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当前,中药材市场较混乱,尤其一些名贵保健品,甚至存在造假现象。对于造假如何打击?
打击是对抗手段,只能暂时收效,几十年的实践告诉我们,真的只能管住一时;包括其他社会矛盾,我们的高层几乎只会用打击手段,直接导致社会矛盾越来越突出,越来越复杂。现在关键的问题是如何把“根、本”彻底找回来。
42、中医药文化如何培养?比如北京东城区中医药试点地区,有哪些创新?
目前的所谓中医药文化培养都是空中楼阁,最终大多是花钱打水漂,荡漾一下而已;真正的中医药文化培养主要靠的是“软件”,先一把斧从教育部入手改革,修复传统文化教育,再一把斧从卫生部,切开利益链条,让中医药能回归独立自主的发展。除此谈“创新”皆是走马观花!
43、一些国家也在争夺中国传统医药尤其是经典名方,我国国内关于经典名方的挖掘工作能否介绍一下?进展如何?下一步怎么做?
这个问题我不知道,因为我是民间非法真中医,没资格去参与挖掘。
44、您觉得比较好的古方今用的方子是哪个?
好方子太多了,关键在于你能对证应用,比如我擅长舒展气机法:像四逆散、逍遥丸、越鞠丸、升降散、栀子豉汤、宣痹汤、三仁汤、左金丸、金铃子散,保和丸等等等。
45、甘肃、山西运城地区对中医药的大胆支持和探索,越过了哪些政策藩篱?中医药事业发展比较好和不理想的地方,能否都推荐一下?
主要是放生了考试门槛,解放了部分民间真中医;不理想的是中医药“政策”仍然全盘西化,四周都是混凝土,没有缝隙为纯中医的种子保留一丝发芽的机会!
46、是否愿意让自己的孩子学中医?
为了中医传承,中华民族能真正继承与复兴,我肯定想让自己的孩子继承衣钵。
47、您认为中医药的主要特色和优势表现在哪些方面?现在在中医药教育、科研、医疗和中医药文化传承等方面是否体现了这些特色和优势?是什么原因使中医药的特色优势不能很好的体现和保持?
安全、有效、经济是中医药的主要特色和优势。
现在在中医药教育、科研、医疗和中医药文化传承等方面没有体现这些特色和优势。
根本原因如下:
(1).社会转型,经济利益为主指导思想,使各行各业皆以赚钱最大化为目的,中医药没有仪器,治病完全靠中医的“人”,按照客观辨证论治来治疗。因此很难像西医药一样名目繁多的赚钱,所以从目前医院操作来说实际上中医药是淘汰的。
(2).“科学”的西医基于实体的机械系构成关系:西医称“伪科学”的中医基于活体功能生成关系;两者根本不在一个层面上的,政府行政命令、强制结合绝对不利于学术发展——目前中医药的绝种、断代危机在此。
(3).中国的人为、强制、命令实行的“中西医结合”,实质上才是目前人类有史以来最大的“伪科学”,对此政策不废除,中医药本身的特色优势就不能很好的体现和保持?
48、您认为在中医药的学术传承中,最需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在中医药人才培养过程中,中医经典是否需要加强?如何加强?数千年中医发展历程中,不同阶段的中医学术流派学术和经验互相交流,互相争鸣,有效促进了中医学术和学科的发展。现在中医学术流派渐渐萎缩了,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中医学术的进步。您对这个问题怎么看?应该如何重视中医学术流派和名老中医学术经验的继承?
最需要解决的问题是:全力修复中华文化。
很多人太不了解真正的中医了:中华医学就像一座金字塔,从远古发展到晚清,已经发展相当完整并且达到顶端,他的发展是基于中华文化这一脉络的,像中医浙江的流派:金元四大家朱丹溪重视养阴,提:“阳常有余,阴常不足”;张景岳对此大加驳斥并倡扬温补,曰:“阳常不足,阴本无余”;章虚谷却重贬其滥用温补,后著《医门棒喝》用以规矩医门之歪流!敢问大家,有谁不是基于中华文化这一血统!!!
49、我国正在实施和推进“一带一路”战略,涉及到多个领域。您认为中医药在这个进程中有什么优势可以发挥?应该如何呼应?如何有效作为,积极作为?需要国家层面提供什么样的政策支持?
其他都是虚的;这一切的一切根本在于:只有国家对中医政策的彻底放生,才会有真正中医的滋生,否则就会越来越“绝种”
50、国家正在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开放性经济发展战略,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积极推进健康服务业,您认为中医药可以在哪些方面找到呼应国家战略的切入点和结合点,更好发挥自身的特色和优势,并不断与时俱进?
国家医改能否真正成功,必须正本清源去分析:
众所周知:中、西医各自可以代表东、西方文明,而文明本质决定其发展方向。
西方文明的出产物是资本主义,资本主义的最终目的是以金钱为主,西医药的本质也是。
中医药就不同,他除了本身价钱便宜等因素外,更是根植于中华文明中,而中华文明的最终(最高)境界是精神为第一性,强调人的善恶德行,始终提倡人的善、和、品德。
因此,国家战略的切入点和结合点的就是国家赶紧彻底放生中医药的西化政策,让中医药回归,落实中西医并重政策,采取双轨制,中医药享有独立自主权和行政权;不受西医及西化政策管理。
只要能把中医解放出来,并且制定合理政策,全力发展及修复中华文化,不出30年,我国社会将会实实在在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在“文统”方面利用好中医的分化、和解、疏导能更加有效及时化解各种社会复杂矛盾和危机!
(阴阳之子——林建阳2015.7.28)
打击是对抗手段,只能暂时收效,几十年的实践告诉我们,真的只能管住一时;包括其他社会矛盾,我们的高层几乎只会用打击手段,直接导致社会矛盾越来越突出,越来越复杂。现在关键的问题是如何把“根、本”彻底找回来。
42、中医药文化如何培养?比如北京东城区中医药试点地区,有哪些创新?
目前的所谓中医药文化培养都是空中楼阁,最终大多是花钱打水漂,荡漾一下而已;真正的中医药文化培养主要靠的是“软件”,先一把斧从教育部入手改革,修复传统文化教育,再一把斧从卫生部,切开利益链条,让中医药能回归独立自主的发展。除此谈“创新”皆是走马观花!
43、一些国家也在争夺中国传统医药尤其是经典名方,我国国内关于经典名方的挖掘工作能否介绍一下?进展如何?下一步怎么做?
这个问题我不知道,因为我是民间非法真中医,没资格去参与挖掘。
44、您觉得比较好的古方今用的方子是哪个?
好方子太多了,关键在于你能对证应用,比如我擅长舒展气机法:像四逆散、逍遥丸、越鞠丸、升降散、栀子豉汤、宣痹汤、三仁汤、左金丸、金铃子散,保和丸等等等。
45、甘肃、山西运城地区对中医药的大胆支持和探索,越过了哪些政策藩篱?中医药事业发展比较好和不理想的地方,能否都推荐一下?
主要是放生了考试门槛,解放了部分民间真中医;不理想的是中医药“政策”仍然全盘西化,四周都是混凝土,没有缝隙为纯中医的种子保留一丝发芽的机会!
46、是否愿意让自己的孩子学中医?
为了中医传承,中华民族能真正继承与复兴,我肯定想让自己的孩子继承衣钵。
47、您认为中医药的主要特色和优势表现在哪些方面?现在在中医药教育、科研、医疗和中医药文化传承等方面是否体现了这些特色和优势?是什么原因使中医药的特色优势不能很好的体现和保持?
安全、有效、经济是中医药的主要特色和优势。
现在在中医药教育、科研、医疗和中医药文化传承等方面没有体现这些特色和优势。
根本原因如下:
(1).社会转型,经济利益为主指导思想,使各行各业皆以赚钱最大化为目的,中医药没有仪器,治病完全靠中医的“人”,按照客观辨证论治来治疗。因此很难像西医药一样名目繁多的赚钱,所以从目前医院操作来说实际上中医药是淘汰的。
(2).“科学”的西医基于实体的机械系构成关系:西医称“伪科学”的中医基于活体功能生成关系;两者根本不在一个层面上的,政府行政命令、强制结合绝对不利于学术发展——目前中医药的绝种、断代危机在此。
(3).中国的人为、强制、命令实行的“中西医结合”,实质上才是目前人类有史以来最大的“伪科学”,对此政策不废除,中医药本身的特色优势就不能很好的体现和保持?
48、您认为在中医药的学术传承中,最需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在中医药人才培养过程中,中医经典是否需要加强?如何加强?数千年中医发展历程中,不同阶段的中医学术流派学术和经验互相交流,互相争鸣,有效促进了中医学术和学科的发展。现在中医学术流派渐渐萎缩了,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中医学术的进步。您对这个问题怎么看?应该如何重视中医学术流派和名老中医学术经验的继承?
最需要解决的问题是:全力修复中华文化。
很多人太不了解真正的中医了:中华医学就像一座金字塔,从远古发展到晚清,已经发展相当完整并且达到顶端,他的发展是基于中华文化这一脉络的,像中医浙江的流派:金元四大家朱丹溪重视养阴,提:“阳常有余,阴常不足”;张景岳对此大加驳斥并倡扬温补,曰:“阳常不足,阴本无余”;章虚谷却重贬其滥用温补,后著《医门棒喝》用以规矩医门之歪流!敢问大家,有谁不是基于中华文化这一血统!!!
49、我国正在实施和推进“一带一路”战略,涉及到多个领域。您认为中医药在这个进程中有什么优势可以发挥?应该如何呼应?如何有效作为,积极作为?需要国家层面提供什么样的政策支持?
其他都是虚的;这一切的一切根本在于:只有国家对中医政策的彻底放生,才会有真正中医的滋生,否则就会越来越“绝种”
50、国家正在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开放性经济发展战略,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积极推进健康服务业,您认为中医药可以在哪些方面找到呼应国家战略的切入点和结合点,更好发挥自身的特色和优势,并不断与时俱进?
国家医改能否真正成功,必须正本清源去分析:
众所周知:中、西医各自可以代表东、西方文明,而文明本质决定其发展方向。
西方文明的出产物是资本主义,资本主义的最终目的是以金钱为主,西医药的本质也是。
中医药就不同,他除了本身价钱便宜等因素外,更是根植于中华文明中,而中华文明的最终(最高)境界是精神为第一性,强调人的善恶德行,始终提倡人的善、和、品德。
因此,国家战略的切入点和结合点的就是国家赶紧彻底放生中医药的西化政策,让中医药回归,落实中西医并重政策,采取双轨制,中医药享有独立自主权和行政权;不受西医及西化政策管理。
只要能把中医解放出来,并且制定合理政策,全力发展及修复中华文化,不出30年,我国社会将会实实在在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在“文统”方面利用好中医的分化、和解、疏导能更加有效及时化解各种社会复杂矛盾和危机!
(阴阳之子——林建阳2015.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