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2021年4月起,论坛网上药店重新开放!详情查看
  • 从2023年10月10日开始,华夏中医论坛启用备用域名tcmbe.com 详情查看
  • 关于论坛电子书等资源下载权限的说明!详情查看
  • 论坛官方2000人QQ群,欢迎加入!详情查看
  • 对所有可能涉及版权的资源,论坛均不再公开展示!详情查看

学伤寒论是不是该看原文?

偶得

惊鸿一瞥
正式会员
注册
2010/03/06
帖子
51
获得点赞
0
声望
0
几年前有人说,看伤寒等经典最好只看原文不看注解,自己甚是疑惑。伤寒原文虽简单,但想看懂太难。离开注解是否可行。后来看了注解,却发现每个人注解的伤寒都不完全一样。现在又看原文,不知道能否有收获?
 
如果你是初学,最好先不要从原文来理解,可以先看注释,等有一定鉴别能力了,在重新从原文看起,那样可能会更好些。
如果有时间的话,可以参考学习《伤寒论》得方法一种。
 


谢谢先生。自己是那种既学了一段时间,看了一些注解,不明白,又看了一些注解,好像是明白了,但仔细一看又发现不一样了。所以现在既看原文也看注解,过一段时间后,再看原文。伤寒百解的情况可能是存在的
 
单就学习而言,我觉得任何时候只读原文都是没有任何意义的。
初学的时候读原文你读不懂。读注解的是学习。
学问高了一些,读多人的不同版本的注解,那是触类旁通融会贯通。
学问很高了,再读注解,那是启发。
学问再高,那时原文你基本上已经能背下来了。而且注解的书,都是一段原文,一段译注。你还不如一边琢磨琢磨原文,一面看看这个作者是怎么理解的。
医学我是门外汉,但儒道两家的著述,我还是读过几本的。国学领域堪称专家级别的学者我也颇接触过几位。他们全都是这个套路来搞学问的。我认识一位国学专家,快八十岁了。他现在读书,也是读的注本。前段时间,还和我说,他最近读到某某注译的周易,里头某些观点很有意思。
学国学,最好是采取逆流而上的原则。从现代的开始往回读。这样起步的时候离自己的时代近,容易吸收。譬如我读国学,启蒙的一本书是钱穆的中国传统思想通俗讲话。然后顺流而上,读近现代一些大师的注本。等现代的著述颇有所得,才能说读明儒的著述,再是宋儒等等。
我现在学医也是采取这种方式。就目前而言,我觉得学起来最有收获的书是医学院的教材。古人总结的入门版的四小经典,我反到觉得收获小的多。我在坛子里受到诱惑,多次想买黄帝内经,伤寒论等来看,后来都忍住了,也是我这种学习方式决定的——我医学院教材还没看完呢。
中医是国学之一种,想来治学方式应差别不大。
 
回复 4# 老青蛙


同意。我现在看的是五版伤寒论讲义,别的书也没有。只不过是看书有一段时间想抄原文不看注解
 
说几句可能是题外的话。
我读书有个爱好,就是综合收集典籍里某一句话的不通注解,然后分析理解,选出一个自认为合理的——我目前还没达到能创新提出一个新观点的境界。
譬如周易龙战于野一爻辞,有解释为二龙争斗;有解释为群龙争斗;陈鼓应解释为雌雄龙交配。我查阅很多书籍文献,最后从陈鼓应之说。这个过程非常有趣,而且感觉学到了很多知识——别人不知费了多少时间总结出的观点,我只用几分钟就了解了。
在中医,我也只在最近刚刚体会到这种乐趣,在一些文献上看到专家门的不同观点,采纳哪一个?相同的过程就来了。
相信在阅读中医典籍的不同注本里也会有这样的过程。只读原文可是不会有的。
 
最好看原文,因为《伤寒》历代注家太多,如果一起手就读注本,很可能持一家之偏见,而再窥仲景的原意了。
 
初学中医,看了老师们的建议真是茅塞顿开呀!
 
先看原文,重要精通医古文
 
学好《伤寒论》是很好系统掌握中医辨证论治的基础,学好伤寒杂病易,原文应逐条背诵,背熟后再看注解,医家经验不同,注解各异,临床多习练才能熟练掌握。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