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2021年4月起,论坛网上药店重新开放!详情查看
  • 从2023年10月10日开始,华夏中医论坛启用备用域名tcmbe.com 详情查看
  • 关于论坛电子书等资源下载权限的说明!详情查看
  • 论坛官方2000人QQ群,欢迎加入!详情查看
  • 对所有可能涉及版权的资源,论坛均不再公开展示!详情查看

近日的几例纯经方治疗高血压的案例

20# 许家栋
不然。
许兄所言是A:B;
我所论者乃A包含B。
 
现今社会,人人急于求成,医者患者,人同此心。
见血压高即与降压药,见血糖高即与降糖药,长此以往,国将不国啊!
 
五、真武汤合五苓散案:
许*礼,男,61岁。090518
患者有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病史三年,血压曾高达200/120mmhg,但是一直未服用西药,前年自己煎服丹参,以及服用了一个民间的降压的中药方的药酒维持;去年是我给开了几十剂中药综合调理了一下,血压和血糖都很平稳,也未发作心绞痛;
今年前几个月症状平稳,近周余因情志波动而头项强痛,自觉头重不能支,在当地门诊测得血压170/100mmhg,服用尼莫地平、依那普利两天,症状不减,乃来诊。
刻诊:药后血压145/85mmhg(服上述降压药2小时)尤以头项强痛,头重不能支为苦,表情痛苦,无汗,尿频数微痛。口干不多饮,大便两日一行,质可;
脉弦,舌淡红嫩苔水滑;
自述去年服中药时喝了一顿就觉得舒服,要求马上在门诊煎服中药以解苦痛。
六纲辨证:少阴太阴饮滞+阳明微热
处方:真武汤合五苓散
生白术20制附子30茯苓30 白芍30
生姜30 猪苓15 泽泻30 桂枝10
四剂。
第二天上症即觉大舒。血压125/85mmhg(未服用降压西药);
二诊:血压125/85mmhg,症状基本消失,原方续进四剂。
 
阳明微热体现在哪里,方剂中如何应对,请许兄稍微给说说。
 
在经方六纲理论中,
有太阳热,少阳热,还有阳明热;
太阳热在表,
少阳热在半,
阳明热一是有里热结实,
二是有阳明外证还未结实的热,
三阳明的里热有是有属阳明的虚热;
在这些基本病机中还会有一些夹杂,譬如夹杂水饮、淤血等,
本案里有个轻微的阳明未结实的微热夹杂水饮而成水热轻症,所以会有口干尿痛等症,
对应的药症是猪苓泽泻等阳明水热药。
 
六、酸枣仁汤合麻子仁丸、泽泻汤合真武汤吴茱萸汤案:
徐*,男,31岁。090421
一周前因头痛体检测血压测得160/120mmhg,因为惧怕西药降压药的依赖性而未接受西医疗法;近日头痛持续,心情紧张,失眠,便秘数日一行,有艰涩感,尿稍频,形腴、面红、纳可。
脉弦滑,舌淡红苔薄白不滑。
六纲辨证:阳明滞+少阴伤营
处方:麻子仁丸+酸枣仁汤
酸枣仁40 川芎20知母20 炙甘草20
茯苓20 麻子仁20 大黄20 芒硝15(冲)
白芍20 杏仁20 蜂蜜50克(冲)

四剂;
二诊:血压150/85mmhg,前数日首诊症状基本消失,昨日进食肉食较多,又觉头晕微痛,微有泛恶感,口微干,饮水尚可,尿黄,多饮水尚轻,尿频,身重,近日一直便溏,睡眠已安。
脉沉弦,舌淡红苔薄白。
六纲辨证:少阴太阴阳明微热+饮滞
处方:泽泻汤、吴茱萸汤、真武汤
泽泻50 生白术20 吴茱萸30 白人参20
生姜30 大枣30制附子30 茯苓30
白芍30
四剂。
三诊:患者半月后始来诊,问其故,曰上药苦的出奇,吃了两天怎么也不想吃了,停药至今,加之症状已基本消失,在当地门诊测了几次血压尚在正常值边缘,故而疗疾之心懒惰了。
刻诊血压145/95mmhg,嘱其坚持吃完再来复诊。
 
七、枳实薤白桂枝汤、真武汤、栀子豉汤、栀子干姜汤案
高*国,男,44岁。090520
因为头晕阵痛测得血压145/110mmhg半月,其胞兄去年高血压来服用中药得以治愈(停药半年多次测血压正常),乃来求治。
刻诊:头晕阵痛,胸闷憋气,胸膺间有烦热感,盗汗,失眠较重,腿沉,口中有甜味,喜饮,溲少,大便日两行,质尚可。无恶风寒,无泛恶。
脉滑数,舌淡红嫩苔白腻。
六纲辨证:太阴少阴阳明微热+饮
处方:枳实薤白桂枝汤、真武汤、栀子豉汤、栀子干姜汤合方
枳实30 薤白50 桂枝10全瓜蒌30
厚朴40 栀子20 淡豆豉20 干姜20
生白术20制附子30茯苓30 白芍30
生姜30
四剂。
二诊:血压140/100mmhg,上证大效,自述服上药两剂后症状即消失,经方之一剂知,两剂已岂虚言哉!目下尚有口中有甜味,腿沉两症。
原方续进四剂。
三诊:血压120/85mmhg,近日劳作,有胸闷憋气感(较以前亦减轻),余症基本消失。
脉沉弦滑,舌淡白苔白腻滑略罩黄紧腻。
处方:上方+枳橘姜汤

枳实30 薤白50 桂枝10全瓜蒌30
厚朴40 栀子20 淡豆豉20 干姜20
生白术20制附子30茯苓30 白芍30
生姜30 陈皮60
四剂。
长期疗效待观察。
 
五、真武汤合五苓散许*礼案三诊补充:

三诊:血压110/80mmhg,头痛消失,劳作颈部微痛,尿痛已愈,尿急大减,此次自述近半年来口唇时时有向内紧缩感,今已除。
脉沉弦滑,舌淡红苔白腻。
原方续进。
 
七、枳实薤白桂枝汤、真武汤、栀子豉汤、栀子干姜汤案四诊补充:
四诊:血压110/80mmhg,症状基本消失,昨日麦收劳作,尚觉胸闷感,余无异常。
脉沉弦滑,舌淡红嫩苔黄白腻欠润。
原方续进。
 
八、枳实薤白桂枝汤、附子汤、真武汤及小半夏加茯苓汤、泽泻汤、当归芍药散案
八、枳实薤白桂枝汤、附子汤、真武汤及小半夏加茯苓汤、泽泻汤、当归芍药散案
厉*仙,女,59岁。090524
近一个月眩晕仆倒两次,伴有短暂意识障碍。血压150/95mmhg,胸咽憋闷,肩指掣痛,小腹冷痛,得热则舒,初夏亦喜着厚衣,腰痛,自汗盗汗,纳呆,无泛恶,口干唇燥,不多饮,饮多则尿频,大便日一两行,质尚可。
脉弦,舌淡紫暗嫩苔黄白紧腻滑。
六纲辨证:少阴中风+太阴饮+阳明微热
处方:枳实薤白桂枝汤、附子汤、真武汤
枳实30薤白50 桂枝10 全瓜蒌30
厚朴30 生白术20制附子30 茯苓30
白芍30 生姜30 白人参20
四剂;
二诊:血压140/90mmhg ,纳已馨,尿频已愈,余症虽减而未尽,今晨乘车泛恶,时胸咽憋闷,时右胁痛,时时腹痛,劳则身颤。
脉弦微滑,舌暗红滞嫩苔白腻。
处方: 小半夏加茯苓汤、泽泻汤、当归芍药散
生旱半夏40 茯苓30 生姜30 泽泻50
生白术20 制附子30白芍30 当归20
川芎20
三诊:血压110/75mmhg,上证解基本消失,头尚微晕,略有心慌感。
脉弦微滑,舌暗红滞嫩苔白腻。
原方续进。
 
五、真武汤合五苓散案续诊补充:
四诊:血压110/80mmhg,原方续进四剂。
五诊:患者去市医院检查,血糖9.8(正常值3.8-6.4),糖化血红蛋白6.3(正常值3.8-5.8),肌酐55(正常值62-106),高密度脂蛋白0.97(正常值>1.45),总蛋白56.6(正常值62——83),球蛋白19.6(正常值20—35),尿糖(+—),尿蛋白(—),血压110/85mmhg。
原方续进四剂。
六诊:血压110/80mmhg,自觉症状基本消失,疗效满意。
原方续进,巩固疗效。
 
八、枳实薤白桂枝汤、附子汤、真武汤及小半夏加茯苓汤、泽泻汤、当归芍药散案续诊补充
四诊:血压130/80mmhg,上症皆大减,原方续进四剂。
五诊:血压120/85mmhg,症状基本消失,自述此药尚有意外之效:患者虽年老但是一直**有分泌物,腥秽异常,需要每天更换内裤,而初诊时羞于启齿,现在已经清爽干净,患者欣喜非常能解此患,极赞药之佳效。
原方续进,巩固疗效。
 
高血压系列医案远期疗效记录:

此一系列医案中因他疾来诊者近期有三人,
顺便测量血压,皆是正常值,一人脉压差略大,两人脉压差基本正常正常,因为当时门诊忙碌,两例未能记录具体数字(此两人皆是清浅小症未开汤药,未记录病历):


五、真武汤合五苓散案:
许*礼,男,61岁。090518
此人现年63岁,血压正常,脉压差60mmhg(超过正常值40mmhg),血糖不知(未有症状,未服药,未检测)。

七、枳实薤白桂枝汤、真武汤、栀子豉汤、栀子干姜汤案
高*国,男,44岁。090520
此人现年46岁,血压正常,脉压差正常,在大理石厂工作,重体力,症状未复发(当时这个患者服药一个月以上)。

八、枳实薤白桂枝汤、附子汤、真武汤及小半夏加茯苓汤、泽泻汤、当归芍药散案
厉*仙,女,59岁。090524
此人现年61岁,血压正常,脉压差正常(130/85mmhg),因口咽干燥,易汗,头面热等植物神经紊乱证来诊。
 
老师,您能不能解释一下用方依据啊?我们看不懂喂。况且附子用量这么大,没有什么讲究吗?
 
抓主症,名病机,伤寒经方救病人。
 
老师,您能不能解释一下用方依据啊?我们看不懂喂。况且附子用量这么大,没有什么讲究吗
 
八、枳实薤白桂枝汤、附子汤、真武汤及小半夏加茯苓汤、泽泻汤、当归芍药散案
八、枳实薤白桂枝汤、附子汤

不知你的阳明微热从何处辨得,如果是口渴不欲饮,那仅仅是阳虚津液不化所致,并不能说是阳明微热。
 
老师,您能不能解释一下用方依据啊?我们看不懂喂。况且附子用量这么大,没有什么讲究吗?

用的是六纲辨证和伤寒经方的施治方案。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