节列举了脏与腑之间的表里配属关系,来说明人体脏腑相互依存的整体性。特别是对肾、肺、膀胱、三焦调节水道的作用,有进一步的论述。脏腑的功能都是以五脏为主的,脏是统帅腑的。肾是水脏,统帅膀胱、三焦两个水腑,与这一理论是相符的。因五脏六腑都是相表里的,都属于内脏,所以把"将两脏"中的"两脏"释作"膀胱和三焦两腑"
 
【原文】 春取络脉诸荥大经分肉[1]之间,甚者深取之,间[2]者浅取之。夏取诸腧孙络[3]肌肉皮肤之上。秋取诸合,余如春法。冬取诸井诸腧之分,欲深而留之。此四时之序,气之所处,病之所舍,藏之所宜。转筋者,立而取之,可令遂已。痿厥者,张而刺之,可令立快也。

【提要】本段叙述不同季节针刺所宜选取的不同部位以及针刺治疗转筋病、痿厥病所应选用的体位。

【注释】[1]大经分肉大经,即指经脉;分肉,即指肌肉之间的间隙。

[2]间即指疾病轻浅,与"甚"相对。

[3]孙络是最细小的支络,像网一样联系于诸经之间。

【白话解】在春天进行针刺时,宜取用浅表部的络脉、十二经的荥穴以及大经的分肉之间的部位,病情严重的则可深刺之,病情轻微的就应浅刺之;在夏天进行针刺时,宜取用十二经的输穴、孙络以及浮现在肌肉皮肤表面的浅表部位;在秋天进行针刺时,宜取用十二经的合穴,而其余的方面,就如同春天用的刺法一样,也宜于取用大经分肉之间的部位,根据病情的轻重,或浅或深地进行针刺;在冬天进行针刺时,宜取用十二经的井穴以及各经的输穴或背腧穴之类,同时还要深刺并留针。这些针刺方法都是为了顺应于四时气候演变的次序、经气应于四时而不同的流注部位、病邪在四季的不同居留部位以及五脏在四时的不同特性而采用的。至于治疗转筋病,要让患者站立着取穴针刺,就可以使痉挛的症状迅速消除。至于治疗四肢偏废的痿厥病,要让患者仰卧并伸展四肢后再进行针刺,就可以使气血的运行畅通而立即出现轻快的感觉。
 
小针解第三


^【题解】本篇是将《灵枢·九针十二原》中有关讨论运用小针(微针)问题的内容,按其原文顺序,择要加以解释,并作进一步的注解和补充说明,所以篇名为"小针解"。

【原文】所谓易陈者,易言也。难入者,难著于人也。粗守形者,守刺法也。上守神者,守人之血气有余不足,可补泻也。神客者,正邪共会也。神者,正气也。客者,邪气也。在门者,邪循正气之所出入也。未睹其疾者,先知邪正何经之疾也。恶知其原者,先知何经之病所取之处也。

【提要】本段解释"小针之要"部分内容的含义。

【白话解】所谓"易陈"的意思,是说运用小针的关键说起来是很容易的。"难入"的意思,是说它的精微之处是不显著的,是不容易使人明白的。"粗守形"的意思,就是指水平低劣的医生,仅是机械地拘守刺法来进行针刺。"上守神"的意思,就是指高明的医生,能够辨别病人的血气盛衰虚实情况,而分别施用补法和泻法。"神客"的意思,就是说邪气与正气共同留于血脉中,相互抗争,而产生多种多样的疾病。"神"指正气而言,"客"指邪气而言。"在门"的意思,就是说邪气循着正气所出入的门户侵入人体,内外上下无所不至。"未睹其疾"的意思,就是指没有诊明症状的性质、病邪的所在,就漫无目标地进行医治是不对的;要进行针刺就必须首先明了邪正虚实以及病变发生的经脉。"恶知其原"的意思,就是说如果没有经过明确的诊断,怎么能知道病原之所在?因此,必须首先了解是哪一经发生了病变,才可以决定应该取用的经脉和穴位,而给以正确的治疗。
 
【原文】刺之微在数迟者,徐疾之意也。粗守关者,守四肢而不知血气正邪之往来也。上守机者,知守气也。机之动不离其空中者,知气之虚实,用针之徐疾也。空中之机清静以微者,针以得气,密意守气勿失也。其来不可逢者,气盛不可补也。其往不可追者,气虚不可泻也。不可挂以发者,言气易失也。扣之不发者,言不知补泻之意也,血气已尽而气不下也。

【提要】本段解释把握针刺时机内容的含义。

【白话解】"刺之微在数迟者"的意思,就是说针刺法的微妙之处,主要是在于掌握针刺手法中进针、出针的快慢速度。"粗守关"的意思,就是指技术低劣的医生,在针刺时仅仅会依据症状而取用关节附近与症状相对应的穴位来进行治疗,而根本不懂得辨别血气的往来盛衰和邪正的进退动静等情况。"上守机"的意思,就是说高明的医生,懂得观察和把握经气虚实的变化,并以此进行补泻治疗。"机之动不离其空中"的意思,就是指气机的活动情况都会在腧穴上表现出来,懂得这一点,就可以根据诊查到的气机的虚实变化情况,而正确地运用徐疾补泻的手法。"空中之机,清静以微"的意思,就是说穴位中气血活动的变化情况是至清至静而至为微妙的,当针下已有得气的感觉时,就要仔细地体察气的往来运行情况,只有这样才不致错过运用手法的时机。"其来不可逢"的意思,就是指邪气正盛的时候,切不可迎其势采用补的手法。"其往不可追"的意思,就是指邪气已去而正气亦虚的时候,则不能妄用泻法,以免导致真气虚脱。"不可挂以发"的意思,就是说针下已有得气的感应时,就应该适时地运用针刺手法而不能有毫发之差,因为在一霎那间这种得气的感觉是很容易消失的。"扣之不发"的意思,就是说不懂得要随着气机的虚实变化而抓住时机进行补泻的医者,往往会坐失良机,这就好像扣在弓弦上的箭,到了应发的时候而没有发射出去一样,这样就只会白白耗损患者的血气而终究达不到祛除邪气的目的。
 
【原文】知其往来者,知气之逆顺盛虚也。要与之期者,知气之可取之时也。粗之暗者,冥冥不知气之微密也。妙哉工独有之者,尽知针意也。往者为逆者,言气之虚而小,小者逆也。来者为顺者,言形气之平,平者顺也。明知逆顺,正行无问者,言知所取之处也。迎而夺之者,泻也。追而济之者,补也。

【提要】本段解释针刺治疗中"气机"往来的重要性。

【白话解】"知其往来"的意思,就是说能够了解气的往来运行之中,气机逆顺盛虚的变化情况。"要与之期"的意思,就是指知道了气机变化的重要性,就能够及时把握最适当的时机进行针刺。"粗之暗"的意思,就是指水平低劣的医生,好像昏然无所知,不能明查气机变化的微妙作用和奥秘所在。"妙哉!工独有之"的意思,就是指医术高明的医生,就是与众不同,他能够完全知晓运用针法和明了气机变化的意义所在。"往者为逆"的意思,就是说经气已去时,其脉中之气虚而小,小的叫做逆。"来者为顺"的意思,是说经气渐来时,则形气平和,平和的叫做顺。"明知逆顺,正行无问"的意思,是说倘若明了了气机的逆顺关系,就可以毫无疑问地选取适当的穴位,大胆决定治疗措施。"迎而夺之"的意思,就是说根据经气的运行走向,迎其来势而进针,这是泻法。"追而济之"的意思,就是说循着经气运行走向的去势进针,这是补法。
 
【原文】所谓虚则实之者,气口[1]虚而当补之也。满则泄之者,气口盛而当泻之也。宛陈则除之者,去血脉也。邪胜则虚之者,言诸经有盛者,皆泻其邪也。徐而疾则实者,言徐内而疾出也。[2]疾而徐则虚者,言疾内而徐出也。言实与虚若有若无者,言实者有气,虚者无气也。察后与先若亡若存者,言气之虚实,补泻之先后也,察其气之已下与常存也。为虚与实若得若失者,言补者秘嘲然若有得也,泻则倪[3]然若有失也。

【提要】本段解释针刺徐疾补泻的内容。

【注释】[1]气口其位置相当于手太阴肺经的经渠穴和太渊穴之间的部位。肺主气,气之盛衰反映于此,故称气口。又因两穴之间相距一寸有余,所以又名寸口,是诊脉的部位。

[2]似音必,指满足的样子。

[3]兄音谎,指失意的样子。

【白话解】所谓"虚则实之"的意思,就是说当寸口部位上出现虚弱的脉象时,就应当用补的针法,以充实正气。"满则泄之"的意思,就是说当寸口出现满盛的脉象时,应当用泻的针法,以泻除邪气。"宛陈则除之"的意思,就是指用泻血法来排除血脉中郁积已久的病邪。"邪胜则虚之"的意思,就是说如果有病邪亢盛的,就应该采用泻法,使邪气随针外泄。"徐而疾则实"的意思,就是说徐缓进针而疾速出针,这属于补法,能够补益正气。"疾而徐则虚"的意思,就是说疾速进针而徐缓出针,这属于泻法,能够泄除邪气。"言实与虚,若有若无"的意思,就是说所谓虚与实,指的是针下有得气感的属于正气实,针下没有得气感的就属于正气虚。"察后与先,若亡若存"的意思,就是说必须根据各条经脉的虚实以及邪气已退还是邪气尚存的情况,来决定针刺补泻的先后顺序。"为虚与实,若得若失"的意思,就是说采用补法补充正气,就要使病人感觉到正气充实而似若有所得;采用泻法祛除邪气,也要使病人感觉到浑身轻松而似其病若失。
 
【原文】夫气之在脉也邪气在上者,言邪气之中人也高,故邪气在上也。浊气在中者,言水谷皆入于胃,其精气上注于肺,浊溜于肠胃,言寒温不适,饮食不节,而病生于肠胃,故命日浊气在中也。清气在下者,言清湿地气之中人也,必从足始,故日清气在下也。针陷脉则邪气出者,取之上。针中脉则浊气出者,取之阳明合也。针太深则邪气反沉者,言浅浮之病,不欲深刺也,深则邪气从之入,故日反沉也。皮肉筋脉各有所处者,言经络各有所主也。取五脉者死,言病在中,气不足,但用针尽大泻其诸阴之脉也。取三阳之脉者,唯言尽泻兰阳之气,令病人框[1]然不复也。夺阴者死,言取尺之五里五往者也。夺阳者狂,正言也。

【提要】本段解释不同的邪气侵及人体不同的部位,针刺当取不同经脉的内容。

【注释】[1]框音筐,指形体衰败的样子。

【白话解】所谓"夫气之在脉也邪气在上"的意思,就是说不同的邪气侵入人体,侵犯的部位也不同,风寒外邪侵袭人体,大多先在头部发病,所以说邪气在上。"浊气在中"的意思,就是说人食水谷,都是先入于胃,胃消化水谷,再经脾的吸收和运化,将其中的精气上输于肺,并借着肺气的分布输送而供应全身,而其中的浊物废料,则流于肠胃,通过大小肠排出体外。如果不能适应寒温变化,饮食没有节制,就会影响到消化、吸收和排泄的作用而导致肠胃发生疾病,所以说浊气在中。"清气在下"的意思,就是说清冷潮湿的地气侵袭人体,大多先从足部开始发病,所以说清气在下。"针陷脉则邪气出"的意思,就是指邪气侵袭人体上部,在头部发病时,应根据外邪所侵入的经脉而在头部取穴,使邪气随针外泄。"针中脉则浊气出"的意思,就是指若欲使滞留在肠胃中浊气外出,就应取用中土足阳明胃经的合穴足三里穴(土经土穴)进行治疗。"针太深则邪气反沉"的意思,就是指邪气在表浅部位的疾病,不应当深刺,如误用深刺,反会使在表之邪气随针内陷而深人体内,所以说"反沉"。"皮肉筋脉各有所处"的意思,就是说皮、肉、筋、脉各有一定的部位,各个部位都属于一定的经络,这些部位都是经络出现证候及主治的所在。"取五脉者死"的意思,就是说病在内脏而使五脏之气不足的,反而用针在五脏的.各条阴经上,采用泻法猛泻其气,就会使五脏之气泄尽而造成死亡。"取三阳之脉"的意思,就是说不问虚实,就在六腑的三阳经上尽泻其气,就会使病人形体衰败而不易恢复。"夺阴者死"的意思,就是说如果取尺泽之寸的动脉,即肘上三寸属于手阳明大肠经的五里穴(五脏的阴气出于此),连泻五次,就会使五脏阴气泄尽而死亡。"夺阳者狂"的意思,是指如果误泻了三阳经的正气,就会令阳气耗散而使人发狂。以上这些针刺禁忌都是对医者的郑重告诫,切不可漠视之。
 
【原文】睹其色,察其目,知其散复,一其形,听其动静者,言知相五色于目,有知调尺寸小大缓急滑涩,以言所病也。知其邪正者,知论虚邪与正邪[1]之风也。右主推之、左持而御之者,言持针而出入也。气至而去之者,言补泻气调而去之也。调气在于终始一者,持心也。节之交三百六十五会者,络脉之渗灌诸节者也。

【提要】本段解释全面诊察疾病、正确使用针刺手法的重要性。

【注释】[1]虚邪与正邪《素问·八正神明论》说 "虚邪者,八正之虚,邪气也","正邪者,身形若用力汗出,腠理开,逢虚风"。即四时八节之时乘虚而侵人人体的贼风,叫做虚邪。因用力汗出,腠理开泄而遭受的风邪,叫做正邪。

【白话解】"睹其色,察其目,知其散复,一其形,听其动静"的意思,是说高明的医生能够通过观察患者面色和眼睛的变化,诊察尺脉和寸口脉的小大、缓急、滑涩,来确切地诊断出是哪种病变。"知其邪正"的意思,是指能够了解疾病是由四时八节的贼风(虚邪),还是由因用力劳累后腠理开泄而遭受的风邪(正邪)所引起的。"右主推之,左持而御之"的意思,是在描述进针和出针时左右两手的不同姿势和动作。"气至而去之"的意思,是说针刺施用补泻手法时,下针后必须要使针下得气,使气机平调之后,才可以出针。"调气在于终始一"的意思,是说运针调气的主要关键在于要始终专心一意。"节之交三百六十五会"的意思,是指周身三百六十五穴,都是络脉将经脉之中的气血渗濡灌注到全身筋骨皮肉各部去的通会之处。
 
【原文】所谓五脏之气已绝于内者,脉口叫气内绝不至,反取其外之病处与阳经之合,有留针以致阳气,阳气至则内重竭,重竭则死矣,其死也无气以动,故静。所谓五脏之气已绝于外者,脉口气外绝不至,反取其四末之输,有留针以致其阴气,阴气至则阳气反入,入则逆,逆则死矣。其死也阴气有余,故躁。所以察其目者,五脏使五色循明,循明则声章,声章者,则言声与平生异也。

【提要】本段解释有关误治后导致"重竭"和"逆厥"的内容。

【注释】[1]脉口就是指诊脉的部位,也叫气口、寸口。因肺朝百脉,脉之大者会聚于此,故称脉口。

【白话解】所谓"五脏之气,已绝于内"的意思,是说五脏在内的精气已经竭绝,而在脉口即微弱无根、按之欲无的,是属于肾虚、髓竭、精伤等内绝的阴虚证,治疗时理应补其阴精,但若在针刺时反而取用其外在病所之处的腧穴及阳经的合穴,并用留针的方法来补益在外的阳气,就会愈益其阳而愈损其阴,使内竭之五脏精气愈竭,如此,已经耗竭的五脏精气再经损耗,就必然会导致死亡。在临死时,因其脏气已经耗竭而虚脱,阴不生阳,无气以动,所以其表现出的病象是安静的。所谓"五脏之气已绝于外"的意思,就是说五脏在外的精气已经竭绝,而在脉口出现微弱脉象,轻取似无的,是属于阳气衰绝的重症,治疗时理应补其阳气,但若在针刺时反而取用了四肢末梢部位的输穴,并用留针的方法来补益在内的阴气,就会使阴气更盛,阴气盛就会使已经虚衰的阳气内人而愈发衰竭,阳气内陷就会发生阴阳逆乱的厥逆病证,发生厥逆就必然会导致死亡。在临死时,因阳并于阴,阴气有余,阴阳逆乱,所以有烦躁的表现。 在上述"睹其色,察其目"等句中,要特别指出的是"察其目"的意义,只有五脏六腑的精气上注于目,才能使目光有神、目睛的色泽明润。目睛的色泽鲜明,则其所发出的声音也必然洪亮。这里所谓声音洪亮的意思,是说它所发出的声音和平常是不同的。
 
邪气脏腑病形第四


【题解】本篇详细讨论了不同邪气侵袭人体时所伤及的不同部位以及中阴中阳的区别,列举了邪气中人的不同原因,阐述了察色、诊脉和察尺肤等在诊断上的意义及重要性。因本篇重点论述了邪气中人的原因以及五脏六腑为邪气所伤时出现的病形,故称为"邪气脏腑病形"。

【原文】黄帝问于岐伯日邪气之中人也奈何?岐伯答日邪气之中人高也。

黄帝日高下有度乎?岐伯日身半已上者,邪中之也身半已下者,湿中之也。故日邪之中人也,无有常,中于阴则溜于腑,中于于经。

【提要】本段讲外邪伤人的易感部位以及外邪侵袭人体后的传变过程。

【白话解】黄帝问岐伯说风、雨、寒、暑等天之邪气(即外邪)侵袭人体的情形是怎样的?岐伯回答说外邪伤人,大多是侵犯于人体的上部。

黄帝问邪气侵袭部位在上在下,有一定的法度吗?岐伯回答说在上半身发病的,是感受了风寒等外邪所致;在下半身发病的,是感受了湿邪所致。但这只是一般的规律,事实并非绝对如此。因为邪气还有一个传变的过程,所以说外邪侵犯了人体,发病的部位并不一定固定在它侵入的地方。外邪侵袭了五脏的阴经,会流传到属阳的六腑;外邪侵袭了阳经,就直接流传到这条经循行的通路上发病。
 
【原文】黄帝日阴之与阳也,异名同类,上下相会,经络之相贯,如环无端。邪之中人,或中于阴,或中于阳,上下左右,无有恒常,其故何也?

岐伯日诸阳之会,皆在于面。中人也方乘虚时,及新用力,若饮食汗出腠理开,而中于邪。中于面则下阳明,中于项则下太阳,中于颊则下少阳,其中于膺背两胁亦中其经。

【提要】本段讲人体经脉的循行特点以及邪气侵入足三阳经的途径。

【白话解】黄帝说阴经和阳经,虽然名称不同,但其实都同属于经络系统而为运行气血的组织,它们分别在人体的上部或下部相会合,而使经络之间的相互贯通象圆形的环一样没有尽头。外邪侵袭人体时,有的侵袭于阴经,有的侵袭于阳经,而其病所又或上或下或左或右,没有固定的部位,这是什么缘故呢?

岐伯说手足三阳经的会合之处,都是在头面部。邪气侵袭人体,往往是在人体正气不足、有虚可乘的时候,如用力劳累之后,或因吃饭而出了汗,以致腠理开泄的时候,容易被邪气所侵袭。由于足三阳经的循行通路,都是由头至足,自上而下的。所以邪气侵入面部,就由此下入于足阳明胃经;邪气侵入项部,就由此下人于足太阳膀胱经;邪气侵入颊部,就由此下入于足少阳胆经。如果外邪并没有侵入头面部而是直接侵人了在前的胸膺、在后的脊背以及在两侧的胁肋部,也会分别侵入上述三阳经而在其各自所属的循行通路上发病。
 
【原文】黄帝日其中于阴奈何?岐伯答日中于阴者,常从臂行[1]始。夫臂与析,其阴皮薄,其肉淖泽[2],故俱受于风,独伤其阴。

黄帝日此故伤其脏乎?岐伯答日身之中于风也,不必动脏。故邪入于阴经,则其脏气实,邪气入而不能客,故还之于腑。故中阳则溜于经,中阴则溜于腑。

【提要】本段讲外邪侵袭阴经的情况以及在五脏之气充实时,邪气侵袭了阴经后的传变规律。

【注释】[1]所亍音横,指人的小腿,即足胫。

[2]淖泽淖,音闹,湿也。淖泽,即柔润的意思。

【白话解】黄帝问外邪侵袭阴经的情况是怎样的?岐伯回答说外邪侵入阴经,通常是从手臂或足胫的内侧开始的。因为在手臂和足胫的内侧这些地方,皮肤较薄,肌肉也较为柔润,所以身体各部位都同样感受到风邪,而这些部位却最容易受伤。

黄帝问外邪侵袭了阴经之后,会使五脏受到伤害吗?岐伯回答说身体虽然感受了风邪,却不一定会影响到五脏。由此而言,外邪侵入阴经后,若是五脏之气充实,即使有邪气侵入了,也不能够停留,而只能从五脏退还到六腑。因此说阳经感受了邪气,就能直接在本经上发病;而阴经感受了邪气,若是脏气充实,邪气就会由里出表,流传到和五脏相表里的六腑而发病。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