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段氏脏腑按摩治病原理
段朝阳
段氏脏腑按摩疗法据传由清代宫廷御医传入民间,本人祖辈得以继承和发展,经代代口传心授,流传至今。其以中医理论为指导,采用独特的按摩手法施治于人体的躯干部位,且以腹部为主,直接作用于脏腑组织器官和瘀滞在体内病邪,通过调和脏腑,祛除病邪,以达到治病防病的目的,对于内科、妇科等一些慢性疑难杂症具有显著疗效,堪称中医按摩疗法一支瑰丽的奇葩。下面围绕段氏脏腑按摩治疗疾病的特点,将其治疗原理阐述如下,愿与同仁共同分享。
一、脏腑慢性疾病的形成
在段氏脏腑按摩疗法治疗脏腑慢性疾病过程中(这里所说的脏腑慢性疾病是指病史较长、病情发展缓慢、在短时间内不会发生生命危险、多有脏腑功能失调而非器质性病变引起的一些缠绵不愈、反复发作的疑难杂症),始终坚持“治病求本”的治疗原则。因为要想治疗这类慢性疾病首先必须掌握其形成的原因和致病因素,才能够做到对证施法,有的放矢,达到消除致病因素,恢复脏腑经络正常生理功能的效果,因此,探究脏腑慢性疾病的成因对分析脏腑按摩治疗原理是非常必要的。
1、要想充分认识脏腑慢性疾病的成因,首先必须要对中医学理论体系中气的概念和特征做到充分认识
中医学哲学基础理论中的气一元论,在中医学的学术思想中占有特别重要的地位,是中医学的哲学和医学理论的基石。中国古代朴素的哲学认为气是一种至精至微的物质,是构成宇宙天地以及天地万物的最基本元素。运动是气的根本属性。气和形及其相互转化是物质世界存在和运动的基本形式,天地万物的发生、发展和变化,皆取决于气的气化作用。物之生由乎化,化为气之化,即气化。形气之间的相互转化就是气化作用的具体表现。气生形,形归气,气聚则形生,气散则形亡。形之存亡由乎气之聚散。
中医学将这一气学理论应用到医学方面,认为人是天地自然的产物,人体也是由气构成的,人体是一个不断发生着形气转化的升降出入气化作用的运动着的有机体,并以此阐述了人体内部气化运动的规律。也就是说,中医学认为气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最基本物质,气的升降出入是人体气化运动的基本形式。
2、要想充分认识脏腑慢性疾病的成因,其次还要深刻理解人体气和血的关系
中医学精、气、血、津液学说认为精、气、血、津液是人体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精、气、血、津液的生成和代谢谢,有赖于脏腑经络受组织器官的生理活动,而脏腑经络及组织器官的生理活动,又必须依靠气的推动、温煦等作用,精、血、津液的滋养和濡润,因此,精、气,血、津液与脏腑经络及组织器官的生理和病理有着密切关系。
人体的生命物质虽有精、气、血、津液之分,但皆本源于气。气聚而成形,散而无形。气与精,血、津液相对而言,则气无形,而精、血、津液有形。气与精、血、津液的相互化生与转化,体现了在生命活动中,形化为气,气化为形,形气相互转化的气化过程。
精血同源、津血同源,精、津、液化而为血,血涵蕴精与津液,故中医学对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又常以气血既称,强调“人之生,以气血为本”,“气血者,人之所赖以生者也”(《医宗必读·古今元气不同论》)。因此,下面着重谈谈气和血在维持人体生命活动中的关系。
气和血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两大基本物质,气之与血,异名同类.两相维附,气非血不和,血非气不运。气属阳,主动,主煦之;血属阴,主静,主濡之。这是气与血在属性和生理功能上的区别。但两者都源于脾胃化生的水谷精微和肾中精气,在生成、输布等方面关系密切,故“气中有血,血中有气,气与血不可须臾相离”(《难经本义》)。这种关系被称为“气为血之帅”、“血为气之母”。气为血之帅,血在脉中流行,实赖于气之率领和推动。故气之正常运动,对保证血液的运行有着重要意义。总之,气行则血行,气止则血止,气有一息之不运,则血有一息之不行。人之生死由乎气.气之为用,无所不生,一有不调,则无所不病、气有不调之处即病本所在之地,可见凡疾病之表里虚实,顺逆缓急,无不因气所致,所谓“百病生于气也”(《素问·举痛论》)。
3、以上认识了中医学的气的特征和气与血的关系,下面来谈谈慢性疾病是怎样形成的
中医学认为,人体各脏腑组织之间,以及人体与外界环境之间,既对立又统一,它们在不断地产生矛盾而又解决矛盾地过程中,维持着相对地动态平衡,从而保持着人体正常地生理活动。当这种动态平衡因某种原因而遭到破坏,又不能立即自行调节得以恢复时,人体就会发生疾病。致病病因主要包括六淫、疫疠、七情、饮食、劳倦、外伤,以及痰饮、瘀血、结石等。宋代陈无择把病因与发病途径结合起来,明确提出了三因学说,把六淫外感归为外所因,七情内伤归为内所因,饮食劳倦虫兽金刃归为不内外因。疾病病因作用于人体之后,会导致机体的生理状态被破坏,产生了形态、功能、代谢谢的某些失调、障碍或损害,人体就处于了患病状态。
中医学把维持人体正常生命活动的气称作“正气”,把各种致病因素成为“邪气”,疾病的发生和变化,即是在一定条件下邪正斗争的反映。因此,无论人体外感六淫,还是内伤七情、饮食劳逸,在正气旺盛,生理功能正常的情况下,不会导致人体发病。只有在人体正气虚弱,功能活动不能适应诸因素的变化时,使人体阴阳失衡,脏腑功能紊乱,才能发生疾病,这就是常说的“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
外感病因多指风、寒、暑、湿、燥、火六种外感病邪。风、寒、暑、湿、燥、火六种正常的自然界气候又称为“六气”。当“六气”转化为对人体有害的“邪气”,成为致病的因素时,称之为“六淫”。 六淫之邪主要从口鼻或皮毛侵入人体,六淫致病的初起阶段,其临床表现,多有表证,表证不除,邪气由表入里,由浅及深,则损及脏腑,易致内生五邪之害。“六淫”中又以风、寒、湿邪侵入人体而致病者为最常见。目前,由于随着现代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因外感“六淫”病邪伤及脏腑形成的疾病占的比例明显较少。
内伤病因泛指因人的情志或行为不循常度,超过人体自身调节范围,直接伤及脏腑而发病的致病因素,如七情内伤、饮食失宜、劳逸失当等。当内伤病因产生时,在体内也会形成破坏了人体相对动态平衡的“邪气” 导致脏腑气血阴阳失调而为病。脏腑慢性疾病多由内伤病因所致。
无论是因外感病邪还是内生病邪,人体内正邪相争,必然会导致人体正常的气机失调,或为气不周流而郁滞,或为升降失常而逆乱。“气为血之帅”、“血为气之母”,气行则血行,气止则血止,人体内气的运行失常,必会导致血、津液的运行和代谢谢失常,如果病邪反复侵害或人体正气亏虚无力抵抗驱除,就会滞留在体内并不断增多而聚集,最终造成气滞而血瘀,气郁而聚湿生痰。病邪、瘀血、痰饮或在形躯,或在脏腑,而变生百病。
瘀血形成后,不仅是人体失去正常血液的濡养作用,而且反过来影响全身或局部血液的运行,产生疼痛、出血、经脉淤塞不通、脏腑发生症积,以及“瘀血不去,新血不生”等不良后果。故有“初病在气,久病在血”之说。
痰饮形成后,饮多留积于肠胃、胸胁及肌肤;痰则随气升降流行,内而脏腑,外而筋骨皮肉,泛滥横溢,无处不到。痰饮为水湿所聚,停滞于中,易于阻滞气机升降出入和经脉气血运行,使脏腑气机升降失常,经脉受阻,影响水液代谢谢。因此,既可因病生痰,又可因痰生病,互为因果,为害甚广,从而形成各种复杂的病理变化。故有“百病多由痰作祟”之说。
“气聚则形生”,“气之与血,异名同类.两相维附,气非血不和,血非气不运”。可以根据气的特征和气与血的关系,不难推断出与人体“正气”相对的“邪气”也应具有这样的特征。邪气反复的侵入或者内生,随着增多必然会积聚而成形,并与体内生的成瘀血和痰饮两相维附而结合,滞留在人体脏腑和经络而形成致病因素,进而导致各种疾病。
由于病邪的反复侵入或内生,必然损伤人体的气血,使正气亏损;必然造成脏腑功能失调,影响脏腑正常的生理功能;必然使人体气机的紊乱或者郁滞,而最终又导致血液的凝结而成瘀血、津液的停滞而成痰饮、邪气的不断化生而凝聚停留体内。这些致病因素如果不被及时清除体外,必然又会造成人体脏腑功能失调,气血化生不足,正气亏虚,气行不畅。人体脏腑组织器官得不到气血足够的濡养,代谢谢废物不能顺利的被排除体外,又可产生瘀血、痰饮和邪气,这样在人体内病邪的产生和对机体的损害就形成了恶性循环。
综上可见生病之初多因外感六淫之病邪侵入人体或七情内伤、饮食失宜、劳逸失当内生之病邪损伤脏腑扰乱气机所致。初感病邪,或因正不胜邪,或因治疗不及时,或因治疗不当,造成病邪不能及时驱除,必致脏腑失调,气血不畅,而邪气又反复侵入或内生,日久人体必脏腑受损,气血亏虚,无力抗争,以致瘀血、痰饮和邪气形成并滞留,诸因不除,则就会逐渐形成各种缠绵不愈的脏腑慢性疾病。
段朝阳
段氏脏腑按摩疗法据传由清代宫廷御医传入民间,本人祖辈得以继承和发展,经代代口传心授,流传至今。其以中医理论为指导,采用独特的按摩手法施治于人体的躯干部位,且以腹部为主,直接作用于脏腑组织器官和瘀滞在体内病邪,通过调和脏腑,祛除病邪,以达到治病防病的目的,对于内科、妇科等一些慢性疑难杂症具有显著疗效,堪称中医按摩疗法一支瑰丽的奇葩。下面围绕段氏脏腑按摩治疗疾病的特点,将其治疗原理阐述如下,愿与同仁共同分享。
一、脏腑慢性疾病的形成
在段氏脏腑按摩疗法治疗脏腑慢性疾病过程中(这里所说的脏腑慢性疾病是指病史较长、病情发展缓慢、在短时间内不会发生生命危险、多有脏腑功能失调而非器质性病变引起的一些缠绵不愈、反复发作的疑难杂症),始终坚持“治病求本”的治疗原则。因为要想治疗这类慢性疾病首先必须掌握其形成的原因和致病因素,才能够做到对证施法,有的放矢,达到消除致病因素,恢复脏腑经络正常生理功能的效果,因此,探究脏腑慢性疾病的成因对分析脏腑按摩治疗原理是非常必要的。
1、要想充分认识脏腑慢性疾病的成因,首先必须要对中医学理论体系中气的概念和特征做到充分认识
中医学哲学基础理论中的气一元论,在中医学的学术思想中占有特别重要的地位,是中医学的哲学和医学理论的基石。中国古代朴素的哲学认为气是一种至精至微的物质,是构成宇宙天地以及天地万物的最基本元素。运动是气的根本属性。气和形及其相互转化是物质世界存在和运动的基本形式,天地万物的发生、发展和变化,皆取决于气的气化作用。物之生由乎化,化为气之化,即气化。形气之间的相互转化就是气化作用的具体表现。气生形,形归气,气聚则形生,气散则形亡。形之存亡由乎气之聚散。
中医学将这一气学理论应用到医学方面,认为人是天地自然的产物,人体也是由气构成的,人体是一个不断发生着形气转化的升降出入气化作用的运动着的有机体,并以此阐述了人体内部气化运动的规律。也就是说,中医学认为气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最基本物质,气的升降出入是人体气化运动的基本形式。
2、要想充分认识脏腑慢性疾病的成因,其次还要深刻理解人体气和血的关系
中医学精、气、血、津液学说认为精、气、血、津液是人体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精、气、血、津液的生成和代谢谢,有赖于脏腑经络受组织器官的生理活动,而脏腑经络及组织器官的生理活动,又必须依靠气的推动、温煦等作用,精、血、津液的滋养和濡润,因此,精、气,血、津液与脏腑经络及组织器官的生理和病理有着密切关系。
人体的生命物质虽有精、气、血、津液之分,但皆本源于气。气聚而成形,散而无形。气与精,血、津液相对而言,则气无形,而精、血、津液有形。气与精、血、津液的相互化生与转化,体现了在生命活动中,形化为气,气化为形,形气相互转化的气化过程。
精血同源、津血同源,精、津、液化而为血,血涵蕴精与津液,故中医学对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又常以气血既称,强调“人之生,以气血为本”,“气血者,人之所赖以生者也”(《医宗必读·古今元气不同论》)。因此,下面着重谈谈气和血在维持人体生命活动中的关系。
气和血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两大基本物质,气之与血,异名同类.两相维附,气非血不和,血非气不运。气属阳,主动,主煦之;血属阴,主静,主濡之。这是气与血在属性和生理功能上的区别。但两者都源于脾胃化生的水谷精微和肾中精气,在生成、输布等方面关系密切,故“气中有血,血中有气,气与血不可须臾相离”(《难经本义》)。这种关系被称为“气为血之帅”、“血为气之母”。气为血之帅,血在脉中流行,实赖于气之率领和推动。故气之正常运动,对保证血液的运行有着重要意义。总之,气行则血行,气止则血止,气有一息之不运,则血有一息之不行。人之生死由乎气.气之为用,无所不生,一有不调,则无所不病、气有不调之处即病本所在之地,可见凡疾病之表里虚实,顺逆缓急,无不因气所致,所谓“百病生于气也”(《素问·举痛论》)。
3、以上认识了中医学的气的特征和气与血的关系,下面来谈谈慢性疾病是怎样形成的
中医学认为,人体各脏腑组织之间,以及人体与外界环境之间,既对立又统一,它们在不断地产生矛盾而又解决矛盾地过程中,维持着相对地动态平衡,从而保持着人体正常地生理活动。当这种动态平衡因某种原因而遭到破坏,又不能立即自行调节得以恢复时,人体就会发生疾病。致病病因主要包括六淫、疫疠、七情、饮食、劳倦、外伤,以及痰饮、瘀血、结石等。宋代陈无择把病因与发病途径结合起来,明确提出了三因学说,把六淫外感归为外所因,七情内伤归为内所因,饮食劳倦虫兽金刃归为不内外因。疾病病因作用于人体之后,会导致机体的生理状态被破坏,产生了形态、功能、代谢谢的某些失调、障碍或损害,人体就处于了患病状态。
中医学把维持人体正常生命活动的气称作“正气”,把各种致病因素成为“邪气”,疾病的发生和变化,即是在一定条件下邪正斗争的反映。因此,无论人体外感六淫,还是内伤七情、饮食劳逸,在正气旺盛,生理功能正常的情况下,不会导致人体发病。只有在人体正气虚弱,功能活动不能适应诸因素的变化时,使人体阴阳失衡,脏腑功能紊乱,才能发生疾病,这就是常说的“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
外感病因多指风、寒、暑、湿、燥、火六种外感病邪。风、寒、暑、湿、燥、火六种正常的自然界气候又称为“六气”。当“六气”转化为对人体有害的“邪气”,成为致病的因素时,称之为“六淫”。 六淫之邪主要从口鼻或皮毛侵入人体,六淫致病的初起阶段,其临床表现,多有表证,表证不除,邪气由表入里,由浅及深,则损及脏腑,易致内生五邪之害。“六淫”中又以风、寒、湿邪侵入人体而致病者为最常见。目前,由于随着现代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因外感“六淫”病邪伤及脏腑形成的疾病占的比例明显较少。
内伤病因泛指因人的情志或行为不循常度,超过人体自身调节范围,直接伤及脏腑而发病的致病因素,如七情内伤、饮食失宜、劳逸失当等。当内伤病因产生时,在体内也会形成破坏了人体相对动态平衡的“邪气” 导致脏腑气血阴阳失调而为病。脏腑慢性疾病多由内伤病因所致。
无论是因外感病邪还是内生病邪,人体内正邪相争,必然会导致人体正常的气机失调,或为气不周流而郁滞,或为升降失常而逆乱。“气为血之帅”、“血为气之母”,气行则血行,气止则血止,人体内气的运行失常,必会导致血、津液的运行和代谢谢失常,如果病邪反复侵害或人体正气亏虚无力抵抗驱除,就会滞留在体内并不断增多而聚集,最终造成气滞而血瘀,气郁而聚湿生痰。病邪、瘀血、痰饮或在形躯,或在脏腑,而变生百病。
瘀血形成后,不仅是人体失去正常血液的濡养作用,而且反过来影响全身或局部血液的运行,产生疼痛、出血、经脉淤塞不通、脏腑发生症积,以及“瘀血不去,新血不生”等不良后果。故有“初病在气,久病在血”之说。
痰饮形成后,饮多留积于肠胃、胸胁及肌肤;痰则随气升降流行,内而脏腑,外而筋骨皮肉,泛滥横溢,无处不到。痰饮为水湿所聚,停滞于中,易于阻滞气机升降出入和经脉气血运行,使脏腑气机升降失常,经脉受阻,影响水液代谢谢。因此,既可因病生痰,又可因痰生病,互为因果,为害甚广,从而形成各种复杂的病理变化。故有“百病多由痰作祟”之说。
“气聚则形生”,“气之与血,异名同类.两相维附,气非血不和,血非气不运”。可以根据气的特征和气与血的关系,不难推断出与人体“正气”相对的“邪气”也应具有这样的特征。邪气反复的侵入或者内生,随着增多必然会积聚而成形,并与体内生的成瘀血和痰饮两相维附而结合,滞留在人体脏腑和经络而形成致病因素,进而导致各种疾病。
由于病邪的反复侵入或内生,必然损伤人体的气血,使正气亏损;必然造成脏腑功能失调,影响脏腑正常的生理功能;必然使人体气机的紊乱或者郁滞,而最终又导致血液的凝结而成瘀血、津液的停滞而成痰饮、邪气的不断化生而凝聚停留体内。这些致病因素如果不被及时清除体外,必然又会造成人体脏腑功能失调,气血化生不足,正气亏虚,气行不畅。人体脏腑组织器官得不到气血足够的濡养,代谢谢废物不能顺利的被排除体外,又可产生瘀血、痰饮和邪气,这样在人体内病邪的产生和对机体的损害就形成了恶性循环。
综上可见生病之初多因外感六淫之病邪侵入人体或七情内伤、饮食失宜、劳逸失当内生之病邪损伤脏腑扰乱气机所致。初感病邪,或因正不胜邪,或因治疗不及时,或因治疗不当,造成病邪不能及时驱除,必致脏腑失调,气血不畅,而邪气又反复侵入或内生,日久人体必脏腑受损,气血亏虚,无力抗争,以致瘀血、痰饮和邪气形成并滞留,诸因不除,则就会逐渐形成各种缠绵不愈的脏腑慢性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