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2021年4月起,论坛网上药店重新开放!详情查看
  • 从2023年10月10日开始,华夏中医论坛启用备用域名tcmbe.com 详情查看
  • 关于论坛电子书等资源下载权限的说明!详情查看
  • 论坛官方2000人QQ群,欢迎加入!详情查看
  • 对所有可能涉及版权的资源,论坛均不再公开展示!详情查看

伤寒条文大家谈之 57条

董红昌

声名鹊起
正式会员
注册
2008/05/06
帖子
655
获得点赞
4
声望
0
伤寒发汗已解,半日许复烦,脉浮数者,可更发汗,宜桂枝汤。

问题:
1,发汗已解,为何“复烦”?
2,表证已解,为何脉“浮数”?
3,为何用桂枝汤,而不用其他?
 
既然再用桂枝, 就是没解。 虽然没解, 但是已发过汗, 条文是伤寒, 而不是中风。
伤寒论中, 对发汗后的处理,基本上都不续用麻黄。 比如桂枝, 比如桂枝麻黄各半, 等等, 基本是转向轻剂。 这些都是在变证不明显的情况。 变证则另说。

所以我觉得,这个一个是表未全解, 解得不透彻, 后来又有点烦, 烦应该是偏里了, 但是脉浮, 表征仍在。 如果仍然用桂枝汤, 其他表征也应该也有一些。

表证在就要解表, 而不能攻里。 有烦, 就不能再用麻黄。

以上个人想法, 不对请指正。
 
我想应该思考如何把握复烦这个症状,什么样的表现称知为烦?这个烦和“颇欲吐,若躁烦”中的烦是一个意思吗
 


条文中说复烦,也就是在发汗之前就心烦的症状。您运用的是逆推法,而这里的条文,很明确的已经说了,外邪已解。
 


古人烦躁是两证,烦为心烦,躁为躁动不安。
 
基本上, 单伤寒很少有烦的, 我没见到过,书上似乎也没看到过。
但是中风证又烦的时候, 因为已经偏里, 肌肉不舒服时, 的确会烦。

不逆推, 前有烦, 我只能认为最多也有中风证, 发汗后, 浮数, 也说明表证仍有。 也就是由重至轻了。

至于复烦, 我第一次回帖时想说没说。 因为我过几次感冒, 用发汗法, 不是用麻黄, 结果出过汗后, 身体凉下来了, 过几个小时又热 , 我就很烦。 :) 我觉得复烦, 比较难说刚开始是否也烦。 因为伤寒发热,怕冷, 只会很不舒服,烦比较少见。
 

伤寒导致心烦的条文是很多的,我随便给您举几条,我有印象的:
伤寒一日,太阳受之,脉若静者为不传。颇欲吐,若躁烦,脉数急者,为传也。
伤寒脉浮,自汗出,小便数,心烦,微恶寒,脚挛急,反与桂枝,欲攻其表,此误也。得之便厥,咽中干,烦燥,吐逆者,作甘草干姜汤与之,以复其阳。若厥愈足温者,更作芍药甘草汤与之,其脚即伸。若胃气不和,讝语者,少与调胃承气汤。若重发汗,复加烧针者,四逆汤主之。
伤寒二三日,心中悸而烦者,小建中汤主之。
 
谢谢先生指出条文, 我回帖前也翻过书。所以我说“单伤寒”, 若有兼证和变证不算单伤寒。 :)
这么说算应付过得去吧? 改天我得多背背条文。

总结一下先生的话, 应该是认为,表证已解, 那就是还有兼证和变证。所以才会烦。
 
谢谢先生指出条文, 我回帖前也翻过书。所以我说“单伤寒”, 若有兼证和变证不算单伤寒。 :)
这么说算应付过得去吧? 改天我得多背背条文。

总结一下先生的话, 应该是认为,表证已解, 那就是还有兼证和变证。所以才会烦。
 
原来是伤寒,用麻黄汤发汗后,表邪解,邪解复感风邪,所以半日又出现心烦,而脉象成为浮数,浮则为风,数则营虚,在此,如果不是复感风邪,张仲景不会说可更发汗,因此用桂枝汤来调和营卫。
至于心烦一则因为复感外邪,二则因为营虚。
 


用桂枝汤,不必一定有风.
如: 病常自汗出者,此为荣气和。荣气和者,外不谐,以卫气不共荣气谐和故尔。以荣行脉中,卫行脉外,复发其汗,荣卫和则愈。宜桂枝汤。
又如:病人脏无他病,时发热自汗出而不愈者,此卫气不和也。先其时发汗则愈。宜桂枝汤。
 
桂枝本非解表方
调和营卫是其长
精研细读书中妙
外感内伤俱可尝
 
回复 6# 老熊猫


老熊猫根据自身体会说的意见是有道理的。这里的复烦作再次发热解,我认为比较通顺而符合实际。
 


我也认为有热,但是热从哪里来的,在什么部位,是这个帖子要讨论的主要方向。期待您继续参与。
 
“复烦”说明伤寒未解时就“烦”,现在解后再次出现。这个“烦”跟人觉得不一定有传里的倾向,传里就不太可能用桂枝汤。这个“烦”不包含“躁”和发热的意思,因为原文没有这样讲
 
个人以为,此处的关键还在一个烦字。从“复烦”两字可知,在表解之前既有“心烦”之证,伤寒表邪未解而见心烦,多为寒邪郁闭,经脉不通,故至卫气不能宣发,郁于经表而为热所致,然热必不重,当为郁郁微烦,而绝不可能是心烦燥扰,否则发汗而不清里,即为坏证也。是伤寒表解汗出,而经络中郁热还有残留,与卫气相结,逼迫汗后已伤之营阴,故而又有心烦,脉浮数之证,是但用桂枝汤补营气,解肌表,余邪自出。

一点看法,仅供参考,对与不对,我们继续推敲。
 
听郝万山的讲课录像,“复烦”之复,与”反“为同意。所以烦是汗后新证。#16董先生分析有道理。
 

的确是这样,但是这一条文中,提到了脉浮数,就是说明有表证的存在,而单独的营卫不和重点指的是自汗出或兼有发热等症
 
伤寒发汗已解,半日许复烦,脉浮数者,可更发汗,宜桂枝汤。(057)

董先生说:个人以为,此处的关键还在一个烦字。从“复烦”两字可知,在表解之前既有“心烦”之证,伤寒表邪未解而见心烦,多为寒邪郁闭,经脉不通,故至卫气不能宣发,郁于经表而为热所致,然热必不重,当为郁郁微烦,而绝不可能是心烦燥扰,否则发汗而不清里,即为坏证也。是伤寒表解汗出,而经络中郁热还有残留,与卫气相结,逼迫汗后已伤之营阴,故而又有心烦,脉浮数之证,是但用桂枝汤补营气,解肌表,余邪自出。

XINLI007先生说:听郝万山的讲课录像,“复烦”之复,与”反“为同意。所以烦是汗后新证。

这条条文认真分析有好几个疑点:
1.是“伤寒发汗已解,半日许复烦”,还是“伤寒发汗已,解半日许,复烦”,第二种句读也是有人用的;
2.前面有“脉浮而数者,可发汗,宜麻黄汤(052)”,现在则是“脉浮数者,可更发汗,宜桂枝汤”,区别何在?
3.“复烦”何解?这里又有分歧之处:①复的字义——用现代汉语表达,应该是“反而”还是“再次”呢;②烦的字义——是特指“心烦”吗,还是另有所指呢;③据《说文》有“烦,热头痛也”(也就是说从字形分析烦的字义,“火”表热,“页”指头),即使不特指此处之烦是“热头痛”(《伤寒论》中另有若干烦字以“心烦”解较通顺),起码可知烦的早期字义中是有热的含义的;④综合起有“复烦”的词义就有以下4种组合——反而心烦、反而发热(或头热痛)、再次心烦、再次发热(或热头痛)。
 
回复 19# gqdxk


这样的思考,更有益于拓宽大家的思路,也是讨论的目的之一。复,说文解为“往来”,广韵解为“返”。但考之古文,复之字义,除了往来,返回之意外,确实也有“反而”的意思。而烦,说文中解为“热头痛”,此必有所据,但秦汉之时,烦字作为愤懑,烦恼之意,已经流行。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