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义:
瓜蒌:性味甘寒,入肺胃大肠经。其功效能清热化痰,润肺宽胸,利气散结。主治胸脘痞闷。《医学衷中参西录》曰:“能开胸间及胃口热痰。”
薤白:味辛苦,性温,其功效是助胸阳,散胸中及大肠气滞,兼能活血。根据其有散血活瘀生新的作用,故对久病,有气滞血瘀心胸疼痛有效。
桂枝:性味甘温,具有温经通阳,通络解肌作用。《本经》曰:“主上气咳逆,结气喉痹。”《医学衷中参西录》曰:“力善宣通,能升大气,降逆气,散邪气。”
红花:性味辛甘,功效活血化瘀,通经行络。《纲目拾遗》曰:“治诸痞。”
半夏:性味辛温,入脾胃肺经,功用:燥湿化痰,降逆止呕,消痞散肿,和胃理气。《别录》曰:“消心腹胸膈痰热满结”“坚痞”。
陈皮:性味:辛苦温,入脾胃经。功效行气健脾,燥湿化痰,降逆和胃,宽胸止呕,主治:胸腹胀满,反胃呕吐,心腹气痛,不思饮食。
本方取瓜蒌薤白半夏汤与二陈汤加减而成。以瓜蒌半夏为君,功能为润肺宽胸,利气散结,化痰降气。薤白桂枝为臣,助胸阳而散胸中滞气。古人云:善治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湿得阳而散,痰得阳而化。红花少用和血,多用活血,余取其中,用六克,有活血兼和血之义。凡气滞痰结之痞者,其内瘀也必然,少用活血化前瘀之物,令气血流通,更助君臣之药,有痰即化,有痞即散。陈皮为行气之药,引诸药入脾胃之经,是为使也。且陈皮与半夏相合为二陈之属,具备化痰行湿之功效,又具备佐助功能。群药合奏温阳散结,行气化痞之功效。
10楼庐先生认定患者病在胃,诚是也。但认为慢性胃炎与胸痹南辕北辙,余不敢苟同。因为中医没有慢性胃炎病名,中医却有心下痞之说。众所周知,心下痞在中医即指胃心部,中医有同病用异药,同药治异病之经验,并没有人说瓜蒌只能治现代冠心病,不能治胃病。只要心胸出现痞结气滞之症状,其病因为痰湿寒滞瘀互结,就可以用瓜蒌,薤白,半夏,桂枝之属,治病不可太过拘泥。
此患者年龄偏大,身患多种疾病,其内瘀内滞必然也。胸闷,喘不过气,吃饭时严重,吃饭时痛苦,但镜检又没有发现器质性疾病,因此,基本可以分析为胸阳不布,痰湿内瘀,气滞血瘀。因痰湿内瘀,故胸闷,喘不过气。饭后常打嗝,说明滞气上逆。因治痰湿除行滞活化外,通阳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关键。故余以为所拟之方并无大错。借此机会求教于庐先生。
本病应当说还是虚实夹杂,中医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当本病症状消失后,当以补虚为要,但应注意补中须通。现在胸闷之际,如无证据其痞闷源于大气虚弱,故暂不宜补,以免因补而泥滞加重。当然,由于这是网络,无法做望闻问切诊断,故不好下明确结论。如果身体大虚,又当考虑虚痞之患,则应以补虚为主,通滞为辅,患家切不可犯虚虚实实之错,这需要就近找一个中医作明确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