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注册
- 2010/05/16
- 帖子
- 146
- 获得点赞
- 1
- 声望
- 0
- 年龄
- 50
把简单的事情复杂化似乎是国人的传统,中医就是其中之一。人体不过细胞、细胞间隙和血,所以疾病不可能在这三个单位之外,你能找出不在这三个位置之外的疾病吗?这三个位置我称之精、气、血,再分为表里的话,就是六个位置。按照生物进化,分出人体的三个系统,上中下三部(三焦),这样临床邪气的位置是十八个位置,是人体组织上对应的位置,而不是什么肝脾肾等说了等于没说的位置。再把邪气归纳为八类。因此标本辨证体系,就是辨邪气,辨位置,自然就有中药与之对应,根本无需背任何前辈的方剂,开出的就是自己的方子,达到经方一样的境界,在这个体系下你不可能分出伤寒与温病。最妙的是表里方程,把逻辑思维里的病位转化到中医思维的病位。一个成熟的理论应该无需学习方剂就会简单的临床,起码的临床,应该像西医一样整体水平上的提高,而不是像现在一样找好中医比找大熊猫都难。西医也讲求联合用药,每味药都得讲实据,中医为什么就得讲联合用方呢?从这方面讲,内经远不是中医的经典,因为没有证据表明,仲景依据内经创作伤寒。伤寒论论里理、法、方、药并举?但没有人能够依据伤寒之理法创作出与之媲美的作品。正因为如此现在的中医更喜欢搜集某方某药治某病,但是搜集到最后你会发现,一味药它可以治所有的临床上病症,理论上就是如此。所以我看医案就是看是那种邪气作祟,是哪一位药起主要作用。我的第一个临床患者是癌症,根本没有去套什么前贤的方子,也没感到惊慌失措,完全是看邪气而用药,患者的感觉目前还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