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2021年4月起,论坛网上药店重新开放!详情查看
  • 从2023年10月10日开始,华夏中医论坛启用备用域名tcmbe.com 详情查看
  • 关于论坛电子书等资源下载权限的说明!详情查看
  • 论坛官方2000人QQ群,欢迎加入!详情查看
  • 对所有可能涉及版权的资源,论坛均不再公开展示!详情查看

大雪降温观伤寒

徐明之

声名远扬
正式会员
注册
2010/10/14
帖子
3757
获得点赞
22
声望
38
年龄
45
本帖最后由 徐明之 于 2015-1-29 13:18 编辑

今天大雪降温,冷的很,正好来说说伤寒,知常达变,知道什么是伤寒了,其变也就好办了

伤寒是临床实践之书,一切来源于实践,来源于实际生活。

今天全国中东部大雪降温,有实践了,出门的朋友手露在外面的会体会到冻的手疼,生冷的疼

“太阳病,或已发热,或未发热,必恶寒,体痛,呕逆,脉阴阳俱紧者名为伤寒”

上面正伤寒条说的体痛,今天健康人就有机会体验了,手冷的疼不是全身体痛,但窥一斑而见豹,别的季节是体验不到的

明白了伤寒的寒,我们拿出来在和太阳的其他病做做比较:

“太阳病,或已发热,或未发热,必恶寒,体痛,呕逆,脉阴阳俱紧者名为伤寒”

“太阳病,发热,汗出,恶风,脉缓者名为中风”(中风条,既不呕逆又不体痛,脉也不紧,显然不是单单伤寒)

“太阳病,关节疼痛而烦,脉沉而细者,此名湿痹”(太阳湿痹,更无呕逆体痛,显然也不是)

“太阳中热者,暍是也,其人汗出恶寒,身热而渴也”(这条更是明说了是太阳中热,跟伤寒的几个主证毫不相干)

等等等等,很多,那么我们就能看出来了,在太阳这个地方,可以有很多病,或寒,或热,或虚,或实

三阴三阳分篇,无非是把整个人体分成这6个部分,病到何部,圣人示你脉证,授你治法,教你用药而已

前面说了,知常达变,病之变有万端,人没有照着书得病的,有合病有并病,有传变有不移,有此处轻彼处重,有此处重彼处轻

故又须融汇贯通,而后能运用自如,窥管之见,待高明指正。
 
多谢老师讲解!学习了!
 
虽说过了大寒节运气已经不是终之气太阳,现在的大雪的冷是初之气jue阴的冷,但是取类比象,还是谢谢楼主分享感想。
 
【上面正伤寒条说的体痛,今天健康人就有机会体验了,手冷的疼不是全身体痛,】老哥啊,此“体痛”,非彼“体痛”啊
 
【上面正伤寒条说的体痛,今天健康人就有机会体验了,手冷的疼不是全身体痛,】老哥啊,此“体痛”,非彼“体痛”啊
 
不一定大雪降温才有伤寒,一年四季都有啊,真正冷得厉害时,患伤寒的反而不多。
恶寒,体痛发热,脉紧是太阳伤寒,但呕逆是伤寒欲传经的表现。
 
虽说过了大寒节运气已经不是终之气太阳,现在的大雪的冷是初之气jue阴的冷,但是取类比象,还是谢谢楼主分

一起学习
 
【上面正伤寒条说的体痛,今天健康人就有机会体验了,手冷的疼不是全身体痛,】老哥啊,此“体痛”,非彼“

是“手冷的疼不是全身体痛”啊, 后面再有“窥一斑而见豹” 一段掉了,不可断章取意,见此知寒邪杀厉之气,明寒邪伤体之体验
 
不一定大雪降温才有伤寒,一年四季都有啊,真正冷得厉害时,患伤寒的反而不多。
恶寒,体痛发热,脉紧是太

阳虚中寒之人盛夏亦可伤寒,终是内因,此是基础,亦不在本文所论外伤寒邪在表之范围
 
三阴三阳分篇,无非是把整个人体分成这6个部分,病到何部,圣人示你脉证,授你治法,教你用药而已

这个认识,貌似不全面

一直以为,六经病的划分,主要是根据脉、证划分的,而不是根据人体解构分为6个部分
 
阳虚中寒之人盛夏亦可伤寒,终是内因,此是基础,亦不在本文所论外伤寒邪在表之范围

外感都有‘内因’

正气存内,邪不可干

即便受寒邪,也是因为‘内因’不同,才表现为或‘伤寒’或‘中风’的
 
这个认识,貌似不全面

一直以为,六经病的划分,主要是根据脉、证划分的,而不是根据人体解构分为6

非,这个六部啊,不好掌握而已,它是动态的,是随着脉证而来的,不是划定死的那种分界,这个首先要理解,举一例,比如:“阳明病外证云何?” 这个阳明病的外证,实际又很可能关于太阳之部,但内在是阳明内热。

在比方说阳明经部所在栀豉汤证的胸隔处,又混居搭连少阳的胸胁,少阴的黄连阿胶处等等,是在这种基础上谈的六个部分,在比如丁甘仁说的脑疽属太阳,发背属少阴等等,都是将疾病先定位归属到六个部分,无论什么病,总要落实到人的身上,最后就是落实到这6个部分上来,再察其病变性质,或寒,或热,或虚,或实,或阴,或阳,再落实到不同的部分,不同的治法,最后在落实到用方,加减药味
 
外感都有‘内因’

正气存内,邪不可干

这个也不是绝对,你把南方一个正气超强的壮汉丢到东北零下30度去,他也可能病伤寒,不一定就是内因,正气在强也扛不住
 
外感都有‘内因’

正气存内,邪不可干

“正气存内,邪不可干”这句话也是要推敲的,主要是看邪气强大到一个什么程度,比如你在一个煤气泄露的环境,你正气在强大可能也扛不住邪气,当然这是少有的个例,仅在于说明某些经典的字句不一定是绝对的,还是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外感都有‘内因’

正气存内,邪不可干

再比如,把10个正气很好的人在冬天雪夜里脱掉他们的棉袄,可能9个都要感冒,那这个时候重要的是“正气”还是“棉袄”?
 
非,这个六部啊,不好掌握而已,它是动态的,是随着脉证而来的,不是划定死的那种分界,这个首先要理解,

执着于六部,就会被束缚住手脚
不分别六部,又可能会漫无指归

疾病都是一个动态过程,这话非常对,
在整个动态发展变化过程中,据其脉证,划归六部,是人为的,而实际中,更多介于之间..桂枝汤--柴胡桂枝汤--大柴胡汤--承气汤.
 
再比如,把10个正气很好的人在冬天雪夜里脱掉他们的棉袄,可能9个都要感冒,那这个时候重要的是“正气”

正邪盛衰也是相对的

人身正气也是有极限的,而具体到个体又有阴阳气血偏盛偏衰的差异

如,同处一地,有病有不病
同受寒,有人病‘伤寒’,有人病‘中风’,
同‘中风’有入‘少阳’有入‘阳明’
 
把仲景的这些方法先学到在说,在吸收各家之长以做补充把
 
白术; 说:
白术 发表于 2015-1-31 08:53
正邪盛衰也是相对的

人身正气也是有极限的,而具体到个体又有阴阳气血偏盛偏衰的差异

是的
 
后退
顶部