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发汗已解,半日许复烦,脉浮数者,可更发汗,宜桂枝汤。(057)
董先生说:个人以为,此处的关键还在一个烦字。从“复烦”两字可知,在表解之前既有“心烦”之证,伤寒表邪未解而见心烦,多为寒邪郁闭,经脉不通,故至卫气不能宣发,郁于经表而为热所致,然热必不重,当为郁郁微烦,而绝不可能是心烦燥扰,否则发汗而不清里,即为坏证也。是伤寒表解汗出,而经络中郁热还有残留,与卫气相结,逼迫汗后已伤之营阴,故而又有心烦,脉浮数之证,是但用桂枝汤补营气,解肌表,余邪自出。
XINLI007先生说:听郝万山的讲课录像,“复烦”之复,与”反“为同意。所以烦是汗后新证。
这条条文认真分析有好几个疑点:
1.是“伤寒发汗已解,半日许复烦”,还是“伤寒发汗已,解半日许,复烦”,第二种句读也是有人用的;
2.前面有“脉浮而数者,可发汗,宜麻黄汤(052)”,现在则是“脉浮数者,可更发汗,宜桂枝汤”,区别何在?
3.“复烦”何解?这里又有分歧之处:①复的字义——用现代汉语表达,应该是“反而”还是“再次”呢;②烦的字义——是特指“心烦”吗,还是另有所指呢;③据《说文》有“烦,热头痛也”(也就是说从字形分析烦的字义,“火”表热,“页”指头),即使不特指此处之烦是“热头痛”(《伤寒论》中另有若干烦字以“心烦”解较通顺),起码可知烦的早期字义中是有热的含义的;④综合起有“复烦”的词义就有以下4种组合——反而心烦、反而发热(或头热痛)、再次心烦、再次发热(或热头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